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

《苏轼集》注“般涉调”。或作《稍遍》。
一作《稍遍》,始见《东坡词》。其小序云:“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馀既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辞》,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汲古阁本《东坡词》于《稍遍》后附小注:“其词盖世所谓‘般瞻’之《稍遍》也。‘般瞻’,龟兹语也,华言为五声,盖羽声也,于五音之次为第五。今世作‘般涉’,误矣。《稍遍》三叠,每叠加促字,当为‘稍’,读去声。世作‘哨’,或作‘涉’,皆非是。”明曼山馆本《东坡先生诗馀》注同。元刊《东坡乐府》及《稼轩长短句》则皆作《哨遍》。各家句豆平仄,颇有出入,殆由“每叠加促字”较有伸缩馀地耳。兹以苏词一阕为准。二百三字,仍依各本只分两段。前段五仄韵,四平韵,后段五平韵,八仄韵,同部参差错叶。《康熙词谱》谓:“其体颇近散文”。

哨遍(钦谱)简介

《苏轼集》注“般涉调”。或作《稍遍》。

哨遍(钦谱) 格律一 双调二百三字,前段十七句五仄韵、四叶韵,后段二十句五叶韵、七仄韵 苏轼

  为米折腰 因酒弃家 口体交相累 归去来 谁不遣君归 觉从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 征夫指予归路 
  中仄仄平句平仄仄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句中仄仄平平叶仄中平中中中仄韵仄中平叶中平仄平平仄句

此调用三声叶韵,各家俱如此填,惟汪词独异。 《词律》云:“此词长而多讹。又其体颇近散文,平仄往往不拘。”今以诸词中体调相近,句法相同者参校入谱,其馀概不滥采,亦宁过于严之意也。 前段第四句,吴潜词“集众贤”,“集”字仄声。第六句,方岳词“有乾坤便应有尔”,下“有”字仄声。第七句,吴词“畅幽情”,“幽”字平声。第十二句,吴词“此娱信可乐只”,“信”字、“乐”字俱仄声。第十三句,方词“凡三千五百廿年馀”,“凡”字平声,“五”字仄声。第十四句,吴词“或一室晤言襟抱开”,“襟”字平声,“抱”字仄声。第十六句,吴词“当其可欣”,“当其”二字俱平声。方词“痴蟆吞吐”,“吐”字仄声。后段第五句,吴词“往往俱成陈矣”,“往往”二字俱仄声,“成”字平声。方词“寒光不减些儿”,“不”字仄声。第六句,吴词“约境遇变迁”,“变”字仄声。第十一句,吴词“痛哉莫大生死”,“痛”字仄声。第十四句,方词“但见今冰轮如洗”,“见”字仄声。馀参下苏、王、曹、刘词句法同者。

哨遍(钦谱) 格律二 双调二百三字,前段十八句五仄韵、两叶韵,后段十九句九仄韵、两叶韵 苏轼

  睡起画堂 银蒜押帘 珠幕云垂地 初雨歇 洗出碧罗天 正溶溶养花天气 一霎时 风回芳草 
  仄仄仄平句平仄仄平句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句平平平仄句

此词较前词减三韵,前段第八、九、十句,后段第三、四句,句法亦异。 前段第七句,《词律》作“一霎晴风迥”,汲古阁刻本作“一霎暖风回”,非是。

哨遍(钦谱) 格律三 双调二百三字,前段十六句五仄韵、三叶韵,后段二十句八仄韵、两叶韵 王安中

  世有达人 潇洒出尘 招饮青霄际 终始迨 游览老山栖 藐千金 轻脱如屣 彼假容江皋 
  仄仄仄平句平仄仄平句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读平仄仄平平叶仄平平读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句

此词较苏词减三韵,前段第六、七句,后段第十六、十七、十八句,句法亦异。

哨遍(钦谱) 格律四 双调二百三字,前段十五句五仄韵、三叶韵,后段二十二句八仄韵、两叶韵 曹冠

  壬戌孟秋 苏子夜游 赤壁舟轻漾 观水光弥渺接遥天 月出于东山之上 与客同 清欢扣舷歌咏 
  平仄仄平句平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平平仄韵仄仄平读平平仄平平仄句

此词较苏词减三韵,前段第四、第六句,后段第十五、六句,第十八、九句,句法亦异。 按此词“怨慕舞潜蛟、动凄凉”句,疑有讹字。

哨遍(钦谱) 格律五 双调二百四字,前段十八句六仄韵、四叶韵,后段二十三句七仄韵、四叶韵 刘克庄

  胜处可宫 平处可田 泉土尤甘美 深复深 路绝住人稀 有人兮 盘旋于此 送子归 是他隐居求志 
  仄仄仄平句平仄仄平句平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句仄仄仄平平叶仄平平句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叶仄平仄平平仄韵

此词前段较苏词添一韵,后段较苏词减一韵,前段第六、七句,后段第十一、十二、十三句,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句,句法亦异。 词中“大丈夫不遇时之所为”句,《词律》谓“时”字乃羡文,或然。

哨遍(钦谱) 格律六 双调二百二字,前段十八句九仄韵、一叶韵,后段二十二句六仄韵、六叶韵 辛弃疾

  池上主人 人适忘鱼 鱼适还忘水 洋洋乎 翠藻青萍里 想鱼兮 无便于此 尝试思 庄周谈两事 
  平仄仄平句平仄平平句平仄平平仄韵平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句平仄平仄韵平仄平句平平平仄仄韵

此篇后段第十五句以下,句读与苏词不同,又全篇纯用散文体,平仄不足为据。故不参校入谱。

哨遍(钦谱) 格律七 双调二百三字,前段十七句六仄韵、四叶韵,后段二十一句九仄韵、五叶韵 辛弃疾

  一壑自专 五柳笑人 晚乃归田里 问谁知 几者动之微 望飞鸿 冥冥天际 论妙理 浊醪正堪长醉 
  中仄仄平句仄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韵中中平读平仄仄平平叶仄平平句平平平仄韵仄仄仄韵中平仄平平仄韵

此词较苏词添三韵,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十七、十八句,句法异。 此调句读韵叶参差不一,惟此词有辛词别首和韵词可校,故又取为谱。 辛词别首前段第一句“蜗角斗争”,“蜗”字平声。第四句“君试思、方寸此心微”,“君”字平声,“试”字仄声。第八句“何言泰山毫末”,“何”字平声。第九句“从来天地一稊米”,“天”字平声,“一”字仄声。第十一句“鸠鹏自乐”,“自”字仄声。第十二句“之二虫又何知”,“二”字仄声。第十三、四句“记蹠行仁义孔丘非,更殇乐长年老彭悲”,“蹠”字仄声,“仁”字、“殇”字俱平声。第十五、六句“火鼠论寒,冰蚕语热”,“火”字、“语”字、“热”字俱仄声,“冰蚕”二字俱平声。后段第四句“谁与齐万物”,“谁”字平声,“万”字仄声。第五句“庄周吾梦见之”,“见”字仄声。第六、七句“正商略遗篇,翩然顾笑”,“商”字、“翩”字俱平声,“顾”字仄声。第十句、十一句“百川灌雨,泾流不辨涯涘”,“百”字、“不”字俱仄声。第十二句、十三句“于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于”字、“天”字俱平声,“美”字、“在”字俱仄声。第十四句、十五句“渺沧溟望洋东视,逡巡向若惊叹”,“洋”字平声,“向”字仄声。二十句、二十一句“此堂之水几何其,但清溪一曲而已”,“之”字平声,“一”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哨遍(钦谱) 格律八 双调二百字,前段十七句四仄韵、三平韵,后段二十二句十仄韵、三平韵 汪莘

  近腊景和 故山可过 足下听余述  便自往山中 憩精蓝 与僧饭讫 北涉灞川 明月华映郭 
  仄仄仄平句仄平仄仄句仄仄仄平仄仄韵仄仄仄平平句仄平平句仄平仄仄韵仄仄仄平句平仄平仄仄句

此词平仄各韵不用三声叶,又较各体少三字,录以备体,不参校入谱。

哨遍(钦谱) 格律九 双调一百六十字,前段十六句五仄韵、一叶韵,后段十四句五仄韵、两叶韵 《花草粹编》无名氏

  太皞司春 春工著意 和气生旸谷 十里芳菲 尽东风 丝丝柳搓金缕 渐次第 桃红杏浅 
  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读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仄读平平仄仄句

此词句读与前八体不同,盖元人曲也。因《花草粹编》收入诗馀,故录之以备一体。 前段第三句起韵“谷”读如“古”,见周德清《中原音韵》。

哨遍(龙谱)简介

一作《稍遍》,始见《东坡词》。其小序云:“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馀既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辞》,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汲古阁本《东坡词》于《稍遍》后附小注:“其词盖世所谓‘般瞻’之《稍遍》也。‘般瞻’,龟兹语也,华言为五声,盖羽声也,于五音之次为第五。今世作‘般涉’,误矣。《稍遍》三叠,每叠加促字,当为‘稍’,读去声。世作‘哨’,或作‘涉’,皆非是。”明曼山馆本《东坡先生诗馀》注同。元刊《东坡乐府》及《稼轩长短句》则皆作《哨遍》。各家句豆平仄,颇有出入,殆由“每叠加促字”较有伸缩馀地耳。兹以苏词一阕为准。二百三字,仍依各本只分两段。前段五仄韵,四平韵,后段五平韵,八仄韵,同部参差错叶。《康熙词谱》谓:“其体颇近散文”。

哨遍(龙谱) 格律一 定格 苏轼

  为米折腰 因酒弃家 口体交相累 归去来 谁不遣君归 觉从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 征夫指予归路 
  仄仄仄平句平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句平仄仄平平叶仄平平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叶平平仄平平仄句

哨遍词牌名古诗词(32首)

  • 1哨遍·高祖还乡》 元代·睢景臣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

    一壁厢纳草也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

    又是言车驾,都说是銮舆,今日还乡故。

    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胡芦。

    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么大户。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妇,胡踢蹬吹笛擂鼓。

    见一颩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

    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

    这些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

    [四煞]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罗伞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

    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妆梳。

    [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

    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

    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二煞]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

    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

    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处。

    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

    只通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 2哨遍·近腊景和》 宋代·汪莘

    近腊景和,故山可过,足下听余述。

    便自往山中,憩精蓝,与僧饭讫。

    北涉灞川,明月华映郭,夜登华子冈头立。

    嗟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蒙笼。

    听林外犬类豹声雄。

    更村落谁家鸣夜舂。

    疏钟相闻,独坐此时,多思往日。

    噫,记与君同。

    清流仄径玉琤琮。

    携手赋佳什。

    往来萝月松风。

    只待仲春天,春山可望,山中卉木垂萝密。

    见出水轻鯈,点溪白鹭,青皋零露方湿。

    雉朝飞,麦陇鸣俦匹。

    念此去非遥莫相失。

    傥能从我敢相必。

    天机非子清者,此事非所急。

    是中有趣殊深,愿子无忽。

    不能一一。

    偶因驮檗附吾书,是山人王维摩诘。

  • 3哨遍·木叶尽凋》 宋代·刘学箕

    木叶尽凋,湖色接天,雪月明江水。

    凌万顷、一苇纵所之。

    若凭虚驭风仙子。

    听洞箫、绵延不绝如缕,馀音袅袅游丝曳。

    乃举酒赋诗,玉鳞霜蟹,是中风味偏美。

    任满头堆絮雪花飞。

    更月澹蓬窗冻云垂。

    山郁苍苍,桥卧沈沈,夜鹊惊起。

    噫。

    倚兰桨兮。

    我今恍惚遗身世。

    渔樵甘放浪,蜉蝣然、寄天地。

    叹富贵何时。

    功名浪语。

    人生寓乐虽情尔。

    知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则知变者如是。

    且物生宇宙各有司。

    非已有纤毫莫得之。

    委吾心、耳目所寄。

    用之而不竭,取则不吾禁,自色自声,本非有意。

    望东来孤鹤缟其衣。

    快乘之、从此仙矣。

  • 4哨遍·胜处可宫》 宋代·刘克庄

    胜处可宫,平处可田,泉土尤甘美。

    深复深,路绝住人稀。

    有人兮、盘旋於此。

    送子归。

    是他隐居求志。

    是要明主媒当世。

    嗟此意谁论,其言甚壮,孔颜犹有遗旨。

    大丈夫之被遇於时。

    入则坐庙朝出旗麾。

    列屋名姬,夹道武夫,满前才子。

    噫。

    有命存焉,吾非恶此而逃之。

    富贵人所欲,如之何、幸而致。

    向茂树堪休,清泉可濯,谷中别有闲天地。

    况脍细於丝,蕨甜似蜜,采於山,钓於水。

    大丈夫不遇之所为。

    唐处士、依稀是吾师。

    觉山林、尊如朝市。

    五侯门下宾客,扰扰趋形势。

    嗟盘之乐,谁争子所,占断千秋万岁。

    呼童秣马更膏车,便与君,从此逝矣。

  • 5哨遍·池上主人》 宋代·辛弃疾

    池上主人,人适忘鱼,鱼适还忘水。

    洋洋乎,翠藻青萍里。

    想鱼兮、无便於此。

    尝试思,庄周正谈两事。

    一明豕虱一羊蚁。

    说蚁慕於膻,於蚁弃知,又说於羊弃意。

    甚虱焚於豕独忘之。

    却骤说於鱼为得计。

    千古遗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

    子固非鱼,噫。

    鱼之为计子焉知。

    河水深且广,风涛万倾堪依。

    有网罟如云,鹈鹕成阵,过而留泣计应非。

    其外海茫茫,下有龙伯,饥时一啖千里。

    更任公五十犗为饵。

    使海上人人厌腥味。

    似鲲鹏、变化能几。

    东游入海,此计直以命为嬉。

    古来谬算狂图,五鼎烹死,指为平地。

    嗟鱼欲事远游时。

    请三思而行可矣。

  • 6哨遍(用韵作月对和程申父国录)》 宋代·方岳

    月曰不然,君亦怎知,天上从前事。

    吾语汝,月岂有弦时。

    奈人间井观乃尔。

    休浪许。

    历家缪悠而已。

    谁云魄死生明起。

    又明死魄生,循环晦朔,有老兔、自熙熙。

    妄相传、月溯日光余。

    嗟万古谁知了无亏。

    玉斧修成,银蟾奔去,此言荒矣。

    噫。

    世已堪悲。

    听君歌复解人颐。

    桂魄何曾死,寒光不减些儿。

    但与日相望,对如两镜,山河大地无疑似。

    待既望观之。

    冰轮渐侧,转斜才一钩耳。

    论本来不与中秋异。

    恐天问灵均未知此。

    又底用、咸池重洗。

    乾坤一点英气。

    宁老人间世。

    飞上天来,摩挲月去,才信有晴无雨。

    人生圆缺几何其。

    且徘徊、与君同醉。

  • 7哨遍(问月)》 宋代·方岳

    月亦老乎,劝尔一杯,听说平生事。

    吾问汝,开辟自何时。

    有乾坤更应有尔。

    年几许。

    鸿荒邈哉遐已。

    吾今断自唐虞起。

    E478帝曰放勋,甲辰践祚,数至今、宋嘉熙。

    凡三千五百二十年余。

    嗟雨僽风僝几盈亏。

    老兔奔驰,痴蟆吞吐,定应衰矣。

    噫。

    月岂无悲。

    吾观人寿几期颐。

    炯炯双眸子,明清无过婴儿。

    但才到中年,昏然欲BC77,那堪老矣知何似。

    试以此推之。

    吾言有理,不能不自疑耳。

    恐古时月与今时异。

    恨则恨今人不千岁。

    但见今、冰轮如洗。

    阿谁曾自前古,看到随唐世。

    几时明洁,几时昏暗,毕竟少晴多雨。

    须臾月落夜何其。

    曰先生、置之姑醉。

  • 6哨遍(和陈次贾为寿韵)》 宋代·李曾伯

    大块赋形,皇览揆予,俾尔昌而寿。

    嗟壮游。

    岁月老征裘。

    向秋来、顿如蒲柳。

    桂开又。

    鲈鲙蟹橙正美,故人应忆传杯手。

    想薜荔岩峦,梧桐庭院,当时风景依旧。

    对斜阳、极目倚危楼。

    问一舸、何时过吴头。

    乘下泽车,戴华阳巾,锦衣游昼。

    犹。

    客有名流。

    交情金石襟期厚。

    双湖烟艇里,剑锋紫气冲斗。

    剩妙墨淋漓,清歌发越,未应独步诗千首。

    待挂了衣冠,来寻杖屦,陪君此乐须有。

    到如今、不愿酒泉侯。

    愿生入、玉门早归休。

    任远人、从问安否。

    梁园宾客虽富。

    谁出相如右。

    相逢身健,时平无事,是处溪山明秀。

    与君举斝若为酬。

    有年年、人月长久。

  • 7哨遍》 宋代·徐经孙

    江山风月,耳目声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造物之无尽藏,月白风清,有客有酒。

    踞虎登龙,放舟中流。

    听其所止而休焉。

    归去来兮,昨非今是。

    旧菊都荒,新松老矣。

    吾年今已如此。

    归去来兮,忘我忘世。

    草木欣荣,幽人感此。

    吾生行且休矣。

  • 8哨遍(用韵作月对和程申父国录)》 宋代·方岳

    月曰不然,君亦怎知,天上从前事。

    吾语汝,月岂有弦时。

    奈人间井观乃尔。

    休浪许。

    历家缪悠而已。

    谁云魄死生明起。

    又明死魄生,循环晦朔,有老兔、自熙熙。

    妄相传、月溯日光余。

    嗟万古谁知了无亏。

    玉斧修成,银蟾奔去,此言荒矣。

    噫。

    世已堪悲。

    听君歌复解人颐。

    桂魄何曾死,寒光不减些儿。

    但与日相望,对如两镜,山河大地无疑似。

    待既望观之。

    冰轮渐侧,转斜才一钩耳。

    论本来不与中秋异。

    恐天问灵均未知此。

    又底用、咸池重洗。

    乾坤一点英气。

    宁老人间世。

    飞上天来,摩挲月去,才信有晴无雨。

    人生圆缺几何其。

    且徘徊、与君同醉。

  • 9哨遍》 宋代·曹冠

    聊写达观之怀,寓超然之兴云

    壬戌孟秋,苏子夜游,赤壁舟轻漾。

    观水光、弥渺接遥天,月出于东山之上。

    与客同,清欢扣舷歌咏,开怀饮酒情酣畅。

    如羽化登仙,乘风独立,飘然遗世高尚。

    客吹箫、音韵远悠扬。

    怨慕舞潜蛟、动凄凉。

    自古英雄,孟德周郎。

    旧踪可想。

    噫,水与月兮,逝者如斯曷尝往。

    变化如一瞬,盈虚兮、莫消长。

    自不变而观,物我无尽,何须感物兴悲怅。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惟同风月清赏。

    念江山美景岂可量。

    吾与子、乐之兴徜徉。

    听江渚、樵歌渔唱。

    □侣鱼虾、友麋鹿,举匏尊相劝,人生堪笑,蜉蝣一梦,且纵扁舟放浪。

    戏将坡赋度新声,试写高怀,自娱闲旷。

  • 10 《北山移文哨遍》 宋代·王安中

    嵩少为仕宦捷径者,读而羞之,是足为勇退者之鼓吹。

    阳翟蔡侯原道,恬于仕进。

    其内吕夫人有林下风。

    相与营归欤之计而未果,则嘱予以此文度曲,且朝夕使家童歌之,亦可想见泉石之胜。

    其词曰:

    世有达人,潇洒出尘,招隐青霄际。

    终始追。

    游览老山栖。

    藐千金、轻脱如屣。

    彼假容江皋,滥巾云岳,缨情好爵欺松桂。

    观向释谈空,寻真讲道,巢由何足相拟。

    待诏书来起便驺驰。

    席次早焚烈芰荷衣。

    敲朴喧喧,牒诉匆匆,抗颜自喜。

    嗟明月高霞,石径幽绝谁回睇。

    空怅猿惊处,凄凉孤鹤嘹唳。

    任列壑争讥。

    众蜂竦诮,林惭涧愧移星岁。

    方浪枻神京,腾装魏阙,徘徊经过留憩。

    致草堂灵怒蒋侯麾。

    扃岫幌、驱烟勒新移。

    忍丹崖碧岭重滓。

    鸣湍声断深谷,逋客归何计。

    信知一逐浮荣,便丧素守,身成俗士。

    伯鸾家有孟光妻。

    岂逡巡、眷恋名利。

  • 11哨遍》 宋代·刘克庄

    日,游方氏龙山别墅,试效颦为之,俾主人刻之崖石云。

    胜处可宫,平处可田,泉土尤甘美。

    深复深,路绝住人稀。

    有人兮、盘旋于此。

    送子归。

    是他隐居求志。

    是要明主媒当世。

    嗟此意谁论,其言甚壮,孔颜犹有遗旨。

    大丈夫之被遇于时。

    入则坐庙朝出旗麾。

    列屋名姬,夹道武夫,满前才子。

    噫。

    有命存焉,吾非恶此而逃之。

    富贵人所欲,如之何、幸而致。

    向茂树堪休,清泉可濯,谷中别有闲天地。

    况脍细于丝,蕨甜似蜜,采于山,钓于水。

    大丈夫不遇之所为。

    唐处士、依稀是吾师。

    觉山林、尊如朝市。

    五侯门下宾客,扰扰趋形势。

    嗟盘之乐,谁争子所,占断千秋万岁。

    呼童秣马更膏车,便与君,从此逝矣。

  • 12哨遍》 宋代·徐经孙

    江山风月,耳目声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造物之无尽藏,月白风清,有客有酒。

    踞虎登龙,放舟中流。

    听其所止而休焉。

    归去来兮,昨非今是。

    旧菊都荒,新松老矣。

    吾年今已如此。

    归去来兮,忘我忘世。

    草木欣荣,幽人感此。

    吾生行且休矣。

  • 13哨遍(问月)》 宋代·方岳

    月亦老乎,劝尔一杯,听说平生事。

    吾问汝,开辟自何时。

    有乾坤更应有尔。

    年几许。

    鸿荒邈哉遐已。

    吾今断自唐虞起。

    E478帝曰放勋,甲辰践祚,数至今、宋嘉熙。

    凡三千五百二十年余。

    嗟雨僽风僝几盈亏。

    老兔奔驰,痴蟆吞吐,定应衰矣。

    噫。

    月岂无悲。

    吾观人寿几期颐。

    炯炯双眸子,明清无过婴儿。

    但才到中年,昏然欲BC77,那堪老矣知何似。

    试以此推之。

    吾言有理,不能不自疑耳。

    恐古时月与今时异。

    恨则恨今人不千岁。

    但见今、冰轮如洗。

    阿谁曾自前古,看到随唐世。

    几时明洁,几时昏暗,毕竟少晴多雨。

    须臾月落夜何其。

    曰先生、置之姑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