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歌颂的诗词(37首)

  • 1 《东海有勇妇》 唐代·李白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

    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

    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

    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

    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

    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

    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

    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

    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

    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

    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

    津妾一棹歌,脱父于严刑。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

    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

    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

    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

    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

  • 5 《临江王节士歌》 唐代·李白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 5 《秦女休行》 唐代·李白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手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

    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

    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

    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

    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

    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

    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

  • 5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唐代·苏颋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细草偏承回辇处,轻花微落奉觞前。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入管弦。

  • 5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唐代·岑参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

    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 4 《梅花岭记》 清代·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仑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

    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

    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被执至南门。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

    忠烈大骂而死。

    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

    ”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

    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秽地,扬人葬之于此。

    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严、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哀词。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

    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

    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

    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

    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

    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

    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

    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

  • 4 《李云南征蛮诗》 唐代·高适

    天宝十一载,有诏伐西南夷,右相杨公兼节制之寄,乃奏前云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击之。

    道路险艰,往复数万里,盖百王所未通也。

    十二载四月,至于长安,君子是以知庙堂使能,李公效节。

    适忝斯人之旧,因赋是诗。

    圣人赫斯怒,诏伐西南戎。

    肃穆庙堂上,深沉节制雄。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

    料死不料敌,顾恩宁顾终。

    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

    梯巘近高鸟,穿林经毒虫。

    鬼门无归客,北户多南风。

    蜂虿隔万里,云雷随九攻。

    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

    饷道忽已远,悬军垂欲穷。

    精诚动白日,愤薄连苍穹。

    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

    收兵列亭堠,拓地弥西东。

    临事耻苟免,履危能饬躬。

    将星独照耀,边色何溟濛。

    泸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

    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

    廉蔺若未死,孙吴知暗同。

    相逢论意气,慷慨谢深衷。

  • 4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凯歌六首》 唐代·岑参

    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

    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

    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旌竿。

    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

    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

    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

    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 3 《赠澧阳韦明府》 唐代·张九龄

    君有百炼刃,堪断七重犀。

    谁开太阿匣,持割武城鸡。

    竟与尚书佩,遥应天子提。

    何时遇操宰,当使玉如泥。

  • 5 《横吹曲辞·白鼻騧》 唐代·张祜

    为底胡姬酒,长来白鼻騧.摘莲抛水上,郎意在浮花。

  • 5 《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三首》 唐代·陆龟蒙

    几降真官授隐书,洛公曾到梦中无。

    眉间入静三辰影,肘后通灵五岳图。

    北洞树形如曲盖,东凹山色入薰炉。

    金墟福地能容否,愿作冈前蒋负刍。

    火景应难到洞宫,萧闲堂冷任天风。

    谈玄麈尾抛云底,服散龙胎在酒中。

    有路还将赤城接,无泉不共紫河通。

    奇编早晚教传授,免以神仙问葛洪。

    终日焚香礼洞云,更思琪树转劳神。

    曾寻下泊常经月,不到中峰又累春。

    仙道最高黄玉箓,暑天偏称白纶巾。

    清斋若见茅司命,乞取朱儿十二斤。

  • 4 《懊恼曲》 唐代·温庭筠

    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

    玉白兰芳不相顾,青楼一笑轻千金。

    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

    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

    庐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

    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

    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

    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烧作鸳鸯瓦。

  • 4 《百花原(一作王昌龄《出塞行》)》 唐代·李颀

    百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已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 5 《待漏假寐梦归江东旧居》 唐代·权德舆

    十年江浦卧郊园,闲夜分明结梦魂。

    舍下烟萝通古寺,湖中云雨到前轩。

    南宗长老知心法,东郭先生识化源。

    觉后忽闻清漏晓,又随簪珮入君门。

  • 4 《赠窦家小儿》 唐代·张祜

    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听里解相亲。

    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