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尚书的古诗词(192首)

  • 16 《赠画师朱叔重》 明代·朴隐禅师

    吾邦会稽山水府,万壑千岩如米聚。

    平生痴绝顾虎头,道中应接亦良苦。

    至今清响若耶溪,童子山僧惟杜甫。

    近代乃有高尚书,时过云门吐奇语。

    麦秧天气小蓝舆,移将长松在缣楮。

    高标远韵不复见,寂寞溪山但风雨。

    朱君叔重吴下来,示我小图云一缕。

    乾坤秀气皆可得,李郭董米开门户。

    林梢出没烟雾中,山骨隐显带洲渚。

    江南生意半□□,天真平淡此为愈。

    君诚破笔书万卷,魏国风流敢相许。

    如何叔重心好古,布袜青鞋独艰阻。

    明年须偿司马约,绿水青猿宿天姥。

    老我尚堪歌胜游,艺苑词林期一补。

  • 17 《葵女》 宋代·刘克庄

    早惠能言者,前生结习馀。

    吾闻伏生女,口授古尚书

  • 18 《梦醒枕上作,翌日寄荃君》 现代·郁达夫

    万一青春不可留,自甘潦倒作情囚。

    儿郎亦是多情种,颇羡尚书燕子楼。

  • 19 《卫生画山水》 元代·王冕

    国朝画手不可数,神妙独数高尚书

    尚书意匠悟三昧,笔力固与常人殊。

    林树无根云懵懵,昆仑泰华云中涌。

    山城野店不逢人,碧波翠嶂淋漓动。

    于今绝响三十年,尚书笔法谁能传?片藤尺青不易得,使我感慨心茫然。

    吴兴老赵蓟丘李,两地清风俱委靡。

    古人丹青亦消毁,后学纷纷无乃是。

    卫生卓荦志有余,妙龄声誉驰江湖。

    泛观今昔意未足,直与造化论锱铢。

    呜呼!安得有绢请君画竹冠?置我长松下,坐看青山白云过。

  • 20 《赵山二绝》 宋代·岳珂

    江南閒杀老尚书,自是承平一事无。

    送客折腰书脱腕,试从驼巘看登涂。

  • 21 《周伯宁春晴江岫图为吕仲善题》 明代·苏伯衡

    尚书襟怀绝潇洒,挥毫往往凌董马。

    平生一笔颇自珍,数尺新图为君写。

    齐山遥接吴山青,碧波万顷孤帆征。

    东风绿遍汀洲草,总是歧亭离别情。

    一向江南一江北,离情浩荡嗟何极。

    正如江上之碧波,纵有井刀那剪得。

    当时已足令心愁,如今况复隔罗浮。

    掩图却上高台望,但见远海连天流。

    暮归朝出谁与侣,蜃雾蛮烟结凄楚。

    木棉花落鹦鹉飞,苦竹丛深鹧鸪语。

  • 22 《陆尚书完朱中丞纨》 明代·何允泓

    桓桓陆尚书,灭贼气雄决。

    矫矫朱督抚,威棱被闽浙。

    人生在草莽,谁其辨英杰。

    陆本落魂生,感触念空热。

    朱也遘家难,伶仃茹荼蘖。

    一遭毅皇宠,淮海荡流贼。

    故乡开制府,熊貔亘阡陌。

    一受世庙简,往静海夷窟。

    两省兼镇巡,一切从军法。

    齐刘跳兖豫,中原日流血。

    番舶薮权贵,根株两盘结。

    黠者多观望,鄙夫共推掣。

    二公身任之,誓斩朝家孽。

    当时狼山上,丰碑势嵲。

    至今闽海头,清夜鬼淅沥。

    骄矜与峭深,繇来豪隽色。

    一朝壮心遂,遑念他人觖。

    丹书不议劳,青史有余责。

    所以朝廷上,人人避疆埸。

  • 23 《咏史上·萧望之》 宋代·陈普

    石显深持两世枢,尚书何苦恋中书。

    九原若遇韩延寿,祗共咨嗟叹两疏。

  • 24 《送程提干》 宋代·赵蕃

    尚书曾剖上饶符,我姊亦归高邮掾。

    与公既亲亦有故,此地经行几相见。

    十年幕府持旌麾,日月计之无乃迟。

    治世急才宁定制,徯公把节慰民思。

  • 25 《六曹长贰观潮予以入直不预晡时大雷雨走笔戏》 宋代·周必大

    雷轰万鼓勒潮回,无复亭前雪作堆。

    应为尚书悭且涩,盲风怪雨一时来。

  • 26 《谢知府寇相公降访》 宋代·魏野

    中书两入寇尚书,出镇雄藩半载余。

    棠树阴中无讼听,闲骑宝马到茅庐。

  • 27 《送张定叟尚书镇襄阳》 宋代·楼钥

    公家忠献公,勋名照穹壤。

    南轩传圣学,后进斗山仰。

    尚书天分高,百间真朗朗。

    日坐四益堂,濡染助涵养。

    小出辄惊世,发誉自英簜。

    两朝倚才刃,三接承睿奖。

    堂堂尹京手,风采汉张敞。

    九街寝桴鼓,终朝清讼缿。

    汙流化清沟,闹市锄巨驵。

    铃斋昼无人,士友厚吾浣。

    政成化自行,谈笑挥浩穰。

    皇家重阃寄,拊髀劳注想。

    颇牧起禁中,帝曰汝其往。

    人多惜公去,地位切台两。

    惟公不择地,引义犹慨慷。

    隃度更周询,千里若寻丈。

    再拜受临遣,因得进忠谠。

    边臣固多事,备御当素讲。

    要须久其任,百弊随划磢。

    愿假臣岁月,表里如指掌。

    人材固不乏,第一戒欺罔。

    朴拙胜巧心,好佞宁木强。

    愿求忠信士,枉直谨诛赏。

    更须宽辔策,奏请应如响。

    上问卿何先,安静最为上。

    上忧襄汉间,平楚欠遮障。

    公因论形势,衮衮到逊抗。

    是时晋在洛,武昌势相向。

    是为必争地,南北谨堤防。

    今虽居上游,事与古殊状。

    狂虏纵欲来,无处可传饷。

    况今三垂静,皇灵方远畅。

    与蜀相掎角,国势自增壮。

    尚期效尺寸,才疎意非广。

    忠肝气凛凛,秋旻足排荡。

    上喜忧顾宽,趣行开玉帐。

    捐金示优宠,谕赐烦上相。

    惟公最得士,离别俱惘惘。

    荐绅纷祖饯,直欲倾家酿。

    赋诗写胸臆,一一成技痒。

    家声与国事,负荷有余量。

    边头十万兵,公临如挟纩。

    吾闻胡运穷,君酋欲争长。

    不戢将自焚,前辙有狂炀。

    当为不可胜,有和谨毋倡。

    千载羊叔子,制敌恢天网。

    行将友斯人,山川固无恙。

    备成抚机动,应烦护诸将。

    功高归未晚,会见登弼亮。

    他时名父子,继踵凌烟像。

  • 28 《寿外父太仆曾符翁时年七十九》 明代·罗洪先

    十五年前学二疏,自甘白首弃金鱼。

    闲推《易》数因留注,懒对乡人故索居。

    冠制喜从周礼后,人材爱说孝皇初。

    伏生强健斯文在,暇日频来问尚书

  • 29 《庆陵季文尚书休致会者三十一人各赋诗》 宋代·李洪

    尚书妙德望,曳履闻直声。

    献纳雨露边,斯文有统盟。

    重席侍经幄,藻銮持铨衡。

    不惮推毂士,规摹汉西京。

    五色深补衮,三入厌承明。

    欻起莼鲈思,径作吴松行。

    名位九牧耸,富贵一毫轻。

    徜徉霅溪上,结庐依化城。

    摆落轩冕累,白屋倒屣迎。

    实际契禅宗,虚静合仙经。

    圣朝亟图旧,世臣重典刑。

    苍生望东山,盐梅待调羹。

    引年章屡却,勇决非矫情。

    雍容进退间,夷惠和且清。

    出纶冠奎文,安车示尊荣。

    乐天宅池台,翁仲金馀籯。

    公贵无留资,韩宣有卿名。

    时方需大老,复当佐升平。

    它年秉旌地,堂上有奇兵。

    恢复还旧都,翠华驾云亭。

    贱子荷英盼,炼句愧阴铿。

    请歌公归兮,盍使季札听。

  • 30 《赠牟仲启存斋尚书之曾孙,献之提刑孙》 宋代·方回

    存斋尚书曾大父,勇退不肯登二府。

    脱靴亭记斥巨阉,风节文章照千古。

    雌甲偶同君乃祖,早衣绣衣持汉斧。

    饮苕溪水二十年,杜门不出守环堵。

    老眼青此名家孙,妙龄谨属寡语言。

    试文合应进士格,貤泽宜沾任子恩。

    时异数奇以艺隐,粉墨丹青穷讨论。

    建章宫可一尺纸,刻画万户雕千门。

    东坡先生万卷腹,颜筋柳骨寓枯木。

    我尝窃评文与可,所写是诗不是竹。

    后生可畏但勉旃,矧尔文献亦西蜀。

    读书少着十年工,落笔定无一点俗。

    紫阳山下虚谷翁,悬知万古皆虚空。

    虚翁之心卧我谷,夜啸山月朝吟风。

    请君为我画此意,三间茅屋深云中。

    我诗或足传不朽,与君姓字俱无穷。

* 关于尚书的诗词 描写尚书的诗词 带有尚书的诗词 包含尚书的古诗词(1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