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83首)

  • 1 《画蛇添足》 两汉·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 5 《孟母三迁》 两汉·刘向

    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乃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 5 《晏子使楚》 两汉·刘向

    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张袂成阴 一作:张袂成帷)二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三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6 《铁杵磨针》 明代·郑之珍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 6 《学弈》 先秦·佚名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6 《杨氏之子》 南北朝·刘义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3 《陈元方候袁公》 南北朝·刘义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 5 《叶公好龙》 两汉·刘向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 5 《揠苗助长》 先秦·佚名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闵 通:悯)

  • 5 《伯牙绝弦》 未知·佚名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5 《刻舟求剑/楚人涉江》 先秦·佚名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5 《文侯与虞人期猎》 两汉·刘向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魏于是乎始强。

  • 5 《北人食菱》 明代·江盈科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6 《滥竽充数》 先秦·韩非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4 《父善游》 先秦·吕不韦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人问其故。

    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