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寂灭的古诗词(32首)
16 《偈颂七十八首》 宋代·释正觉
生灭心尽是寂灭,露柱怀胎底时节。
寂灭心起是生灭,石女生儿解言说。
用时万象不盈余,休处一真无空缺。
藤枯树倒笑呵呵,依旧清风与明月。
17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 唐代·李嘉祐
文若为全德,留侯是重名。
论公长不宰,因病得无生。
大梦依禅定,高坟共化城。
自应怜寂灭,人世但伤情。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
18 《哭空寂寺玄上人(一作少林寺哭晖上人)》 唐代·钱起
凄然双树下,垂泪远公房。
灯续生前火,炉添没后香。
阴阶明片雪,寒竹响空廊。
寂灭应为乐,尘心徒自伤。
19 《宿定陵寺(寺在陵内)》 唐代·卢纶
古塔荒台出禁墙,磬声初尽漏声长。
云生紫殿幡花湿,月照青山松柏香。
禅室夜闻风过竹,奠筵朝启露沾裳。
谁悟威灵同寂灭,更堪砧杵发昭阳。
19 《西江月(十)》 宋代·张伯端
悟了莫求寂灭,随缘只接群迷。
寻常邪见及提携。
方便指归实际。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万行修齐。
圆光一颗好摩尼。
利物兼能自利。
20 《吊栖白上人》 唐代·张乔
今古递相送,几时无逝波。
篇章名不朽,寂灭理如何。
内殿留真影,闲房落贝多。
从兹高塔寺,惆怅懒经过。
21 《宿定陵寺(寺在陵内)》 唐代·卢纶
古塔荒台出禁墙,磬声初尽漏声长。
云生紫殿幡花湿,月照青山松柏香。
禅室夜闻风过竹,奠筵朝启露沾裳。
谁悟威灵同寂灭,更堪砧杵发昭阳。
22 《送考功武员外学士使嵩山署舍利塔》 唐代·张说
怀玉泉,恋仁者,寂灭真心不可见,空留影塔嵩岩下。
宝王四海转千轮,金昙百粒送分身。
山中二月娑罗会,虚呗遥遥愁思人。
我念过去微尘劫,与子禅门同正法。
虽在神仙兰省间,常持清净莲花叶。
来亦好,去亦好,了观车行马不移,当见菩提离烦恼。
23 《吊栖白上人》 唐代·张乔
今古递相送,几时无逝波。
篇章名不朽,寂灭理如何。
内殿留真影,闲房落贝多。
从兹高塔寺,惆怅懒经过。
24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 唐代·崔曙
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
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
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
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户。
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
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
晓霁南轩开,秋华净天宇。
愿言出世尘,谢尔申及甫。
25 《巽公院五咏·曲讲堂》 唐代·柳宗元
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
曲堂何为设,高士方在斯。
圣默寄言宣,分别乃无知。
趣中即空假,名相与谁期。
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
26 《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 唐代·孙逖
系马清溪树,禅门春气浓。
香台花下出,讲坐竹间逢。
觉路山童引,经行谷鸟从。
更言穷寂灭,回策上南峰。
27 《题江夏修静寺(此寺是李北海旧宅)》 唐代·李白
我家北海宅,作寺南江滨。
空庭无玉树,高殿坐幽人。
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
平生种桃李,寂灭不成春。
19 《宿湖边山寺》 唐代·顾况
群峰过雨涧淙淙,松下扉扃白鹤双。
香透经窗笼桧柏,云生梵宇湿幡幢。
蒲团僧定风过席,苇岸渔歌月堕江。
谁悟此生同寂灭,老禅慧力得心降。
20 《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 唐代·齐己
生老病死者,早闻天竺书。
相随几汩没,不了堪欷歔.
自理自可适,他人谁与袪。
应当入寂灭,乃得长销除。
前月已骨立,今朝还貌舒。
披衣试步履,倚策聊踌躇。
江月青眸冷,秋风白发疏。
新题忆剡硾,旧约怀匡庐。
张野久绝迹,乐天曾卜居。
空龛掩薜荔,瀑布喷蟾蜍。
古桧鸣玄鹤,凉泉跃锦鱼。
狂吟树荫映,纵踏花蔫菸。
唇舌既已闲,心脾亦散摅。
松窗有偃息,石径无趑趄。
梦冷通仙阙,神融合太虚。
千峰杳霭际,万壑明清初。
长往期非晚,半生闲有馀。
依刘未是咏,访戴宁忘诸。
稽古堪求己,观时好笑渠。
埋头逐小利,没脚拖长裾。
道种将闲养,情田把药鉏.幽香发兰蕙,秽莽摧丘墟。
敢谓囊盈物,那言庾满储。
微烟动晨爨,细雨滋园蔬。
藓乱珍禽羽,门稀长者车。
冥机坐兀兀,著履行徐徐。
每许亲朱履,多怜奉隼旟。
簪嫌红玳瑁,社念金芙蕖。
海内竞铁马,箧中藏纸驴。
常言谢时去,此意将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