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老的古诗词(78首)

  • 16 《送楼叔韶尉东阳三首》 宋代·袁燮

    尉职最亲民,亦足行所学。

    吾民苟安枕,微官有余乐。

    尝闻长老言,人性原不恶。

    迷涂偶忘返,见善宁不怍。

    君能春其初,治行乃超卓。

  • 17 《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 宋代·苏轼

    火岂此祥乎乃作是诗院有蜀僧宣逮事讷长老识先君云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是仙。

  • 18 《须菩提赞》 宋代·释心月

    倚杖而立,示真般若。

    手中册子,云何抄写。

    长老若不放下,疑杀后生尊者。

  • 19 《赠石台问长老二绝〈并叙〉》 宋代·苏辙

    石台长老问公,本成都吴氏子,弃俗出家,手书《法华经》,字细如黑蚁,前后若一,将诵之万遍,虽老而精进不倦,胁不至席者二十有三年。

    余来高安,以乡人相好,盖余懒而好睡,见之惕然自警,因赠之二小诗云。

    法达曾经见老卢,半生勤苦一朝虚。

    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

    〈蜀中藏经,往往有古仙人吴采鸾细书经卷,精妙可爱。

    〉蒲团布衲一绳床,心地虚明睡自亡。

    长伴空中月天子,东方行道到西方。

  • 20 《至竹客岭却寄金山闻老》 宋代·项安世

    二十五年丁令威,二十五日鬓成丝。

    尘埃满面脚欲破,酒肉薰心舌尽痴。

    雨出郭门聊一洗,日从原口便相随。

    振衣直上千峰顶,却寄金山长老诗。

  • 21 《岁暮感怀以余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 宋代·陆游

    我家释耒起,远自东封前,诗书守素业,蝉联二百年。

    长老日零落,念之心惕然。

    每恐後生辈,或为利欲迁。

    我少亦知学,蹭蹬及华颠;讼过岂不力,寿非金石坚。

  • 22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宋代·释法薰

    九重降旨,阖国咸知。

    一句当头,诸人未委。

    只如新长老,宁可截舌,不犯国讳。

  • 23 《宝气亭三首》 宋代·赵蕃

    西下扁舟浩所经,暂梯堤石上津亭。

    偶从长老询遣迹,说道神游尚炳灵。

  • 24 《送李宰免监镇之官浙西》 宋代·释宝昙

    我自归帆急鼓催,君先一骑抗尘回。

    谁知北海樽罍底,亲见东轩长老来。

    执手试听枫叶下,打门终待藕花开。

    孤灯一曲无公事,万卷吾伊亦壮哉。

  • 25 《子由在筠作东轩记或戏之为东轩长老其婿曹焕》 宋代·苏轼

    趺坐化去子由闻之乃作二绝一以答予一以答慎明年余过圆通始得其诗乃追次慎韵君到高安几日回,一时斗薮旧尘埃。

    赠君一笼牢收取,盛取东轩长老来。

    (余送曹诗。

    )大士何曾有生死,小儒底处觅穷通。

    偶留一吷千山上,散作人间万窍风。

    (余和慎诗。

  • 26 《寄芝庵书记》 明代·顾协

    长老披一衲,家住白云乡。

    吟思秋偏苦,诗名老更香。

    筍根斜透壁,苔色冷侵床。

    记得相逢处,松林正夕阳。

  • 27 《题都昌清隐禅院》 宋代·苏辙

    北风江上落潮痕,恨不乘舟便到门。

    楼观飞翔山断际,松筠阴翳水来源。

    升堂猿鸟晨窥坐,乞食帆樯莫绕村。

    谁道溪岩许深处,一番行草认元昆。

    长老惟■曾识子瞻兄于净因,有简刻石。

  • 28 《总长老请赞》 宋代·释法薰

    百种无能,面冷如冰。

    与世落落,任运腾腾。

    爱将一字禅,靠倒杜衲僧。

    厨山长老,却要禀承。

    谷孤古,林鸩砧。

    各自有响音,又何必书此处无金。

  • 29 《访白鹤山祥云观》 宋代·赵蕃

    白鹤空鸣鹤,祥云只乱云。

    流传因长老,纪载未前闻。

    步屐欣逢胜,题诗愧不文。

    林园犹午雨,墟落遽斜曛。

  • 30 《东轩长老二绝〈并序〉》 宋代·苏辙

    始余于官舍营东轩,彭城曹君焕子文,自浮光访余于高安,道过黄冈,家兄子瞻以诗送之曰:“君到高安几日回,一时抖薮旧尘埃。

    赠君一笼牢收取,盛取东轩长老来。

    ”君过庐山,见圆通知慎禅师,出诗示之。

    师尝与余通书,见之欣然。

    明日谓君:“昨见黄州诗,通夕不寐,以一偈继之,曰:‘东轩长老未相逢,却见黄州一信通。

    何用扬眉资目击,须知千里事同风。

    ’吾野人,不能数为书,君为我诵之而已。

    ”君既至,未暇及此。

    客有自庐山至者,曰:“慎师送客出门,还入丈室燕坐而寂。

    ”君乃具道其事。

    余感之,作二绝。

    其一以答子瞻,其二以答慎也。

    东轩正似虚空样,何处人家笼解盛。

    纵使盛来无著处,雪堂自有老师兄。

    〈子瞻新筑东坡雪堂。

    〉檐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

    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

* 关于长老的诗词 描写长老的诗词 带有长老的诗词 包含长老的古诗词(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