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姜夔词注“无射商”,俗名越调。曾觌词结句有“是丰年瑞”句,名《丰年瑞》。吕渭老词名《鼓笛慢》。史达祖词名《龙吟曲》。杨樵云词因秦观词起句,更名《小楼连苑》。方味道词结句有“伴庄椿岁”句,名《庄椿岁》。
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清真集》入“越调”。各家格式出入颇多,兹以历来传诵苏、辛两家之作为准。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水龙吟(钦谱)简介

姜夔词注“无射商”,俗名越调。曾觌词结句有“是丰年瑞”句,名《丰年瑞》。吕渭老词名《鼓笛慢》。史达祖词名《龙吟曲》。杨樵云词因秦观词起句,更名《小楼连苑》。方味道词结句有“伴庄椿岁”句,名《庄椿岁》。

水龙吟(钦谱) 格律一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苏轼

  霜寒烟冷蒹葭老 天外征鸿嘹唳 银河秋晚 长门灯悄 一声初至 应念潇湘 岸遥人静 水多菰米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中平平仄韵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韵

此调句读最为参差,今分立二谱。起句七字、第二句六字者,以苏轼词为正格。起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以秦观词为正格。其馀添字、减字,句读、押韵不同者,各以类列。此调之源流正变,尽于此矣。 此调前后段第三句至第八句例作四字句。前后段第九句五字,第十句四字。前结六字折腰,后结四字。宋人精于审音,添字减字、摊破句法,悉中律吕。其谱不传,填者但以苏词、秦词为式可也。 此调前后段第九句以下,如谱内苏词,则前段五字一句、四字一句、六字一句,后段五字一句、四字两句。秦词则前段九字一句、六字一句,后段九字一句、四字一句,均为合格。 此词可平可仄参下类列八词。惟赵长卿“酒潮匀颊”词前段结句“声”字平声。秦观“乱花丛里”词后段第二句“玉”字仄声,宋词如此填者堪少,故不注可平可仄。

水龙吟(钦谱) 格律二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赵长卿

  酒潮匀颊双眸溜 眉映远山横秀 风流俊雅 娇痴体态 眼前稀有 莲步弯弯 移归拍里 淩波难偶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韵

此与苏词同,惟前段起句押韵,后段起句不押韵,第九、十句作九字一句异。

水龙吟(钦谱) 格律三 双调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一句、五仄韵 杨无咎

  西湖天下应如是 谁唤作 真西子 云凝山秀 日增波媚 宜晴宜雨 况是深秋 更当遥夜 
  平平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读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

此与赵词同,惟前段第二句作折腰句法,后段起句仍押韵异。

水龙吟(钦谱) 格律四 双调一百一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赵长卿

  天教占得如簧巧 声乍啭 千娇媚 金衣衬著 风流模样 于中可是 红杏香中 绿杨阴处 
  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平仄仄读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句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

此与杨无咎“西湖天下”词同,惟后结两句减一字作七字一句异。

水龙吟(钦谱) 格律五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姜夔

  夜深客子移舟处 两两沙禽惊起 红衣入桨 青灯摇浪 微凉意思 把酒临风 不忘归去 有如此水 
  仄平仄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句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仄平仄仄韵

此与苏词同,惟换头句藏短韵,后结摊破句法作七字一句、六字一句异。 赵长卿“暑风吹雨”词,杨无咎“小轩潇洒”词,胡仔“梦寒绡帐”词,俱与此同,惟赵词、杨词前段第二句作折腰句法,胡词后结作折腰句法。又杨词、胡词换头句俱不藏短韵,注明不另列体。

水龙吟(钦谱) 格律六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晁端礼

  夜来深雪前村路 应是早梅先绽 故人赠我 江头春信 南枝向暖 疏影横斜 暗香浮动 月明清浅 
  仄平平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仄仄句平平平仄句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韵

此与苏词同,惟后段第六、七、八句摊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异。 按周紫芝“小桃零落”词后段第六、七句“深院帘垂雨,愁人处、碎红千片”正与此同。

水龙吟(钦谱) 格律七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 赵长卿

  烟姿玉骨尘埃外 看自有 神仙格 花中越样风流 曾是名标清客 月夜香魂 雪天孤艳 可堪怜惜 
  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读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韵

此词与苏词校,前后段第三、四、五句摊破四字三句作六字两句。第九、十句作九字一句。后段第六、七、八句摊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八字一句。第九句以下摊破五字一句、四字两句作八字一句、六字一句异。

水龙吟(钦谱) 格律八 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 赵长卿

  韶华迤逦三春暮 飞尽繁红无数 多情为与 牡丹长约 年年为主 晓露凝香 柔条千缕 轻盈清素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平平平仄韵

此词与苏词校,前段起句用韵,第九、十句作九字一句,后段第二句多二字,第三、四、五句作六字两句,第九句以下摊破句法异。

水龙吟(钦谱) 格律九 双调一百六字,前后段各九句、四仄韵 秦观

  乱花丛里曾携手 穷艳景 迷欢赏 到如今 谁把雕鞍锁定 阻游人来往 好梦随春远 从前事 
  仄平平仄平平仄句平仄仄读平平仄韵仄平平读平仄平平仄仄句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读

此添字《水龙吟》也,又兼摊破句法。前段第三、四、五句添二字摊破四字三句作九字一句、五字一句。第六、七、八句摊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后段第五句添一字。第六、七、八句亦摊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结句又添一字。若删去添字,便与诸家无异矣,采入以备一体。 以上九词,皆前段第一句七字、第二句六字者,类列以备参考。

水龙吟(钦谱) 格律十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秦观

  小楼连苑横空 下窥绣辇雕鞍骤 疏帘半卷 单衣初试 清明时候 破暖轻风 弄晴微雨 欲无还有 
  中平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句中平平仄句中平平仄韵

此词前段第一句六字,第二句七字,宋词如此填者最多。后结作九字一句、四字一句,与前诸家异。 此词可平可仄参下类列十二词。

水龙吟(钦谱) 格律十一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黄机

  晴江滚滚东流 为谁流得新愁去 新愁都在 长亭望际 扁舟行处 歌罢翻香 梦回呵酒 别来无据 
  平平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韵

此与秦词同,惟后段起句不押韵,结句七字一句、六字一句异。

水龙吟(钦谱) 格律十二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二句六仄韵 吴文英

  有人独立空山 翠髯未觉霜颜老 新香秀粒 浓光绿浸 千年春小 布影参旗 障空云盖 沈沈秋晓 
  仄平仄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韵

此与秦词同,惟换头句藏一短韵,结处五字一句、四字两句异。 章咨楶“燕忙莺懒”词第二句“正堤上、柳花飘坠。”作上三下四折腰句法,馀皆同,不另列体。

水龙吟(钦谱) 格律十三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程垓

  夜来风雨匆匆 故园定是花无几 愁多怨极 等閒辜负 一年芳意 柳困桃慵 杏青梅小 对人容易 
  仄平平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韵

此与秦词同,惟后段第六、七、八句摊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异。吴文英“望中璿海”词后段第六、七句“花萼楼高处,连清晓、千秋传宴。”正与此同。

水龙吟(钦谱) 格律十四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六仄韵 吴文英

  望春楼外沧波 旧年照眼青铜镜 炼成宝月 飞来天上 银河流影 绀玉钩帘处 横犀麈 天香分鼎 
  仄平平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仄仄句平平平仄句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读平平平仄韵

此亦秦词体,惟前后段第六、七、八句俱摊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换头句藏一短韵异。 当代秘长青校:《御定词谱》影印本“莺边清昼”句应为“莺边清晓”。

水龙吟(钦谱) 格律十五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刘过

  谪仙狂客何如 看来毕竟归田好 玉堂无此 三山海上 虚无缥缈 读罢离骚 暗香犹在 觉人间小 
  仄平平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韵

此亦秦词体,惟后结作七字一句、六字一句异。刘镇“三山腊雪”词、杨樵云“多情不在”词俱与此同,惟换头句俱不押韵。又李昴英“驿飞稳驾”词结句六字不折腰,注明不另列体。

水龙吟(钦谱) 格律十六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 吴文英

  夜分溪馆渔灯 巷声乍寂西风定 河桥送远 玉箫吹断 霜丝舞影 薄絮秋云 淡蛾山色 宦情归兴 
  仄平平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韵

此与程垓词同,惟后结七字一句、六字一句异。

水龙吟(钦谱) 格律十七 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葛立方

  九州雄杰溪山 遂安自古称佳处 云迷半岭 风号浅濑 轻舟斜渡 朱阁横飞 渔矶无恙 鸟啼林坞 
  仄平平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韵

此亦秦词体,惟后段结句添二字异。 按张孝祥“望九华”词“怅世缘未了,匆匆又去,空凝伫、烟霄里。”正与此同。

水龙吟(钦谱) 格律十八 双调一百六字,前段十二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 张雨

  古来宰相神仙 有谁得似东泉老 今朝佳宴 杨枝解唱 花枝解笑 钟鼎山林 同时行辈 故人应少 
  仄平仄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韵

此词后结句读,与吴文英“夜分深馆”词同,惟后段起句不押韵,第三、四、五句摊破四字三句作六字两句,第六句添二字,第八句添二字异。

水龙吟(钦谱) 格律十九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曹组

  晓天谷雨晴时 翠罗护日轻烟里 酴醾径暖 柳花风淡 千葩浓丽 三月春光 上林池馆 西都花市 
  仄平仄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韵

此亦秦词体,惟后段第三、四、五句摊破四字三句作六字两句异。

水龙吟(钦谱) 格律二十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 赵长卿

  先来天与精神 更因丽景添殊态 拖轻苒苒 才凝一段 还分五綵 毕竟非烟 有时为雨 惹情无奈 
  平平平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韵

此与曹组词同,惟后段第六、七、八句又摊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异。

水龙吟(钦谱) 格律二十一 双调一百一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 赵长卿

  淡烟轻霭濛濛 望中乍歇凝晴昼 才惊一霎催花 还又随风过了 清带梨梢 晕含桃脸 添春多少 
  仄平平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韵

此亦秦词体,惟前段第三、四、五句摊破四字三句作六字两句,后段第六、七、八句摊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第九、第十句减一字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异。

水龙吟(钦谱) 格律二十二 双调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 《高丽史·乐志》无名氏

  洞天景色常春 嫩红浅白开轻萼 琼筵镇起 金炉烟重 香凝锦幄 窈窕神仙 妙呈歌舞 攀花相约 
  仄平仄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句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韵

此见《高丽史·乐志》,名《水龙吟令》,抛毬乐队舞曲也。亦与秦词同,惟前后段第九句各减一字,后段结句添二字异。 以上词十三首,皆前段第一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类列以备参考。

水龙吟(钦谱) 格律二十三 双调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 李之仪

  晚风轻拂 游云尽卷 霁色寒相射 银潢半掩 秋毫欲数 分明不夜 玉管传声 羽衣催舞 
  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

此词前段第一、二句作四字两句、五字一句。 按曹勋《松隐集》,《水龙吟》词五首,前段起处皆与此同。又《梅苑》无名氏词亦与此同,则知此体宋人亦间为之,采之以备一体。

水龙吟(钦谱) 格律二十四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九句五平韵 辛弃疾

  听兮清佩琼瑶 些 明兮镜秋毫 些 君无此去 流昏涨腻 生蓬蒿 些 虎豹甘人 渴而饮汝 
  仄平平仄平平韵仄句平平仄平平韵仄句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读平平平韵仄句仄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句

此词见《稼轩集》,仿楚词体,每韵下用一“些”字,采以备体。 按蒋捷《竹山词》,《水龙吟》调,亦有仿此体者,因字句悉同,不另列。

水龙吟(钦谱) 格律二十五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 《高丽史·乐志》无名氏

  玉皇金阙长春 民仰高天欣戴 年年一度定佳期 风情多感慨 绮罗竞交会 争折花枝两相对 
  仄平平仄平平句平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仄韵仄平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

此见《高丽史·乐志》,名《水龙吟慢》,与苏词、秦词句读全异,采入以备一体。

水龙吟(龙谱)简介

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清真集》入“越调”。各家格式出入颇多,兹以历来传诵苏、辛两家之作为准。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水龙吟(龙谱) 格律一 定格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 困酣娇眼 欲开还闭 
  仄平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仄仄句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中平平仄韵

开端有用上七、下六句式者。格为“+--|--|(句)+|+--|(韵)”,是为变格。

水龙吟(龙谱) 格律二 变格 苏轼

  露寒烟冷蒹葭老 天外征鸿寥唳 银河秋晚 长门灯悄 一声初至 应念潇湘 岸遥人静 水多菰米 
  中平平仄平平仄句中仄中平平仄韵中平仄仄句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中平平仄韵

搜韵君按:此格据定格附注补录。

水龙吟词牌名古诗词(1028首)

  • 1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代·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栏杆 一作:阑干)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 7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宋代·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 5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宋代·朱敦儒

    放船千里凌波去。

    略为吴山留顾。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

    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 4水龙吟·过秋壑湖上旧居寄赠》 宋代·吴文英

    外湖北岭云多,小园暗碧莺啼处。

    朝回胜赏,墨池香润,吟船系雨。

    霓节千妃,锦帆一箭,携将春去。

    算归期未卜,青烟散后,春城咏、飞花句。

    黄鹤楼头月午。

    奏玉龙、江梅解舞。

    薰风紫禁,严更清梦,思怀几许。

    秋水生时,赋情还在,南屏别墅。

    看章台走马,长堤种取,柔丝千树。

  • 5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 宋代·秦观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

    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

    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

    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

    怅佳期、参差难又。

    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

    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 3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 宋代·苏轼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

    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

    木落淮南,雨睛云梦,月明风袅。

    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孤负、秋多少。

    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

    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

    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

    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 2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宋代·辛弃疾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君知否 一作: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

    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 4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宋代·章楶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

    绣床旋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香毬 一作:香球)

  • 4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 清代·邓廷桢

    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钱骑。

    思量旧梦,黄梅听雨,危阑倦倚。

    披氅重来,不分明出,可怜烟水。

    算夔巫万里,金焦两点,谁说与,苍茫意?

    却忆蛟台往事,耀弓刀,舳舻天际。

    而今剩了,低迷鱼艇,模粘雁字。

    我辈登临,残山送暝,远江延醉。

    折梅花去也,城西炬火,照琼瑶碎。

  • 5水龙吟·落叶》 宋代·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

    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

    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

    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

    溯宫沟、暗流空绕。

    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

    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

    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 3水龙吟·送万信州》 宋代·吴文英

    几番时事重论,座中共惜斜阳下。

    今朝翦柳,东风送客,功名近也。

    约住飞花,暂听留燕,更攀情语。

    问千牙过阙,一封入奏,忠孝事、都应写。

    闻道兰台清暇。

    载鸱夷、烟江一舸。

    贞元旧曲,如今谁听,惟公和寡。

    儿骑空迎,舜瞳回盼,玉阶前借。

    便急回暖律,天边海上,正春寒夜。

  • 3水龙吟·梨花》 宋代·周邦彦

    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

    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

    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

    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

    布繁英、满园歌吹。

    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

    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

    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 4水龙吟·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宋代·汪元量

    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

    歌阑酒罢,玉啼金泣,此行良苦。

    驼背模糊,马头匼匝,朝朝暮暮。

    自都门燕别,龙艘锦缆,空载得,春归去。

    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

    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

    粉阵红围,夜深人静,谁宾谁主?对渔灯一点,羁愁一搦,谱琴中语。

  • 3水龙吟·题文姬图》 清代·纳兰性德

    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

    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

    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

    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平生恨、从头谱。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

    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

    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

    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騃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