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碧鸡漫志》属中吕调。毛滂词名《元会曲》,张矩词名《凯歌》。按《水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也。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水调歌头(钦谱)简介

《碧鸡漫志》属中吕调。毛滂词名《元会曲》,张矩词名《凯歌》。按《水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也。

水调歌头(钦谱) 格律一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毛滂

  九金增宋重 八玉变秦馀 千年清浸 先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平光景 不但五星循轨 万点共连珠 
  中中中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中平平仄句中中平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此调以此词及周词、苏词为正体,若贺词之偷声,王词、刘词之添字,傅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后段不间入仄韵,宋词俱如此填。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并作拗体。惟葛郯词“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跳珠翻沫,轰雷掣电几时收”,吕渭老词“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到青天”、“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刘过词“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谁”字、“雷”字、“骑”字、“游”字、“棠”字、“须”字俱平声,与此异。 又前段起句,毛词别首“金马空故事”,辛弃疾词“四坐且勿语”,叶梦得词“修眉扫遥碧”。换头三句,毛词别首“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声。苏轼词“众鸟里,真彩凤,独不鸣”,“彩”字、“不”字俱仄声。辛词“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首”字、“正”字、“倦”字俱仄声,俱与此词异。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馀参下平韵词。

水调歌头(钦谱) 格律二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周紫芝

  岁晚念行役 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 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 暗想琼枝璧月 罗袜步承莲 
  仄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此词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五字,与毛词异。 按苏轼词“中年亲友离别,丝竹缓离忧”、“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叶梦得词“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遥知玉斧初斲,重到广寒宫”,正与此同。宋词如吴文英、刘克庄、方岳,金元词如蔡松年、王庭筠、元好问、赵孟頫,皆如此填。

水调歌头(钦谱) 格律三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平仄仄平仄句仄仄仄平平平韵仄平平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

此词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六、七句,间入两仄韵。 按刘仲芳词“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叶梦得词“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辛弃疾词“好卷垂虹千尺,只放冰壶一色”、“寄语烟波旧侣,闻道蒪鲈正美”。段克己词“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风外渊渊箫鼓,醉饱满城黎庶”,正与此同。但叶梦得词“里”、“思”、“士”、“矣”,段克己词“宇”、“雨”、“鼓”、“庶”,前后段同一韵,与此词前后各韵者又微有别。此外,又有前段第五、六句押仄韵,后段不押者,或有后段第六、七句押仄韵,前段不押者,此则偶合,不复分体。

水调歌头(钦谱) 格律四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 贺铸

  南国本潇洒 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 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 碧月留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 
  平仄仄平仄叶仄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叶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叶仄仄平平平仄叶平仄仄平平韵

此词第一句押韵,以平韵为主,其仄韵,即用本部麻、马、祃三声叶,间入平韵之内。宋人只此一体,并无别首可校。若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五、六句俱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则与毛词同,但不作拗体耳。

水调歌头(钦谱) 格律五 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王之道

  斜阳明薄暮 暗雨霁凉秋 弱云狼藉 晚来风起 席捲更无留 天外老蟾高挂 皎皎寒光照水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句

此与毛词同,惟前段毛词第四句系七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五字两句异。

水调歌头(钦谱) 格律六 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四平韵 张孝祥

  雪洗卤尘净 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 吹笛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 关塞如今风景 剪烛看吴钩 
  仄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周词第四句系六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两句异。

水调歌头(钦谱) 格律七 双调九十六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刘因

  一诺与金重 一笑比河清 风花不遇真赏 终古未全平 前日青春归去 今日尊前笑语 春意满西城 
  仄仄仄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第五句添一字作六字折腰句法异。

水调歌头(钦谱) 格律八 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傅公谋

  草草三间屋 爱竹旋添栽 碧纱窗户 眼前都是翠云堆 一月山翁高卧 踏雪水村清冷 木落远山开 
  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此与毛词同,惟后段第一、二句减一字作五字句异。

水调歌头(龙谱)简介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水调歌头(龙谱) 格律一 定格 苏舜钦

  潇洒太湖岸 淡伫洞庭山 鱼龙隐处烟雾 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 忽有扁舟急桨 撇浪载鲈还 
  中仄仄平仄句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中句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前片第三、四句,后片第四、五句,可作上六下五,也可作上四下七。平仄可出入处颇多,须善掌握调配。

水调歌头(龙谱) 格律二 夹叶仄韵格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中仄仄平仄句中仄仄平平平韵中平中仄平中句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韵

搜韵君按:依定格附注,引原书例词,补此词格。

水调歌头(龙谱) 格律三 平仄韵通叶格 贺铸

  南国本萧洒 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 擘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 璧月留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 
  中仄仄平仄叶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叶平中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叶中仄平平中仄叶中仄仄平平韵

搜韵君按:依定格及原书例词说明,补录该词格。

水调歌头词牌名古诗词(1494首)

  • 16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宋代·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

    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

    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

    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

    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

    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 20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宋代·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 20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宋代·苏轼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

    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

    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 18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宋代·辛弃疾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

    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

    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

    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

    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 18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宋代·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 2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 一作:偏向)

  • 25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宋代·戴复古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

    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

    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

    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

    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

    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

    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

  • 19水调歌头 汜水故城登眺》 元代·元好问

    牛羊散平楚,落日汉家营。

    龙*虎掷何处,野蔓*荒城。

    遥想朱旗回指、万里风云奔走,惨澹五年兵。

    天地入鞭*,毛发懔威灵。

    一千年,成皋路,几人经。

    长河浩浩东注,不尽古今情。

    谁谓麻池小竖,偶解东门长啸,取次论韩彭。

    慷慨一尊酒,胸次若为平。

  • 20水调歌头 庚辰六月,游玉华谷,回过少姨庙》 元代·元好问

    中语,为之赋仙人词,今载於此。

    梦入云山宫阙幽。

    鸾?同侣鸳凤流。

    桂月竟夜光不收。

    世俗扰扰成嚣湫。

    醉飞星驭鞭金虬。

    八仙浪迹追真游。

    龟玉笙蹄四十秋。

    摩霄注壑须人求。

    觅剑如或笑刻舟。

    阳燧非无鹿里俦。

    元鼎以来虚昆丘。

    东井徒劳冠带修。

    松餐竹饮度蜃楼。

    嵩顶坐笑垂直钩。

    只应惭愧刘幽州。

    又题知音者无惜留迹。

    云山有宫阙,浩荡玉华秋。

    何年鸾?同侣,清梦入真游。

    细看诗中元鼎,似道区区东井,冠带事昆丘。

    坏壁碗风雨,,醉墨失蛟虬。

    问诗仙,缘底事,愧幽州。

    知音定在何许,此语为谁留。

    世外青天明月,世上红尘白日,我亦压嚣湫。

    一笑拂衣去,嵩顶坐垂钩。

    前诸刹,因过少姨祠,遂周行廊庑,得古仙人词於壁间。

    然其首章,直挺有烈丈夫语气,其死而不忘,盖无疑,其能道此语亦无疑。

    观者不当以文体古今之变而疑仙语也。

    噫,仙山而世人莫之识也。

    予三人者,乃今见之,夫岂偶然哉。

    再拜留迹,以附知音者之末云。

    浑源雷渊题。

  • 21水调歌头 与李长源游龙门》 元代·元好问

    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

    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

    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因见古人心。

    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侵。

    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

    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

    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 22水调歌头 言性》 元代·李道纯

    三元秘秋水,都不属思量。

    收来毫末,放开在地不能藏。

    过去未来见在,只是星儿消息,体物显然彰。

    本自无形象,随处见青黄。

    性源清,心地静,发天光。

    木人半夜,倒骑铁马过银潢。

    正是露寒烟冷,那更风清月白,乘兴水云乡。

    识破梦中梦,稽首礼虚皇。

  • 23水调歌头·春色去何急》 元代·赵雍

    春色去何急,春去尚微寒。

    满地落花芳草,渐觉绿阴圆。

    马足车尘情味,暑往寒来岁月,扰扰十余年。

    赢得朱颜老,孤负好林泉。

    宝装鞍,金作镫,玉为鞭。

    须臾得志,纷华满眼纵相谩。

    功名自来无意,富贵浮云何济,于我亦徒然。

    万事付一笑,莫放酒杯乾。

  • 24水调歌头 玉山名胜集》 元代·张逊

    玉树后庭曲,千载有余愁。

    碧月夜凉人静,曾赋采华游。

    玉露细摇金缕,香雾轻笼翠葆,折下一天秋。

    张绪总能老,还自锁眉头。

    把鸾笺,裁绣句,写银钩。

    回文巧成锦字,长恨与江流。

    漠漠梁间燕子,款款花边蝴蝶,梦觉却并州。

    独感旧时貌,还复照西楼。

  • 25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元代·王恽

    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

    悲欢离合常事,知己古为难。

    忆昔草庐人去,郁郁风云英气,千载到君还。

    歌吹展江底,长铗不须弹。

    路漫漫,天渺渺,与翩翩。

    西风鸿鹄,一举横绝碧云端。

    自笑鹡鸰孤影,落日野烟原上,沙晚不胜寒。

    后夜一相意,明月满江干。

  • 18水调歌头 多景楼》 宋代·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占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

    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