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愤懑的诗词(115首)

  • 1 《琵琶行/琵琶引》 唐代·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暂歇 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银篦 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6 《促织》 清代·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成妻具资诣问。

    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

    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各各竦立以听。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

    展玩不可晓。

    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遽扑之,入石穴中。

    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逐而得之。

    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

    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儿惧,啼告母。

    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日将暮,取儿藁葬。

    近抚之,气息惙然。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

    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

    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成以其小,劣之。

    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喜而收之。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宰悦,免成役。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

    抚军亦厚赉成。

    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

  • 6 《木兰花·立春日作》 宋代·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 4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代·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月也杯中 一作:月在杯中)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 7 《书愤二首》 宋代·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 4 《贫交行》 唐代·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翻手作云 一作:为)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 4 《酌酒与裴迪》 唐代·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 3 《渡易水》 明代·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 5 《蓟中作》 唐代·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 5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西江月·万事云烟忽过》 宋代·辛弃疾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 4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唐代·柳宗元

    谪弃殊隐沦,登陟非远郊。

    所怀缓伊郁,讵欲肩夷巢。

    高岩瞰清江,幽窟潜神蛟。

    开旷延阳景,回薄攒林梢。

    西亭构其巅,反宇临呀庨。

    背瞻星辰兴,下见云雨交。

    惜非吾乡土,得以荫菁茆。

    羁贯去江介,世仕尚函崤。

    故墅即沣川,数亩均肥硗。

    台馆集荒丘,池塘疏沈坳。

    会有圭组恋,遂贻山林嘲。

    薄躯信无庸,锁屑剧斗筲。

    囚居固其宜,厚羞久已包。

    庭除植蓬艾,隟牖悬蟏蛸。

    所赖山水客,扁舟柱长梢。

    挹流敌清觞,掇野代嘉肴。

    适道有高言,取乐非弦匏。

    逍遥屏幽昧,澹薄辞喧呶。

    晨鸡不余欺,风雨闻嘐嘐。

    再期永日闲,提挈移中庖。

  • 6 《七哀诗三首·其二》 魏晋·王粲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 4 《咏怀二首》 唐代·李贺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蘗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

  • 4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唐代·杜牧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中 一作:衷)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 4 《华清宫二首》 唐代·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

    无奈逝川东去急,秦陵松柏满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