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的诗词(59首)
16 《与小女》 唐代·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17 《巴女谣》 唐代·于鹄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20 《幼女词》 唐代·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17 《牧童逮狼》 清代·蒲松龄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
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
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
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21 《牧竖》 唐代·崔道融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17 《渔父(一名渔歌子)》 唐代·李煜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17 《观村童戏溪上》 宋代·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19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唐代·柳宗元
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
他时若写兰亭会,莫画高僧支道林。
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
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
17 《建中癸亥岁奉天除夜宿武当山北茅平村》 唐代·戴叔伦
岁除日又暮,山险路仍新。
驱传迷深谷,瞻星记北辰。
古亭聊假寐,中夜忽逢人。
相问皆呜咽,伤心不待春。
17 《生查子》 宋代·杨无咎
妖娆百种宜,总在春风面。
含笑又和嗔,莫作丹青现。
问著却无言,觑了还回盼。
底处奈思量,卷了还重展。
18 《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 唐代·伍乔
束书辞我下重巅,相送同临楚岸边。
归思几随千里水,离情空寄一枝蝉。
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
莫使蹉跎恋疏野,男儿酬志在当年。
18 《山雪》 唐代·皎然
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
狂风卷絮回,惊猿攀玉折。
何意山中人,误报山花发。
17 《浣溪沙(赵阁学饷蝤蛑酒春螺)》 宋代·方岳
半壳含潮带靥香。
双螯嚼雪迸脐黄。
芦花洲渚夜来霜。
短棹秋江清到底,长头春瓮醉为乡。
风流不枉与诗尝。
22 《殢人娇(李莹)》 宋代·杨无咎
恼乱东君,满目千花百卉。
偏怜处、爱他秾李。
莹然风骨,占十分春意。
休漫说、唐昌观中玉蕊。
女石雪减霜,凌红掩翠。
看不足、可人情味。
会须移种,向曲栏幽石戚。
愁绿叶成阴,道傍人指。
19 《摸鱼儿(黄时中入郡幕)》 宋代·静山
晓峰高、飞泉如瀑,潜虬鞭驾轩翥。
为他一片韩山石,直到红云天尺五。
想应道、公皆安在来何暮。
金川小渚。
那韶石参天,郡网宜录,为我分南顾。
锦衣画,满袖尚疑香雾。
催人富贵如许。
岭云见说今如砥,凤挟九成迎舞。
烦道甫。
问金镜铁胎,还记开元否。
封词寄与。
但日送河桥,吟消醉拍,载酒满江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