关于读书的诗词(72首)

  • 16 《王冕好学》 明代·宋濂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者。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选自《元史·王冕传》

  • 19 《读山海经·其一》 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 19 《柏学士茅屋》 唐代·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 17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清代·郑燮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

    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

    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 18 《咏史八首·其一》 魏晋·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 19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代·杜甫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 17 《胡侍郎所藏会稽王冕梅花图》 明代·蒲庵禅师

    会稽王冕双颊颧,爱梅自号梅花仙。

    豪来写遍罗浮雪千树,脱巾大叫成花颠。

    有时百金闲买东山屐,有时一壶独酌西湖船。

    暮校梅花谱,朝诵梅花篇。

    水边篱落见孤韵,恍然悟得华光禅。

    我昔识公蓬莱古城下,卧云草阁秋潇洒。

    短衣迎客懒梳头,只把梅花索高价。

    不数杨补之,每逢汤叔雅。

    笔精妙夺造化神,坐使良工尽惊诧。

    平生放荡礼法疏,开口每欲谈孙吴。

    一日骑牛入燕市,嗔目怪杀黄髯胡。

    地老天荒公已死,留得清名传画史。

    南宫侍郎铁石肠,爱公梅花入骨髓。

    示我万玉图,繁花烂无比。

    香度禹陵风,影落镜湖水。

    开图看花良可吁,咸平树老无遗株。

    诗魂有些招不返,高风谁起孤山逋。

  • 17 《读韩杜集》 唐代·杜牧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 18 《菩萨蛮·人间岁月堂堂去》 宋代·辛弃疾

    人间岁月堂堂去。

    劝君快上青云路。

    圣处一灯传。

    工夫萤雪边。

    麹生风味恶。

    辜负西窗约。

    沙岸片帆开。

    寄书无雁来。

  • 17 《劝学》 唐代·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 19 《司马光好学》 宋代·朱熹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 18 《劝学诗》 宋代·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 18读书有所见作》 清代·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 19 《菩萨蛮(双韵赋摘阮)》 宋代·辛弃疾

    阮琴斜挂香罗绶。

    玉纤初试琵琶手。

    桐叶雨声干。

    真珠落玉盘。

    朱弦调未惯。

    笑倩春风伴。

    莫作别离声。

    且听双凤鸣。

  • 18 《思佳客(和俞菊坡海棠韵)》 宋代·陈允平

    簇簇红云冷欲凝。

    东风特地唤花醒。

    数枝夜色当银烛,一段春娇入画屏。

    如有恨,似多情。

    柳边莺语十分明。

    柳边莺语如何说,莫笑梅花太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