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巨源的古诗词(14首)

  • 1 《永遇乐·长忆别时》 宋代·苏轼

    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

    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

    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

    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

    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

    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 4 《雪中会孙洙舍人饮王氏西堂戏成三绝》 宋代·苏辙

    新岁逼人无一日,残冬飞雪已三回。

    百分琥珀従君劝,十里琼瑶走马来。

    南国高人真巨源,华堂邂逅接清樽。

    十年一见都如梦,莫怪终宵语笑喧。

    倾尽香醪雪亦晴,东斋醉卧已三更。

    佳人不惯生疏客,不尽清歌宛转声。

  • 5 《雪中会孙洙舍人饮王氏西堂戏成三绝》 宋代·苏辙

    南国高人真巨源,华堂邂逅接清樽。

    十年一见都如梦,莫怪终宵语笑喧。

  • 6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五绝》 宋代·苏轼

    南岳诸刘岂易逢,相望无复马牛风。

    山公虽见无多子,社燕何由恋塞鸿。

    (昔与巨源、刘贡父、刘莘老相遇于山阳,自尔契阔,惟巨源近者复相见于京口。

    )高才晚岁终难进,勇退当年正急流。

    不独二疏为可慕,他时当有景孙楼。

    巨源近离东海,郡有景疏楼。

    )漱石先生难可意,(谓巨源

    )啮毡校尉久无朋。

    (自谓。

    )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李陵。

    (谓李君也。

    )云雨休排神女车,忠州老病畏人夸。

    诗豪正值安仁在,空看河阳满县花。

    (盛为邑宰。

    )胶西未到吾能说,桑柘禾麻不见春。

    不羡京尘骑马客,羡他淮月弄舟人。

  • 7 《舟中值雨裴刁二君相与见过》 宋代·梅尧臣

    江上渰凄凄,天形接野低。

    岸痕生旧水,马迹踏春泥。

    风急侵衣重,山昏卷幔迷。

    谁惊二客论,不愧巨源妻。

  • 8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其二孙巨》 宋代·苏辙

    巨源学从横,世事夙讨论。

    著书十万字,辩如白波翻。

    谏坦适多事,忧心生病根。

    立谈信无补,闭口出国门。

    弃置卧江海,闵嘿宁复言。

    朝行共长叹,逐客继二孙。

    南方固乡党,谪官侣鹤猿。

    风俗未宁静,朋党争排跟。

    引去良自得,浊清在澄源。

    往者未可招,冠盖方骏奔。

  • 9 《送杨倅致政还乡》 宋代·朱翌

    交说纷纷不惮烦,要公小驻北归辕。

    三休恐负名亭意,二去吾宁雇子言。

    快指柴桑还我里,遥瞻伸虎到君门。

    画图史笔俱张大,又得杨家一巨源

  • 10 《咏史下·王祥》 宋代·陈普

    倒载山公即巨源,清谈安石幼舆孙。

    晋家祸乱深如海,半出咸熙太尉门。

  • 11 《哭同年罗著作》 宋代·王禹偁

    荒凉故宅何人住,寂寞孀妻即日还。

    一岁婴儿安健否,巨源虽在谪深山。

  • 12 《湖上隐居秋日漫兴四首》 明代·王懋明

    屡空亦自得,偃息有衡门。

    不出人间世,时为象外言。

    抚琴聊永日,艺圃任无藩。

    此意何人会,裁书与巨源

  • 13 《老鹤叹》 宋代·贺铸

    华表华表归来乎,出无车,食无鱼。

    懿公之遇难再图,卑栖俛啄同群雏。

    谁谓嵇氏子不孤,强颜市井交屠沽,巨源密启亦已疏。

    呜呼,卫侯既不可作,道林今也则无。

    露鸣风舞何区区,夙夜供君耳目娱。

    西山二子饥相似,南国三闾放不如。

    端虑盘飧怀异味,并随焦尾付庖厨。

  • 14 《送杨少尹序》 唐代·韩愈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

    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

    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

    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

    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

    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

    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

    ”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 4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唐代·李白

    廓落青云心,交结黄金尽。

    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哂。

    蹭蹬鬓毛斑,盛时难再还。

    巨源咄石生,何事马蹄间。

    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

    君为鲁曾子,拜揖高堂里。

    叔继赵平原,偏承明主恩。

    风霜推独坐,旌节镇雄藩。

    虎士秉金钺,蛾眉开玉樽。

    才高幕下去,义重林中言。

    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峡猿。

    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

  • 5 《使至汴州喜逢宋之问》 唐代·李夔

    阮籍蓬池上,孤韵竹林才。

    巨源从吏道,正拥使车来。

    相逢且交臂,相命且衔杯。

    醉后长歌毕,馀声绕吹台。

* 关于巨源的诗词 描写巨源的诗词 带有巨源的诗词 包含巨源的古诗词(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