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既而的古诗词(10首)

  • 1 《观潮》 宋代·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 4 《永遇乐·长忆别时》 宋代·苏轼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

    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

    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

    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

    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

    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 4 《赠黎安二生序》 宋代·曾巩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

    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

    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

    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

    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

    将行,请予言以为赠。

    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

    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余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

    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

    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

    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

    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 5 《严先生祠堂记》 宋代·范仲淹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

    相尚以道。

    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

    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

    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

    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

    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

    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

    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5 《观两汉吟》 宋代·邵雍

    秦破河山旧战场,岂期民复见耕桑。

    九千来里开封域,四百馀年号帝王。

    剥丧既而遭莽卓,经营殊不念高光。

    当时文物如斯盛,城复何由更有隍。

  • 6 《白湖庙二十韵》 宋代·刘克庄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

    巨浸虽稽天,旗盖俨中流。

    驾风樯浪舶,翻筋斗千秋。

    既而大神通,血食羊万头。

    封爵遂綦贵,青圭蔽珠旒。

    轮奂拟宫省,盥荐皆公侯。

    始盛自全闽,俄遍于齐州。

    静如海不波,幽与神为谋。

    营卒尝密祷,山越立献囚。

    岂必如麻姑,撒米人间游。

    亦窃笑阿环,种桃儿童价。

    独于民锡福,能使岁有秋。

    每至割获时,稚耄争劝酬。

    坎坎击社鼓,呜呜缠蛮讴。

    常恨孔子没,豳风不见收。

    君谟与渔仲,亦未尝旁搜。

    束皙何人哉,愚欲补前修。

    缅怀荔台叟,纪述惜未周。

    他山岂无石,可以砻且锼。

    吾老毛颖秃,安能斡万年。

  • 7 《五马山》 宋代·李从训

    北山从何来,崑岷而鼻祖。

    并包河与江,考历不能谱。

    近推连括苍,继乃至天姥。

    既而南入台,盘桓遂东下。

    嵯峨起东峁,沃洲兀墙堵。

    孟塘五山顶,乐祖旧游处。

    时髦集松下,抵掌道今古。

    秀分为五龙,骈首饮平楚。

    环县如负扆,为县护生聚。

    隐岳耸其南,西隅列旗鼓。

    其间诸名流,晋宋最旁午。

    我惭貂尾续,於汝竟何补。

    登楼览清秋,黄菊满樽俎。

    持螯送新酒,醉为山起舞。

    人生行乐耳,无徒与羊祜。

  • 8 《求信吟》 宋代·邵雍

    始则求人信,有知有不知。

    既而求自信,人或多知之。

    今我不求信,何人更起疑。

    无可无不可,安往不熙熙。

  • 9 《送杨寘序》 宋代·欧阳修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

    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夫疾,生乎忧者也。

    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

    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

    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

    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

    喜怒哀乐,动人必深。

    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

    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

    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

    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

    风俗饮食异宜。

    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

    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 4 《沁园春》 宋代·陈人杰

    石城之胜,班班在目,而平淮如席,亦横陈樽俎间。

    既而北历淮山,自齐安溯江泛湖,薄游巴陵,又得登岳阳楼,以尽荆州之伟观,孙刘虎视遗迹依然,山川草木,差强人意。

    洎回京师,日诣丰乐楼以观西湖。

    因诵友人“东南妩媚,雌了男儿”之句,叹息者久之。

    酒酣,大书东壁,以写胸中之勃郁。

    时嘉熙庚子秋季下浣也

    记上层楼,与岳阳楼,酾酒赋诗。

    望长山远水,荆州形胜,夕阳枯木,六代兴衰。

    扶起仲谋,唤回玄德,笑杀景升豚犬儿。

    归来也,对西湖叹息,是梦耶非。

    诸君傅粉涂脂。

    问南北战争都不知。

    恨孤山霜重,梅凋老叶,平堤雨急,柳泣残丝。

    玉垒腾烟,珠淮飞浪,万里腥风吹鼓鼙。

    原夫辈,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锥。

* 关于既而的诗词 描写既而的诗词 带有既而的诗词 包含既而的古诗词(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