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目的古诗词(56首)

  • 1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唐代·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 4 《江湖伟观》 宋代·朱继芳

    吴山表里水为池,百有余年壮帝畿。

    天目旧将双凤下,海门新拱六龙飞。

    胥涛白雪生秋思,太乙红云驻夕晖。

    江上沙鸥湖上舫,柳丝风里两依依。

  • 5 《旧游》 宋代·朱继芳

    雨峰多少寺,分日去遨游。

    山翠横天目,湖光浴佛头。

    花朝骑马醉,月夜傍船讴。

    一被微官缚,重来不自由。

  • 6 《苕溪》 宋代·朱继芳

    维舟古祠下,野饭就鱼羹。

    坐听篙人说,行逢牵路平。

    居民难问姓,溪鸭自呼名。

    天目无由到,沿洄更几程。

  • 7 《酬李漫翁暑中见寄韵》 宋代·释文珦

    羲娥不停毂,催者到茅屋。

    萍蓬无地头,桑梓念天目

    古吟寓深情,时事堪痛哭。

    余生竟何归,行已变陵谷。

  • 8 《洞霄琳宫》 宋代·连久道

    玲珑万状石欺玉,开阖千层秀结峰。

    尚有炎蒸疑夏日,未令新爽洗秋容。

    龙翔凤舞来天目,水秀山明巩帝封。

    新见钱塘王气好,中原我欲指迷踪。

  • 9 《湖州》 宋代·戴表元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 10 《答赵滋主簿》 宋代·晁补之

    我昔寻幽径山上,曾傍苕溪弄菱桨。

    南临天目指掌间,隔岭如闻笑言响。

    年来清血断征衣,碧发丹颜日夕非。

    便欲相期煮白石,与君晚入烟霞飞。

  • 11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宋代·汪元量

    天目丝丝雨,江头翦翦风。

    鼓鞞千艇合,刁斗万家同。

    金马怜焦土,铜驼压草丛。

    杞天愁欲堕,黑入太阴中。

  • 12 《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 宋代·苏轼

    当年我作表忠碑,坐觉江山气未衰。

    舞凤尚従天目下,收驹时有渥洼姿。

    踞床到处堪吹笛,横槊何人解赋诗。

    知是丹霞破佛手,先声应已慑群夷。

    (广西僧寺顷有佛动之异,钱君碎而投之江中。

  • 13 《劝农二首奉呈同官诸丈》 宋代·陈淳祖

    劝农事云毕,晴日足登山。

    山高翠微上,坐见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无狂澜。

    田畴井画见,布谷行相关。

    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风颜。

    周行抚泉石,碧匣开潺湲。

    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

    此事已难会,沂水何时还。

    郎吟苏仙语,明月下前湾。

  • 14 《寄徐雪江珦潜山老友》 宋代·顾逢

    雪江连雪巘,天目一般清。

    三老真希有,几年能再生。

    琴中弹自谱,讲外着诗声。

    岂独笺庄老,犹于翰墨精。

  • 15 《赵彦徵画》 明代·宋杞

    远山入空青,老树擎寸碧。

    近山接平坡,凿凿见白石。

    两山尽处歧路平,松林漠漠烟如织。

    清溪疑自天目来,鸥鹭飞起无纤埃。

    有人曳杖过溪去,渡头古屋谁为开?玉堂学士画家趣,萧

    洒文孙传笔意。

    风尘满眼何处避,安得向此山中住。

  • 16 《跋恩上人诗》 宋代·牟巘五

    把断风光不许通,坐天目顶月明中。

    下方雷作婴儿叫,莫是山僧耳太聪。

  • 17 《二十三日被旨再往天目谢雨留数语壁间》 宋代·虞俦

    万山深处得重来,天目晴云未放开。

    尽喜山田秧{左禾右罢}稏,那愁石径湿莓苔。

    铁冠道士今安在,玉局仙翁去不回。

    唯有洞中龙应祷,果能因旱起风雷。

* 关于天目的诗词 描写天目的诗词 带有天目的诗词 包含天目的古诗词(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