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君的古诗词(7首)

  • 1 《谏太宗十思疏》 唐代·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望国 一作:思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 5 《孟子见梁襄王》 先秦·孟子及弟子

    孟子见梁襄王。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 6 《齐宣王见颜斶/颜斶说齐王》 先秦·佚名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

    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王曰:“有说乎?”斶曰:“有。

    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

    ’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

    ’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默然不悦。

    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锺,万石虡。

    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辩士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莫敢不服。

    求万物无不备具,而百姓无不亲附。

    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 斶对曰:“不然。

    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

    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

    故舜起农亩,出于岳鄙,而为天子。

    及汤之时,诸侯三千。

    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

    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哉?是故《易传》不云乎。

    ’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

    据慢骄奢,则凶中之。

    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

    ’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

    ’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

    是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

    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

    故曰:‘无形者,形之君也。

    无端者,事之本也。

    ’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必本于?’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傅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

    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

    ”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

    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

    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

    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

    ”则再拜而辞去也。

    斶知足矣,归反朴,则终身不辱也。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

  • 4 《赠永嘉张相士》 宋代·刘过

    青城游遍蜀中山,归看公卿饱已谙。

    杰惊稍能儿德祖,举亡何阙百曹参,诸公富贵纸上语,满座风雷终日淡。

    我似北人君记取,偶然留滞在东南。

  • 5 《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品戏题二首》 宋代·杨万里

    味含霜气洞庭柑,鮓带桃花楚水蜮。

    春暖著人君会否?不教淮白过江南。

  • 6 《在伯用沅陵韵见贻次韵》 宋代·赵蕃

    一代数人君有传,九原可作我无缘。

    颇思灯火亲余暇,却恨江湖枉过年。

    载辱新诗为永好,绝知高义有哀怜。

    官闲借问忙何事,日日经营作和篇。

  • 7 《古意二首》 唐代·贺兰进明

    秦庭初指鹿,群盗满山东。

    忤意皆诛死,所言谁肯忠。

    武关犹未启,兵入望夷宫。

    为祟非泾水,人君道自穷。

    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

    采采欲为赠,何人是同心。

    日暮徒盈把,裴回忧思深。

    慨然纫杂佩,重奏丘中琴。

* 关于人君的诗词 描写人君的诗词 带有人君的诗词 包含人君的古诗词(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