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登乐

调见《石湖词》。按《汉书·食货志》:“三考黜陟,馀三年食,进业曰登。再登曰平,馀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岁,遗九年食。然后王德流洽,礼乐成焉。”《三登乐》之调名取此。

三登乐(钦谱)简介

调见《石湖词》。按《汉书·食货志》:“三考黜陟,馀三年食,进业曰登。再登曰平,馀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岁,遗九年食。然后王德流洽,礼乐成焉。”《三登乐》之调名取此。

三登乐(钦谱) 格律一 双调七十一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 范成大

  一碧鳞鳞 横万里 天垂吴楚 四无人 橹声自语 向浮云 西下处 水村烟树 何处系船 
  中仄中平句平仄仄读中平平仄韵中平中读仄平中仄韵仄平平读中中仄句中平平仄韵中中仄平句

此调始自范成大,有别词三首及陈三聘和词四首可校,若罗词之句读参差,采以备体,非正格也。 按范词别首前段第一、二句“今夕何期,披岫幌、云关初启”,“今”字平声。又“路转横塘,风卷地、水肥帆饱”,“水”字仄声;陈词“注望晓山,晴色丽、晨餐应饱”,“晓”字仄声。范词第三句“荒三径、不知何许”,“荒”字、“何”字俱平声,“径”字仄声。第四、五句“问菟裘、无恙否,天教重到”,“天”字平声;陈词“望横塘、越溪路,石湖烟水”,“越”字仄声,“溪”字平声。范词第六、七句“木落雾收,故山更好”,“木”字仄声;陈词“丹忠此日,盛名千古”,“忠”字、“千”字俱平声,“日”字仄声。范词后段第一、二句“况五湖、原自有,扁舟祖武”,“五”字仄声,“扁”字平声,“祖”字仄声。第四、五句“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踪”字、“何”字俱平声;陈词“问几时、寻旧约,石矶重扫”,“几”字仄声。范词第六、七句“寂寞潮暮,唤回棹去”,“寂”字、“暮”字俱仄声,“潮”字平声;陈词“一竿钓月,更看醉里”,“竿”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三登乐(钦谱) 格律二 双调七十二字,前段七句三仄韵,后段七句四仄韵 罗子衎

  过了元宵 见七叶蓂又飞 恰今朝昴宿降瑞 初度果生贤 尽道丰姿绝异 翰林人物 云霄富贵 
  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仄平句仄平平仄仄仄仄韵平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韵

此见《翰墨全书》,无别首宋词可校。因与范词句读不同,录以备体。

三登乐词牌名古诗词(11首)

  • 1三登乐·方帽卫寒》 宋代·范成大

    方帽卫寒,重检校、旧时农圃。

    荒三径、不知何许。

    但姑苏台下,有苍然平楚。

    人笑此翁,又来访古。

    况五湖、元自有,扁舟祖武。

    记沧洲、白鸥伴侣。

    叹年来、孤负了,一蓑烟雨。

    寂寞暮潮,唤回棹去。

  • 2三登乐》 宋代·范成大

    方帽冲寒,重检校、旧时农圃。

    荒三径、不知何许。

    但姑苏台下,有苍然平楚。

    人笑此翁,又来访古。

    况五湖、元自有,扁舟祖武。

    记沧洲、白鸥伴侣。

    叹年来、孤负了,一蓑烟雨。

    寂寞暮潮,唤回棹去。

  • 3三登乐》 宋代·范成大

    今夕何朝,披岫幌、云关重启。

    引冰壶、素空似洗。

    卷帘中、_枕上,月星浮水。

    天镜夜明,半窗万里。

    盼庭柯、都老大,树犹如此。

    六年前、转头未几。

    唤邻翁、来话旧,同_新蚁。

    秉烛夜阑,又疑梦里。

  • 4三登乐》 宋代·范成大

    路辅横塘,风卷地、水肥帆饱。

    眼双明、旷怀浩渺。

    问菟裘、无恙否,天教重到。

    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

    算年来、识翁者少。

    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

    归鬓任霜,醉红未老。

  • 5三登乐》 宋代·范成大

    一碧鳞鳞,横万里、天垂吴楚。

    四无人、舻声自语。

    向浮云,西下处,水村烟树。

    何处系船,暮涛涨浦。

    正江南、摇落后,好山无数。

    尽乘流、兴来便去。

    对青灯、独自叹,一生_旅。

    _枕梦寒,又还夜雨。

  • 6三登乐(庆黄守·正月廿二)》 宋代·罗子衎

    过了元宵,见七叶蓂又飞。

    恰今朝、昴宿降瑞。

    初度果生贤,尽道丰姿绝异。

    翰林人物,云霄富贵。

    自栖鸾展骥。

    迤逦黄堂,每登要路无留滞。

    暂归来,访松菊,趣装行用济。

    增崇福禄,寿延千百岁。

  • 7三登乐》 宋代·陈三聘

    一品归来,强健日、小园幽圃。

    扁舟兴、恐天未许。

    想当年、持汉节。

    众齐咻楚。

    丹忠此日,盛名千古。

    掞词章、师海内,纬文经武。

    莫寒盟、故山旧侣。

    到鲈乡、还又是,秋风斜雨。

    鸣刀鲙雪,未应便去。

  • 4三登乐》 宋代·陈三聘

    久蛰群_,犹未肆、新雷初启。

    鼓东风、雨膏为洗。

    望横塘、越溪路,石湖烟水。

    西接洞庭,下连甫里。

    忆当年、归计早,扁舟从此。

    祖清风、相门有几。

    圃堂高、应解笑,纷纷蜗蚁。

    锦囊雪月,更看醉里。

  • 5三登乐》 宋代·陈三聘

    注望晓山,晴色丽、晨餐应饱。

    _纹平、涨天渺渺。

    倚藤枝、撑艇子,昔游曾到。

    江山自古,水云转好。

    怅年来、心纵在,盟寒鸥鸟。

    故人中、黑头渐少。

    问几时、寻旧约,石矶重扫。

    一竿钓月,鬓霜任老。

  • 6三登乐》 宋代·陈三聘

    南北相逢,重借问、古今齐楚。

    烛花红、夜阑共语。

    怅六朝兴废,但倚空高树。

    目断帝乡,梦迷雁浦。

    故人疏、梅驿断,音书有数。

    塞鸿归、过来又去。

    正春浓,依旧作、天涯行旅。

    伤心望极,淡烟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