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劝慰的诗词(40首)

  • 1 《别董大二首》 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7 《喜迁莺·花不尽》 宋代·晏殊

    花不尽,柳无穷。

    应与我情同。

    觥船一棹百分空。

    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

    知音少。

    天若有情应老。

    劝君看取利名场。

    今古梦茫茫。

  • 4 《报刘一丈书》 明代·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 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 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 又不敢不来。

    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 :「昨日之客来。

    」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 ,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 所立厩中。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 起则上所上寿金。

    主者故不受,则固请。

    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後命吏纳之。

    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

    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 无阻我也!」门者答揖。

    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 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

    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

    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许交赞之。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

    闲道经其门,则亦掩耳 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怡於长吏,仆则愈 益不顾也。

    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

    」长者闻之,得无厌 其为迂乎?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

    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 5 《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清代·纳兰性德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

    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 5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唐代·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 3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唐代·柳宗元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

    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

    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

    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

    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能出诸口。

    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

    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

    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

    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

    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

    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

    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

    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

    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

    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

    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

    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

    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

    许不吊灾,君子恶之。

    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足下前章要仆文章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乃并往耳。

    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寄一本。

    仆近亦好作文,与在京城时颇异,思与足下辈言之,桎梏甚固,未可得也。

    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

    不悉。

    宗元白。

  • 5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代·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 4 《和友人伤歌姬》 唐代·温庭筠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 3 《送董元达》 宋代·谢逸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 4 《韦公子》 唐代·罗隐

    击柱狂歌惨别颜,百年人事梦魂间。

    李将军自嘉声在,不得封侯亦自闲。

  • 7 《玉环琵琶》 唐代·张祜

    宫楼一曲琵琶声,满眼云山是去程。

    回顾段师非汝意,玉环休把恨分明。

  • 3 《南歌子(晚春)》 宋代·苏轼

    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

    夜来微雨洗郊坰。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

    使君高会有余清。

    此乐无声无味、最难名。

  • 5 《江楼闲望怀关中亲故》 唐代·李群玉

    摇落江天欲尽秋,远鸿高送一行愁。

    音书寂绝秦云外,身世蹉跎楚水头。

    年貌暗随黄叶去,时情深付碧波流。

    风凄日冷江湖晚,驻目寒空独倚楼。

  • 5 《送薛秀才南游》 唐代·许浑

    姑苏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楼更寂寥。

    绕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潇潇。

    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

    从此草玄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

  • 7 《莫愁乐》 唐代·张祜

    侬居石城下,郎到石城游。

    自郎石城出,长在石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