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

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见姜夔词,仄韵者见《乐府雅词》。因词有“未教一萼,红开鲜蕊”句,取以为名。

一萼红(钦谱)简介

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见姜夔词,仄韵者见《乐府雅词》。因词有“未教一萼,红开鲜蕊”句,取以为名。

一萼红(钦谱) 格律一 双调一百八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姜夔

  古城阴 有官梅几许 红萼未宜簪 池面冰胶 墙腰雪老 云意还又沈沈 翠藤共 閒穿径竹 
  仄平平韵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中仄中仄平平韵仄中仄读中平中仄句

此调押平声韵者以此词为正体,王沂孙词五首、张炎词三首及周密、詹正词俱如此填。若李词之减字,刘词之少押一韵、句读小异,皆变格也。 按张炎词前段第三句“雅志可閒时”,“雅”字仄声。周密词第五句“茂陵烟草”,“茂”字仄声,“烟”字平声。张词第六句“忽见倒影淩空”,“倒”字仄声。尹济翁词第七句“草草又、一番春梦”,下“草”字、“一”字俱仄声,“春”字平声。张词第八句“想时将、渔笛静中吹”,“将”字平声。后段第一句“树挂珊瑚冷月”,“树”字仄声。第二、三句“叹玉奴妆褪,仙椽诗悭”,“玉”字仄声,“仙”字平声。周词第五句“故园心眼”,“故”字仄声,“心”字平声。尹词第六句“物华冉冉都休”,“物”字、上“冉”字俱仄声。周词第七句“最负他、秦鬟妆镜”,“负”字仄声,“妆”字平声。张词第八句“聚万景、只在此山中”,“万”字、“只”字俱仄声,又“好襟怀、初不要人知”,“怀”字平声。第九句“长日一帘芳草”,“长”字平声,“一”字仄声,“芳”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李、刘二词。

一萼红(钦谱) 格律二 双调一百七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李彭老

  过蔷薇 正风暄云淡 春去未多时 古岸停桡 单衣试酒 满眼芳草斜晖 故人老 经年赋别 
  仄平平韵仄平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仄仄平仄平平韵仄平仄读平平仄仄句

此与姜词同,惟后段第八句减一字异。

一萼红(钦谱) 格律三 双调一百八字,前段十一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刘天迪

  拥孤衾 正朔风凄紧 毡帐夜惊寒 春梦无凭 秋期又误 迢递烟水云山 断肠处 黄茅瘴雨 
  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仄平仄平平韵仄平仄读平平仄仄句

此亦与姜词同,惟前段起句不用韵,后段结句作四字一句、六字一句异。

一萼红(钦谱) 格律四 双调一百八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乐府雅词》无名氏

  断云漏日 青阳布 渐入融和天气 糁缀夭桃 金妆垂柳 妆点亭台佳致 晓露染 风裁雨晕 
  仄平仄仄句平平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仄读平平仄仄句

此调押仄声韵者祇有此词,见《雅词拾遗》,系北宋人作,与姜词押平韵者不同,采入以备一体。

一萼红词牌名古诗词(182首)

  • 1一萼红·断云漏日》 宋代·无名氏

    断云漏日,青阳布,渐入融和天气。

    糁缀夭桃,金绽垂杨,妆点亭台佳致。

    晓露染、风裁雨晕,是牡丹、偏称化工美。

    向此际会,未教一萼,红开鲜蕊。

    迤逦。

    渐成春意。

    放秀色妖艳,天真难比。

    粉惹蝶翅,香上蜂须,忍把芳心萦碎。

    争似便,移归深院,将绿盖青帏护风日。

    恁时节,占断与、偎红倚翠。

  • 2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宋代·周密

    步深幽。

    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

    鉴曲寒沙,茂林烟草,免仰千古悠悠。

    岁华晚、漂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

    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

    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

    最怜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

    为唤狂吟老监,共赋销忧。

    阁在绍兴,西浦、东州皆其地。

  • 5一萼红·古城阴》 宋代·姜夔

    古城阴。

    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

    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沈沈。

    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

    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

    朱户黏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

    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

    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 6一萼红·盆梅》 宋代·朱晞颜

    玉堂深。

    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

    苔暖鳞生,泥融脉起,春意初破琼英。

    夜深后、寒消绛蜡,误碎月、和露落空庭。

    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

    长恨年华婉晚,被柔情数曲,抵死牵萦。

    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

    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

    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

  • 5一萼红·怨东风》 宋代·梁栋

    怨东风。

    把韶华付去,秾李小桃红。

    黄落山空,香销水冷,此际才与君逢。

    敛秋思、愁肠九结,拥翠袖、应费剪裁工。

    晕脸迎霜,幽姿泣露,寂寞谁同。

    休笑梳妆淡薄,看浮花浪蕊,眼底俱空。

    夜帐云闲,寒城月浸,有人吟遍深丛。

    自前度、王郎去後,旧游处、烟草接吴宫。

    惟有芳卿寄言,蹙损眉峰。

  • 6一萼红 赋红梅,次郭南湖韵》 元代·陶宗仪

    水云乡。

    又南枝逗暖,绰约汉宫妆。

    春艳浓分,朱铅浅试,翠袖独倚修篁。

    想应道东风料峭,翦霞彩,零乱补绡裳。

    勾漏尊真,丹丘授诀,傲睨冰霜。

    毕竟孤标还在,纵夭桃繁杏,难侣寒香。

    玛瑙坡头,珊瑚树底,江南别是春光。

    且莫倚、高楼玉管,怕轻盈飞处误刘郎。

    依旧小窗疏影,

  • 7一萼红·玉婵娟》 宋代·王沂孙

    玉婵娟。

    甚春馀雪尽,犹未跨青鸾。

    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

    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阑干。

    一点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

    重省嫩寒清晓,过断桥流水,问信孤山。

    冰粟微销,尘衣不浣,相见还误轻攀。

    未须讶、东南倦客,掩铅泪、看了又重看。

    故国吴天树老,雨过风残。

  • 8 《鹧鸪天·楼上缃桃一萼红》 宋代·周紫芝

    楼上缃桃一萼红

    别来开谢几东风。

    武陵春尽无人处,犹有刘郎去後踪。

    香阁小,翠帘重。

    今宵何事偶相逢。

    行云又被风吹散,见了依前是梦中。

  • 9一萼红》 宋代·郑熏初

    忆燕台。

    正倚帘吹絮,小立望郎来。

    擫管调丝,涂妆绾髻,密意曾蜂媒。

    空恁误、湔裙暗约,最无奈、好梦易惊回。

    想见而今,浅颦双翠,沁破妆梅。

    沈带悄然宽尽,恨年时行处,红糁苍苔。

    前事重寻,幽欢难偶,钿合空委鸾钗。

    这一点、相思清泪,做心下、烦恼几时灰。

    数叠蛮笋怨歌,忍对花裁。

  • 10一萼红(赋红梅)》 宋代·张炎

    倚阑干。

    问绿华何事,偷饵九还丹。

    浣锦溪边,餐霞竹里,翠袖不倚天寒。

    照芳树、晴光泛晓,护么凤、无处认冰颜。

    露洗春腴,风摇醉魄,听笛江南。

    树挂珊瑚冷月,叹玉奴妆褪,仙掾诗慳。

    谩觅花云,不同梨梦,推篷恍记孤山。

    步夜雪、前村问酒,几消凝、把做杏花看。

    得似古桃流水,不到人间。

  • 11一萼红(芙蓉和友人韵)》 宋代·梁栋

    怨东风。

    把韵华付去,农李小桃红。

    黄落山空,香销水冷,此际才与君逢。

    敛秋思、愁肠日结,拥翠袖、应费剪裁工。

    晕脸迎霜,幽姿泣露,寂寞谁同。

    休笑梳妆淡薄,看浮花浪蕊,眼底俱空。

    夜帐云闲,寒城月浸,有人吟偏深丛。

    自前度、王郎去后,旧游处、烟草接吴宫。

    惟有芳卿寄言,蹙损眉峰。

  • 4一萼红(芙蓉和友人韵)》 宋代·梁栋

    怨东风。

    把韵华付去,农李小桃红。

    黄落山空,香销水冷,此际才与君逢。

    敛秋思、愁肠日结,拥翠袖、应费剪裁工。

    晕脸迎霜,幽姿泣露,寂寞谁同。

    休笑梳妆淡薄,看浮花浪蕊,眼底俱空。

    夜帐云闲,寒城月浸,有人吟偏深丛。

    自前度、王郎去后,旧游处、烟草接吴宫。

    惟有芳卿寄言,蹙损眉峰。

  • 4一萼红(寄弁阳翁)》 宋代·李彭老

    过蔷薇。

    正风暄云淡,春去未多时。

    古岸停桡,单衣试酒,满眼芳草斜晖。

    故人老、经年赋别,灯晕里、相对夜何其。

    泛剡清愁,买花芳事,一卷新诗。

    流水孤帆渐远,想家山猿鹤,喜见重归。

    北阜寻幽,青津问钓,多情杨柳依依。

    最难忘、吟边旧雨,数菖蒲、花老是来期。

    几夕相思梦蝶,飞绕苹溪。

  • 5一萼红》 宋代·詹玉

    泊沙河。

    月钩儿挂浪,惊起两鱼梭。

    浅碧依痕,嫩凉生润,山色轻染修蛾。

    钓船在、绿杨阴下,蓦听得、扇底有吴歌。

    一段风情,西湖和靖,赤壁东坡。

    往事水流云去,叹山川良是,富贵人多。

    老树高低,疏星明淡,只有今古销磨。

    是几度、潮生潮落,甚人海、空只恁风波。

    闲著江湖尽宽,谁肯渔蓑。

  • 5一萼红(和玉霄感旧)》 宋代·尹济翁

    玉搔头。

    是何人敲折,应为节秦讴。

    棐几朱弦,剪灯雪藕,几回数尽更筹。

    草草又、一番春梦,梦觉了、风雨楚江秋。

    却恨闲身,不如鸿雁,飞过妆楼。

    又是山枯水瘦,叹回肠难贮,万斛新愁。

    懒复能歌,那堪对酒,物华冉冉都休。

    江上柳、千丝万缕、恼乱人、更忍凝眸。

    犹怕月来弄影,莫上帘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