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逸的诗词(28首)

  • 1 《阳羡歌·山秀芙蓉》 宋代·贺铸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

    真游洞穴沧波下。

    临风慨想斩蛟灵。

    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佩投簪,求田问舍。

    黄鸡白酒渔樵社。

    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

  • 4 《宿王昌龄隐居》 唐代·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4 《放鹤亭记》 宋代·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

    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

    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

    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

    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

    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 4 《渔父》 唐代·张志和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 3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五代·李煜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 6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唐代·杜甫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 3 《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元代·曹德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有诗便写,无酒重赊。

    山声野调欲唱些,俗事休说。

    问青天借得松间月,陪伴今夜。

    长安此时春梦热,多少豪杰。

    明朝镜中头似雪,乌帽难遮。

    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

    比及眉未攒,腰曾折,迟了也,去官陶靖节。

  • 4 《蓦山溪·自述》 宋代·宋自逊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

    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

    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

    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

    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 5 《送李植侍御》 唐代·姚合

    圣代无邪触,空林獬豸归。

    谁知陇山鸟,长绕玉楼飞。

    风雨依山急,云泉入郭微。

    无同昔年别,别后寄书稀。

  • 3 《念奴娇》 宋代·郑元秀

    菊黄萸紫,近重阳、天气秋光如洗。

    怀燕占熊,还又应、崧岳生申时节。

    玉女擎香,金仙持送,锦里欢声彻。

    照人风度,满怀俱是冰雪。

    那更千里江城,政成人化,比春生秋杀。

    双凤云间御诏墨,将下十行新札。

    黄阁亨衢,碧油重幕,稳复清毡物。

    策勋归去,蟠桃犹许三窃。

  • 4 《忆长安·四月》 唐代·丘丹

    忆长安,四月时,南郊万乘旌旗。

    尝酎玉卮更献,含桃丝笼交驰。

    芳草落花无限,金张许史相随。

  • 3 《好事近》 宋代·朱敦儒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

    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

    锦鳞拨刺满篮鱼,取酒价相敌。

    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 5 《千秋节宴》 唐代·李隆基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

    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

    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

    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

    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

    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

    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

    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

  • 3 《武陵春(正月七日,武都雪霁立春)》 宋代·毛滂

    春在前村梅雪里,一夜到千门。

    玉佩琼琚下冷云。

    银界见东君。

    桃花髻暖双飞燕,金字巧宜春。

    寂寞溪桥柳弄晴。

    老也探花人。

  • 4 《踏莎行》 宋代·仲殊

    德感元精,岳方孕秀,才明渊智神兼授。

    飞鸣早应舜韶来,五符千骑难淹久。

    熊梦开祥,龟文献寿。

    龙香卷雾摇东斗。

    南天为现老人星,一时顶礼抬双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