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话的诗词(77首)

  • 16 《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宋代·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

    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

    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 20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代·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 20 《秋​水​(节​选)》 先秦·庄子及门徒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 20 《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五代·牛希济

    柳带摇风汉水滨,平芜两岸争匀。

    鸳鸯对浴浪痕新。

    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

    轻步暗移蝉鬓动,罗裙风惹轻尘。

    水晶宫殿岂无因。

    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

  • 18 《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宋代·吴文英

    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

    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

    不见津头艇子,望绝南飞翼。

    云梁千尺。

    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

    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

    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

    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

    今夕何夕。

    杯残月堕,但耿银河漫天碧。

  • 19 《上云乐》 唐代·李白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

    康老胡雏,生彼月窟。

    巉岩容仪,戍削风骨。

    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

    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

    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

    抚顶弄盘古,推车转天轮。

    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

    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

    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

    中国有七圣,半路颓洪荒。

    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

    赤眉立盆子,白水兴汉光。

    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

    举足蹋紫微,天关自开张。

    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

    五色师子,九苞凤凰。

    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

    淋漓飒沓,进退成行。

    能胡歌,献汉酒。

    跪双膝,立两肘。

    散花指天举素手。

    拜龙颜,献圣寿。

    北斗戾,南山摧。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

  • 19 《天仙子·踯躅花开红照水》 唐代·皇甫松

    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葓花发秋江碧。

    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青历历。

    踯躅花开红照水,鹧鸪飞绕青山觜。

    行人经岁始归来,千万里,错相倚,懊恼天仙应有以。

  • 18 《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五代·和凝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

  • 18 《飞龙引二首·其二》 唐代·李白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

    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 19 《上元夫人》 唐代·李白

    上元谁夫人?偏得王母娇。

    嵯峨三角髻,馀发散垂腰。

    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

    手提嬴女儿,闲与凤吹箫。

    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

  • 18 《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宋代·晏几道

    喜鹊桥成催凤驾。

    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

    乞巧双蛾加意画。

    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

    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

    路隔银河犹可借。

    世间离恨何年罢。

  • 20 《幸白鹿观应制(一作郑愔诗)》 唐代·崔湜

    御旗探紫箓,仙仗辟丹丘。

    捧药芝童下,焚香桂女留。

    鸾歌无岁月,鹤语记春秋。

    臣朔真何幸,常陪汉武游。

  • 19 《寄自牧上人》 唐代·齐己

    五老回无计,三峰去不成。

    何言谢云鸟,此地识公卿。

    梦愧将僧说,心嫌触类生。

    南朝古山寺,曾忆共寻行。

  • 18 《芳树(一作宋之问)》 唐代·沈佺期

    何地早芳菲,宛在长门殿。

    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

    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

    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

  • 19 《戴云山吟》 唐代·智亮

    人间谩说上天梯,上万千回总是迷。

    曾似老人岩上坐,清风明月与心齐。

    戴云山顶白云齐,登顶方知世界低。

    异草奇花人不识,一池分作九条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