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香的古诗词(37首)
1 《书幽芳亭记》 宋代·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
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
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
《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
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
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
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
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6 《腊初小雪后圃梅开二首》 宋代·张耒
风格孤高又国香,故教小雪发新妆。
修行嗟我无功力,却使天魔入道场。
7 《句》 宋代·郑清之
国香不欲论家谱,合姓孙枝作郑花。
8 《正伏承泽深佥判学士贤友以正生朝宠贶佳篇辄》 宋代·度正
清献重逢在永阳,方知此道浸明昌。
非聪何以闻天籁,有畀终须辨国香。
不贰见知忠肃瓘,逸民晚遇太师光。
圣贤出处宁无意,舍则深藏用束装。
9 《听照旷尘外琴》 宋代·李处权
老全冰玉姿,不受一滓尘。
弹琴看飞鸿,自是千载人。
幽兰写国香,白雪回阳春。
邈视嵇阮流,不肯加冠巾。
丝桐得心法,二子入室亲。
高山与流水,领略难具陈。
前年出关意,浩荡谁能驯。
跌足兵火围,所遇多苦辛。
却来湖上寺,翳拂坐石门。
颇有名胜士,宛然交道存。
寄书亦及我,匪但通寒温。
问我能来无,愧负匏瓜身。
翩然如野鹤,接羽凌秋旻。
过我晋陵郡,促轸风露新。
谐和下鸾凤,幽怨出鬼神。
老全殆不没,千古名知津。
漂流更丧乱,我生乃不辰。
见子颜色开,慰我羁旅魂。
我心亦清苦,久愿丘壑邻。
何时舟载月,一弄秋江滨。
10 《鹧鸪引》 元代·王恽
拾翠仙洲野兴长。
尊前一曲杜韦娘。
人怜暖日明歌扇,我爱兰英媚国香。
供楚佩,笑梅妆。
春风着意泛崇光。
老怀不到凌波梦,要遣琵琶送一
11 《丙辰人日雨雪》 宋代·朱翌
此地从来僻,今朝自古阴。
五年犹作客,一饭敢虚襟。
春色岂终閟,晨光宜早临。
国香无恙否,抱雪秀深林。
12 《蜡梅》 宋代·杨万里
天向梅梢别出奇,国香未许世代知。
殷懃滴蜡缄封却,偷被霜风折一枝。
13 《和卷中韩子苍梅花三首》 宋代·苏籀
国香倾国色,天质殆天怜。
含笑冰崖侧,无言石濑溅。
湘娥愁暮倚,孙令馥终筵。
卜夜多松炬,玉容殊更妍。
14 《次韵子都兄鲍庵芍药》 宋代·李洪
国香沦落在天涯,常畏人知使护遮。
雅韵曾翻西掖砌,佳名宜亚子亭花。
野僧好事勤栽植,北客思乡倍叹嗟。
安得花前还醉倒,可怜不属五侯家。
15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宋代·苏轼
天教桃李作舆台,故遣寒梅第一开。
凭仗幽人收艾纳,国香和雨入青苔。
16 《吴斗南架阁求梦芳亭诗》 宋代·周必大
屈平流放楚江皋,萧艾丛中思郁陶。
君是国香人服媚,诗情端合反离骚。
17 《数日不登蜀阜梅盛开二首》 宋代·钱时
剩觉工夫通草对,略无闲暇问花神。
国香早是将春到,也趁梅花候主人。
18 《猗兰秋思三首》 宋代·方回
绿叶枝头紫粟丛,素花抽雪细茸茸。
国香政要枯如腊,旋买离骚置册中。
19 《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 宋代·刘宰
鶗鴃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
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喦隈有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