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牡丹

金词注“中吕调”。

碧牡丹(钦谱)简介

金词注“中吕调”。

碧牡丹(钦谱) 格律一 双调七十四字,前段七句五仄韵,后段八句六仄韵 晏几道

  翠袖疏纨扇 凉叶催归燕 一夜西风 几处伤高怀远 细菊枝头 开嫩香还遍 月痕依旧庭院 
  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仄韵

汲古阁本于“事何限”句分段,今照《花草粹编》校定。 此词前段第二句五字,惟《小山集》有此体,宋人皆三字两句也,故可平可仄,详注程词之下。 此词前段第六句、后段第七句例应上一下四句法,与别句五字者不同。

碧牡丹(钦谱) 格律二 双调七十五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 程垓

  睡起情无著 晓雨尽 春寒弱 酒盏飘零 几日顿疏行乐 试数花枝 问此情何若 为谁开 
  仄仄平平仄韵中中仄句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仄中平中仄韵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句

此与晏词同,惟前段第二句添一字作三字两句,两结句各摊破句法作三字两句异。宋有张先、晁补之两词可校。 按晁词前段第二句“银筝燕”,“银”字、“筝”字俱平声。第五句“婀娜腰肢柳细”,“腰”字平声,“柳”字仄声。第七句“红浪随鸳履”,“红”字平声。第八句“梁州紧”,“梁”字平声,“紧”字仄声。后段第五句“困入流波生媚”,“入”字仄声,“流波”二字俱平声。又张词后段第二句“閒照孤鸾戏”,“閒”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按晁词前后段第七句“红浪随鸳履”、“眼乱尊中翠”不作上一下四句法,不若张词“敛黛眉横翠”、“但暮云千里”为合格也。

碧牡丹词牌名古诗词(20首)

  • 1碧牡丹(王晋卿都尉宅观舞)》 宋代·晁补之

    院宇帘垂地。

    银筝雁、低春水。

    送出灯前,婀娜腰肢柳细。

    步蹙香裀,红浪随鸳履。

    梁州紧,凤翘坠。

    悚轻体。

    绣带因风起。

    霓裳恐非人世。

    调促香檀、困入流波生媚。

    上客休辞,眼乱尊中翠。

    玉阶霜透罗袂。

  • 2碧牡丹(焦成马上口占)》 宋代·晁补之

    渐老闲情减。

    春山事、撩心眼。

    似血桃花,似雪梨花相间。

    望极雅川,阳焰迷归雁。

    征鞍方长坂。

    正魂乱。

    旧事如云散。

    良游盛年俱换。

    罢说功名,但觉青山归晚。

    记插宫花,扶醉蓬莱殿。

    如今霜尘满。

  • 5碧牡丹(晏同叔出姬)》 宋代·张先

    步帐摇红绮。

    晓月堕,沈烟砌。

    缓板香檀,唱彻伊家新制。

    怨入眉头,敛黛峰横翠。

    芭蕉寒,雨声碎。

    镜华翳。

    闲照孤鸾戏。

    思量去时容易。

    钿盒瑶钗,至今冷落轻弃。

    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

    几重山,几重水。

  • 6碧牡丹》 宋代·晏几道

    翠袖疏纨扇。

    凉叶催归燕。

    一夜西风,几处伤高怀远。

    细菊枝头,开嫩香还遍。

    月痕依旧庭院。

    事何限。

    恨望秋意晚。

    离人鬓华将换。

    静忆天涯,路比此情犹短。

    试约鸾笺,传素期良愿。

    南云应有新雁。

  • 7碧牡丹》 宋代·程垓

    睡起情无著。

    晓雨尽,春寒弱。

    酒盏飘零,几日顿疏行乐。

    试数花枝,问此情何若。

    为谁开,为谁落。

    正愁却。

    不是花情薄。

    花元笑人萧索。

    旧观千红,至今冷梦难讠乇。

    燕麦春风,更几人惊觉。

    对花羞,为花恶。

  • 8碧牡丹》 宋代·程垓

    睡起情无著。

    晓雨尽,春寒弱。

    酒盏飘零,几日顿疏行乐。

    试数花枝,问此情何若。

    为谁开,为谁落。

    正愁却。

    不是花情薄。

    花元笑人萧索。

    旧观千红,至今冷梦难讠乇。

    燕麦春风,更几人惊觉。

    对花羞,为花恶。

  • 9碧牡丹》 宋代·李致远

    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

    说与从前,不是我情薄。

    都缘利役名牵,飘蓬无经,翻成轻负。

    别后情怀,有万千牢落。

    经时最苦分携,都为伊、甘心寂寞。

    纵满眼、闲花媚柳,终是强欢不乐。

    待凭鳞羽,说与相思,水远天长又难托。

    而今幸已再逢,把轻离断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