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身的古诗词(62首)
1 《蔡中郎坟》 唐代·温庭筠
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
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
3 《运庵普岩禅师像赞》 宋代·梦庵在居
松源嫡嗣,伏虎后身。
接物有验,见地不亲。
丛林沾润恩婆阔,万古云峰翠色新。
4 《次韵明孺见遗之什》 宋代·李处权
世家传子又传孙,岂较前身与后身。
知足已如仓庾民,忘怀真是葛天民。
骑鲸又见诗无敌,射虎何须武绝伦。
白屋朱门果非是,万钱日食是何人。
5 《次韵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 宋代·苏轼
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
欲觅王右丞,还向五字求。
诗人与画手,兰菊芳春秋。
又恐两皆是,分身来入流。
6 《己卯岁初葺剡居》 宋代·戴表元
休言声迹转沉沦,百折江湖乱后身。
穷未卖书留教子,饥宁食粥省求人。
坐来齿避樵苏长,往处踪迷木石邻。
翻笑古来逃世者,标名先制隐衣巾。
7 《哭孙季蕃二首》 宋代·刘克庄
岁晚湖山寄幅巾,浩然不见两眉碑。
看花李益无同伴,顾曲周郎有后身。
厚禄殷勤营葬地,隐君欢喜得吟邻。
看来造物于君厚,判断风光七十春。
8 《正仲次帅初前韵见示数日相访再次韵酬之》 宋代·舒岳祥
绝怜幽谷此相亲,屋角来禽作小春。
梅笑故知情熟客,犬锓不是眼生人。
青灯知子别来意,乌几扶吾病后身。
莫怪柴门长日掩,俗交正复厌频频。
9 《余为建阳令遣小吏王堪为西山翁之役翁留之仙》 宋代·刘克庄
闻说周仙有后身,出山不为两朱轮。
白云丹灶俱无恙,凭汝殷勤谢主人。
10 《鸳鸯梅》 宋代·方蒙仲
夜半长生殿,金钗恨最长。
分明后身是,环子伴三郎。
11 《挽平山菊涧》 宋代·陈普
诗礼期文嫡,箪瓢此世人。
心惟忧道屈,眼不见家贫。
清瘦生来骨,孤高没后身。
几多黄壤客,难配得如君。
12 《听南岳六空上人弹琴》 明代·冒愈昌
我闻唐时颖师宋义海,千载琴心应有待。
开士于今岂后身,朱弦一曲鼓青春。
春空云漠漠,春思生寥廓。
于水见潇湘,于山见衡岳。
弹为山水音,仿佛闻仙乐。
仙乐冷冷行树中,慧鸟流音和晚风。
虚言世上知音少,君自心如半死桐。
13 《次韵剡僧孜书记》 宋代·陈著
县如残寺裹荒城,僧干穷缘耐苦声。
虽把慈悲供日用,可能方便徇人情。
四明山背看云近,九里湾头呷水清。
支遁后身偏念我,惠来诗好愧兼荣。
14 《送人西上》 宋代·刘克庄
华胄惟莆冠七闽,陈岩所产必闻人。
穆陵凤阁曾分席,朝道麟台有后身。
上览四书方唱叹,子行三策好条陈。
明时独擅将雏曲,未数燕山桂与椿。
15 《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 明代·杨基
十里吴堤踏暖尘,老怀忽忆故乡春。
泥金孔雀裁歌扇,刻玉麒麟压舞茵。
翠袖锦筝邀上客,画船银烛照归人。
而今白发东风里,疑是前身与后身。
¤
16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 宋代·刘克庄
竹林下沈酣者,洛社中起舞人。
与籍糟汉通谱,是灌花翁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