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高拭词注“商调”。刘镇词名《庆春泽慢》,王沂孙词名《庆春宫》。
又名《庆春泽》。一百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于两结三字豆处增叶一韵者。

高阳台(钦谱)简介

高拭词注“商调”。刘镇词名《庆春泽慢》,王沂孙词名《庆春宫》。

高阳台(钦谱) 格律一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刘镇

  灯火烘春 楼台浸月 良宵一刻千金 锦步承莲 綵云簇仗难寻 蓬壶影动星毬转 映两行 
  中仄平平句中平仄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句中中中仄平平韵中中中仄平平仄句仄中平读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蒋词之换头句押韵,张炎词之前后段第八句押韵,皆变体也。 此词有吴文英、王沂孙、李彭老、李莱老、王亿之等词可校。 按吴词前段第二句“雪消蕙草”,“雪”字仄声。李彭老词第五句“谁念减尽芳云”,“念”字仄声,李莱老词“流来疑是行云”,“疑”字平声。张词第六句“鬓貂飞入平原草”,“鬓”字仄声,“飞”字平声,李彭老词“么凤叫晚吹晴雪”,“凤”字仄声。吴词后段起句“寿阳宫里愁鸾镜”,“寿”字仄声,“宫”字平声。第二、三句“解勒回玉辇,雾掩山羞”,“勒”字仄声。李彭老词第四、五句“环佩无声,草暗台榭春深”,“环”字平声,“暗”字仄声。第六句“欲倩怨笛传清谱”,“倩”字仄声。王词“无端枝上啼鴃唤”,“枝”字平声。第七句“便等閒、孤枕惊回”,“孤”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下二词。

高阳台(钦谱) 格律二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 蒋捷

  燕卷晴丝 蜂黏落絮 天教绾住閒愁 閒里清明 匆匆粉湿红羞 灯摇缥晕茸窗冷 语未阑 
  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仄仄平读

此与刘词同,惟后段起句减一字又押韵,第二句作六字句异。 按王沂孙词“篝熏鹊锦熊毡,一任粉融脂涴,犹怯痴寒。”正与此同。

高阳台(钦谱) 格律三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五平韵 张炎

  接叶巢莺 平波卷絮 断桥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 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 到蔷薇 
  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仄平平读

此与刘词同,惟前后段第八句皆押韵异。 按张词别首“夜沈沈,不信归魂,不到花深”、“更关情,秋水人家,不照西泠”,李彭老词“感彫零,残缕遗钿,迤逦成尘”、“转销凝,点点随波,望极江亭”正与此同。

高阳台(龙谱)简介

又名《庆春泽》。一百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于两结三字豆处增叶一韵者。

高阳台(龙谱) 格律一 定格 张炎

  接叶巢莺 平波卷絮 断桥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 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 到蔷薇 
  中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仄中平读

高阳台词牌名古诗词(599首)

  • 1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宋代·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

    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

    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

    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

    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 4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宋代·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 4高阳台 七夕》 元代·韩奕

    织锦停机,服箱休驾,两情此夕交欢。

    碧汉无云,银波万顷茫然。

    凭谁为泛仙槎去,问佳期、何事经年。

    柰玉蟾易老不多光景连。

    老□□节欢怀少,漫随他儿女,瓜果开筵。

    今古无情,算来最是青天。

    不曾见与何人巧□,只知间阻因缘。

    信而今悲欢离合,遍满人间。

  • 5高阳台·除夜》 宋代·韩疁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

    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

    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

    掩清尊。

    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

    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

    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

    恣登临。

    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 4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 清代·郭麐

    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

    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

    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

    莫多情,第一难忘,席上轻盈。

    天涯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

    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

    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

    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

  • 4高阳台·桥影流虹》 清代·朱彝尊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

    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

    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

    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 2高阳台·桥影流虹》 清代·朱彝尊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

    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

    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

    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

    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

    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 2高阳台·古木迷鸦》 宋代·张炎

    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

    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

    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

    夜沈沈。

    不信归魂,不到花深。

    吹箫踏叶幽寻去,任船依断石,袖裹寒云。

    老桂悬香,珊瑚碎击无声。

    故园已是愁如许,抚残碑,却又伤今。

    更关情。

    秋水人家,斜照西泠。

  • 3高阳台·落梅》 宋代·吴文英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

    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

    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

    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

    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

    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

    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

    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 5高阳台(和巽吾韵)》 宋代·刘辰翁

    雨枕莺啼,露班烛散,御街人卖花窠。

    过眼舞情,而今魂梦年多。

    百钱曳杖桥边去,问几时、重到明河。

    便人间,无了东风,此恨难磨。

    落红点点入颓波。

    任归春到海,海又成涡。

    江上儿童,抱茅笑我重过。

    蓬莱不涨枯鱼泪,但荒村、败壁悬梭。

    对残阳,往往无成,似我蹉跎。

  • 6高阳台》 宋代·王观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

    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

    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欹枕初闻。

    问东君,因甚将春,老了闲人。

    东郊十里香尘满,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

    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

    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虚名。

    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

  • 6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宋代·周密

    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

    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

    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

    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

    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

    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

    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

    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

  • 4高阳台(春梦)》 宋代·王茂孙

    迟日烘晴,轻烟缕昼,琐窗雕户慵开。

    人独春闲,金猊暖透兰煤。

    山屏缓倚珊瑚畔,任翠阴、移过瑶阶。

    悄无声,彩翅翩翩,何处飞来。

    片时千里江南路,被东风误引,还近阳台。

    腻雨娇云,多情恰喜徘徊。

    无端枝上啼鸠唤,便等闲、孤枕惊回。

    恶情怀,一院杨花、一径苍苔。

  • 5高阳台(寄题荪壁山房)》 宋代·李彭老

    石笋埋云,风篁啸晚,翠微高处幽居。

    缥简云签,人间一点尘无。

    绿深门户啼鹃外,看堆床、宝晋图书。

    仅萧闲,浴砚临池,滴露研朱。

    旧时曾写桃花扇,弄霏香秀笔,春满西湖。

    松菊依然,柴桑自爱吾庐。

    冰弦玉柱风流在,更秋兰、香染衣裾。

    照窗明,小字珠玑,重见欧虞。

  • 6高阳台》 宋代·王亿之

    双桨敲冰,低篷护冷,扁舟晓渡西冷。

    回首吴山,微茫遥带重城。

    堤边几树垂杨柳,早嫩黄、摇动春情。

    问孤鸿,何处飞来,共唤飘零。

    轻帆初落沙洲暝,渐潮痕雨渍,面色风皴。

    旅思羁愁,偏能老大行人。

    姮娥不管征途苦,甚夜深、尽照孤衾。

    想玉楼,犹凭阑干,为我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