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天的诗词(737首)

  • 16 《寒菊/画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21 《野望》 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20 《秋词二首》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 17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连短亭 一作:更短亭)

  • 21 《秋兴八首·其一》 唐代·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19 《秋声赋》 宋代·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 20 《秋兴八首》 唐代·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 21 《村行》 宋代·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 20 《秋夜曲》 唐代·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 19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宋代·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萍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 20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代·苏轼

    霜降水痕收。

    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 20 《秋怀》 宋代·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 20 《满庭芳·碧水惊秋》 宋代·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

    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

    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 19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宋代·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 19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代·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