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格的诗词(84首)

  • 16 《书幽芳亭记》 宋代·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

    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

    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

    《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

    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

    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

    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

    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 21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唐代·李贺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 19 《北风吹》 明代·于谦

    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

    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枝将何为?

    北风吹,能几时?

  • 19 《祁奚请免叔向》 先秦·左丘明

    栾盈出奔楚。

    宣子杀羊舌虎,囚叔向。

    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知也。

    ”乐王鲋见叔向曰:“吾为子请。

    ”叔向弗应,出不拜。

    其人皆咎叔向。

    叔向曰:“必祁大夫。

    ”室老闻之曰:“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许;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

    何也?”叔向曰:“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夫子,觉者也。

    ”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

    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

    ”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驲而见宣子,曰:“《诗》曰:‘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书》曰:‘圣有谟勋,明征定保。

    ’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

    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

    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鲧殛而禹兴;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管蔡为戮,周公右王。

    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子为善,谁敢不勉,多杀何为?”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

    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 19 《狱中上梁王书》 两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愿大王孰察之。

    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

    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也。

    愿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毋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

    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

    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

    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何则?知与不知也。

    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

    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慕义无穷也。

    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

    何则?诚有以相知也。

    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

    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

    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

    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

    故百里奚乞食于道路,缪公委之以政;甯戚饭牛车下,桓公任之以国。

    此二人者,岂素宦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

    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

    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

    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国,齐用越人子臧而强威、宣。

    此二国岂系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浮辞哉?公听并观,垂明当世。

    故意合则胡越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

    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伯不足侔,而三王易为也。

    是以圣王觉寤,捐子之之心,而不说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覆于天下。

    何则?欲善亡厌也。

    夫晋文亲其雠,强伯诸侯;齐桓用其仇,而一匡天下。

    何则?慈仁殷勤,诚加于心,不可以虚辞借也。

    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强天下,卒车裂之。

    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伯中国,遂诛其身。

    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於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

    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犬可使呔尧,跖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

    ,岂足为大王道哉!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

    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珠和璧,祗怨结而不见德;有人先游,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羸,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

    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而不牵乎卑辞之语,不夺乎众多之口。

    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荆轲,而匕首窃发;周文王猎泾渭,载吕尚归,以王天下。

    秦信左右而亡,周用乌集而王。

    何则?以其能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独观乎昭旷之道也。

    今人主沈谄谀之辞,牵帷廧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皁,此鲍焦所以愤于世也。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底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

    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

    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 20 《南乡子·咏瑞香》 清代·顾太清

    花气霭芳芬,翠幕重帘不染尘。

    梦里真香通鼻观,氤氲。

    不是婷婷倩女魂。

    细蕊缀纷纷,淡粉轻脂最可人。

    懒与凡葩争艳冶,清新。

    赢得嘉名自冠群。

  • 19 《洞仙歌·咏黄葵》 清代·纳兰性德

    铅华不御,看道家妆就。

    问取旁人入时否。

    为孤情淡韵、判不宜春,矜标格、开向晚秋时候。

    无端轻薄雨,滴损檀心,小叠宫罗镇长皱。

    何必诉凄清,为爱秋光,被几日、西风吹瘦。

    便零落、蜂黄也休嫌,且对依斜阳,胜偎红袖。

  • 18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宋代·辛弃疾

    暗香横路雪垂垂。

    晚风吹。

    晓风吹。

    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

    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

    欲开时。

    未开时。

    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

    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 20 《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 宋代·赵蕃

    湘西一杯酒,渺渺红叶换。

    江东千里云,落落黄犬叹。

    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

    初期枉车马,近乃遗札翰。

    小迟君不肯,一出我岂惮。

    虽微办鸡黍,岂乏具薪炭。

    古风久不作,我友当力赞。

    旧诗况琼玖,触目屡璀璨。

    中馨称兰佩,外饰匪玉冠。

    初年已飞腾,中道翻叹惋。

    恐遗知己羞,遂许独力断。

    于兹树风声,何止评月旦。

    君如渥洼种,可以羁絷绊。

    我异淇园姿,犹睎岁时贯。

    君乎甚英爽,我也终浪漫。

    自应殊显晦,宁复待剖判。

    湖山冰玉明,楼阁丹青焕。

    叩舷或乘舟,曳杖或登岸。

    君行定有得,我去何可愞。

    与想悠然时,却忆苍然观。

  • 20 《题梵隐院方丈梅》 宋代·晏敦复

    亚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

  • 20 《菊花》 明代·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 20 《咏菊》 唐代·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 21 《赵昌寒菊》 宋代·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 19 《咏菊》 明代·丘浚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 20 《满江红·咏竹》 明代·陆容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

    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名淇澳。

    寻苗裔,湘江曲。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

    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