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碧鸡漫志》云大石调,又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姜夔词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大石调,又大吕调”。苏轼“赤壁怀古”词有“大江东去,一樽还酹江月”句,因名《大江东去》,又名《酹江月》,又名《赤壁词》,又名《酹月》。曾觌词名《壶中天慢》。戴复古词有“大江西上”句,名《大江西上曲》。姚述尧词有“太平无事,欢娱时节”句,名《太平欢》。韩淲词有“年年眉寿,坐对南枝”句,名《寿南枝》,又名《古梅曲》。姜夔词名《湘月》,自注“即《念奴娇》,鬲指声。”张辑词有“柳花淮甸春冷”句,名《淮甸春》。米友仁词名《白雪词》。张翥词名《百字令》,又名《百字谣》。丘长春词名《无俗念》。游文仲词名《千秋岁》。《翰墨全书》词名《庆长春》,又名《杏花天》。 此调有平韵、仄韵二体,凡句读参差、大同小异者,谱内各以类列。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见《元氏长庆集》卷二十四)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调”,复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此调音节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俞文豹《吹剑录》称:“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亦其音节有然也。兹以《东坡乐府》为准,“凭高远眺”一阕为定格,“大江东去”为变格。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用以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另有平韵一格,附著于后。

念奴娇(钦谱)简介

《碧鸡漫志》云大石调,又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姜夔词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大石调,又大吕调”。苏轼“赤壁怀古”词有“大江东去,一樽还酹江月”句,因名《大江东去》,又名《酹江月》,又名《赤壁词》,又名《酹月》。曾觌词名《壶中天慢》。戴复古词有“大江西上”句,名《大江西上曲》。姚述尧词有“太平无事,欢娱时节”句,名《太平欢》。韩淲词有“年年眉寿,坐对南枝”句,名《寿南枝》,又名《古梅曲》。姜夔词名《湘月》,自注“即《念奴娇》,鬲指声。”张辑词有“柳花淮甸春冷”句,名《淮甸春》。米友仁词名《白雪词》。张翥词名《百字令》,又名《百字谣》。丘长春词名《无俗念》。游文仲词名《千秋岁》。《翰墨全书》词名《庆长春》,又名《杏花天》。 此调有平韵、仄韵二体,凡句读参差、大同小异者,谱内各以类列。

念奴娇(钦谱) 格律一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苏轼

  凭空眺远 见长空万里 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 乘鸾来去 
  中平中仄句仄中平中仄句中中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中平平仄韵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

此调仄韵词以此词为正体,若苏词别首“大江东去”词、姜夔“五湖旧约”词句读参差,姜夔“闹红一舸”词、张炎“行行且止”词多押一韵,张炎“长流万里”词多押两韵,及张辑、赵长卿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段第二句五字,后段第二句四字,第八句五字,前后段第四句皆七字,宋元人多如此填。 按辛弃疾词前段第二、三句“问阿谁堪比,太真颜色”,“阿”字、“太”字俱仄声。张元干词第六句“荷芰波生”,“荷”字平声。赵师侠词后段第四句“回首重城天样远”,“回”字平声。第五句“独拥閒衾辗转”,“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所采仄韵诸词。若沈公述词前段第五句“难托春心脉脉”,上“脉”字入声。黄庭坚词第八句“驾此一轮玉”,“一”字入声。赵师侠词第九句“蜂閒蝶怨”,“蝶”字入声。赵长卿词后段起句“竹外孤袅一枝”,“一”字入声。赵师侠词第五句“只管声声历历”,上“历”字入声。第九句“愁遮不断”,“不”字入声。张词第十句“翠楼空锁十二”,“十”字入声。及谱内所采张炎词前段第三句“平分一水”,“一”字入声。姜词前结“画桡不点清镜”,后结“旧家乐事谁省”,“不”字、“乐”字俱入声。此俱以入作平,故不注可仄。 又本词前结中上“历”字,亦是以入替平,填者勿混用上、去声字。

念奴娇(钦谱) 格律二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仄平平仄句仄平仄读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仄仄读平仄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

此词前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前后段第四句俱四字,第五句俱九字,与前词异。宋元人如此填者甚少,故以前词作谱。 《容斋随笔》载此词云:“大江东去,浪声沈、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孙吴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掠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综》云:“他本‘浪声沈’作‘浪淘尽’,与调未协。‘孙吴’作‘周郎’,犯下‘公瑾’。‘崩云’作‘穿空’,‘掠岸’作‘拍岸’,又‘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作‘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益非。而‘小乔初嫁’宜绝句,以‘了’字属下句乃合。” 按《容斋》洪迈,南渡词家,去苏轼不远,又本黄鲁直手书,必非讹托。《词综》所论,最为谛当,但此词传诵已久,采之以备一体。

念奴娇(钦谱) 格律三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姜夔

  五湖旧约 问经年底事 长负清景 暝入西山 渐唤我 一叶夷犹乘兴 倦网都收 归禽时度 
  仄平仄仄句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仄仄读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

此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异。 按此词第四、五句句读,即“大江东去”词体。因姜夔自注“《念奴娇》之鬲指声,转入双调。”采以备体。

念奴娇(钦谱) 格律四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姜夔

  闹红一舸 记来时 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 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 玉容消酒 
  仄平仄仄句仄平平句平仄平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仍照“大江东去”词体,及换头句押短韵异。 按刘克庄“老夫白首”词后段起句“尝试。铨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间耳”正与此同。

念奴娇(钦谱) 格律五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张炎

  行行且止 把乾坤 收入篷窗深里 星散白鸥三四点 数笔横塘秋意 岸嘴冲波 篱根受月 
  平平仄仄韵仄平平读平仄平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起句即用韵异。 按刘儗词“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襟烦如洗。”黄机词“春愁几许。似春云霭霭,连空无数。”方岳词“花风初逗。喜边亭依旧,春閒营柳。”俱与此同。

念奴娇(钦谱) 格律六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张炎

  长流万里 与沈沈沧海 平分一水 孤白争流蟾不没 影落潜蛟腾起 莹玉悬秋 绿房迎晓 
  平平仄仄韵仄平平平仄句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起句用韵,后段起句藏短韵异。

念奴娇(钦谱) 格律七 双调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张辑

  嫩凉生晓 怪得今朝 湖上秋风无迹 古寺桂香山色外 肠断幽丛金碧 骤雨俄来 苍烟不见 
  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惟前段第二句添一衬字异。

念奴娇(钦谱) 格律八 双调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赵长卿

  银蟾光满 弄馀辉 冷浸江梅无力 缓引柔条浮素蕊 横在閒窗虚壁 染纸挥毫 粉涂墨晕 
  平平平仄句仄平平读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句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结句添二衬字作四字两句异。

念奴娇(钦谱) 格律九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陈允平

  汉江露冷 是谁将瑶瑟 弹向云中 一曲清泠声渐杳 月高人在珠宫 晕额黄轻 涂腮粉艳 
  中平中仄句仄平平平仄句中中平平韵中仄平平平仄仄句中中平仄平平韵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

此调平韵词以此词为正体,若张词、叶词之句读参差,又换头句押韵,曹词之前后段第六句押韵,皆变体也。 此词有陈词、叶词别首可校。按陈词别首前段第三句“荻絮初残”,“荻”字仄声。第七句“水融沙甃”,“水”字仄声。第九句“风灯渐暗”,“渐”字仄声。叶词别首“酒阑歌罢”,“酒”字仄声。后段第四句“閒踏轻澌来荐菊”,“閒”字平声。第五句“半潭新涨微澜”,“半”字仄声。第六、七句“红叶无情,黄花有恨”,“红”字平声,“有”字仄声。第九句“归心如醉”,“归”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所采三词。

念奴娇(钦谱) 格律十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张元干

  吴淞初冷 记垂虹南望 残日西沈 秋入青冥三万顷 蟾影吞尽湖阴 玉斧为谁 冰轮如许 
  平平平仄句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仄句平仄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

此与陈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异。

念奴娇(钦谱) 格律十一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 叶梦得

  故山渐近 念渊明归意 萧然谁论 归去来兮 秋已老 松菊三径犹存 稚子欢迎 飘飘风袂 
  仄平仄仄句仄平平平仄句平平平平韵平仄平平句平仄仄读平仄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

此亦与陈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又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换头句押韵异。

念奴娇(钦谱) 格律十二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平韵,后段十句六平韵 曹勋

  半阴未雨 洞房深 门掩清润芳晨 古鼎金炉 烟细细 飞起一缕轻云 罗绮娇春 争拢翠袖 
  仄平仄仄句仄平平读平仄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句平仄仄读平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句

此亦与陈词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作九字一句,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又前后段第六句及换头句俱押韵异。

念奴娇(龙谱)简介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见《元氏长庆集》卷二十四)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调”,复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此调音节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俞文豹《吹剑录》称:“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亦其音节有然也。兹以《东坡乐府》为准,“凭高远眺”一阕为定格,“大江东去”为变格。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用以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另有平韵一格,附著于后。

念奴娇(龙谱) 格律一 定格 苏轼

  凭高眺远 见长空万里 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 乘鸾来去 
  中平中仄句仄平中中仄句中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中平平仄韵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

念奴娇(龙谱) 格律二 变格一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 惊涛裂岸 
  仄平平仄句仄平仄读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仄仄读平仄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

念奴娇(龙谱) 格律三 平韵格 叶梦得

  洞庭波冷 望冰轮初转 沧海沉沉 万顷孤光云阵卷 长笛吹破层阴 汹涌三江 银涛无际 
  仄平平仄句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平仄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

念奴娇词牌名古诗词(1204首)

  •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 8念奴娇·过洞庭》 宋代·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沧浪 一作:沧冥;岭表 一作:岭海)

  • 7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宋代·王澜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

    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

    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

    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

    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

    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

    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 3念奴娇·断虹霁雨》 宋代·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

    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 6念奴娇·我来牛渚》 宋代·吴渊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

    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

    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

    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碓豪杰。

    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

    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

    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 5念奴娇·插天翠柳》 宋代·朱敦儒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

    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

    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

    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链就、飞霜凝雪。

    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

    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

    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 5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宋代·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

    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

    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 2念奴娇·登多景楼》 宋代·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强对 一作:疆场)

  • 4念奴娇·春情》 宋代·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 6念奴娇·炎精中否》 宋代·黄中辅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

    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

    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

    草庐三愿,岂无高卧贤杰。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

    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

    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

    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

  • 3念奴娇·中秋》 宋代·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 5念奴娇·春雪咏兰》 明代·陈子龙

    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

    解佩凌波人不见,漫说芷珠宫阙。

    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

    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鴃。

    当日九畹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

    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

    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

    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

  • 4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宋代·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 5 《酹江月/念奴娇》 宋代·卓田

    武夷山字,是使君衔上,新来带得。

    便觉闲中多胜事,满眼烟霞泉石。

    云卷尘劳,风生芒竹,去作山中客。

    晓坛朝罢,自然五福天锡。

    当此弧矢悬门,步虚声远,直透云霄碧。

    替却燕姬皓齿,洗尽人间筝笛。

    九曲溪深,千岩壁峭,大寿应难匹。

    辑车有待,日边飞下消息。

  • 6念奴娇·岩扃不锁》 宋代·高惟月

    岩扃不锁,算空洞深窈,是谁初凿。

    帝遣六丁持月斧,乱把云根镵斫。

    骇目奇观,恍如崩浪,汹涌从天落。

    谪仙何处,翠珉佳句如昨。

    惆怅白首重游,多情还似,与青山有约。

    且对清尊酬胜赏,休想舞衣歌乐。

    景物依然,头颅如许,何事嗟漂泊。

    翩翩归兴,故山无限林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