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词大全

  • 1 《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2 《口技》 清代·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3 《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劲 一作:韧)

  • 4 《长相思·山一程》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5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6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7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8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9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10 《满江红·小住京华》 清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俗子 一作:俗夫,磨折 一作:折磨)

  • 11 《童趣》 清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 12 《狼三则》 清代·蒲松龄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其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爆,杀狼亦可用也。

  • 13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清代·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 14 《山市》 清代·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 15 《别老母》 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