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皇帝的古诗词(83首)

  • 1 《北征》 唐代·杜甫

    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

    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新归且慰意,生理焉能说。

    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

    仰观天色改,坐觉祆气豁。

    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鹘。

    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

    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

    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

    官军请深入,蓄锐何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

    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

    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

    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

    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 6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代·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5 《河湟》 唐代·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 3 《袁州州学记》 宋代·李觏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

    惟时守令,有哲有愚。

    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

    或连数城,亡诵弦声。

    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

    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

    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

    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

    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

    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

    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

    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

    百尔器备,并手偕作。

    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且有日,盱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

    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

    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

    俗化之厚,延于灵、献。

    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

    教道之结人心如此。

    今代遭圣神,尔袁得贤君,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

    天下治,则谭礼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

    是睢朝家教学之意。

    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此年实至和甲午,夏某月甲子记。

  • 4 《阅江楼记》 明代·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

    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

    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

    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

    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

    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

    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

    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

    ”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

    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

    ”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

    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

    触类而思,不一而足。

    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

    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

    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

    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

    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

    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 3 《殿廷初考圹同舍约共赋诗》 宋代·五迈

    绍丑夏五初,皇帝下明诏。

    大廷许群英,虚心问道要。

    初考凡六员,同时赴宣召。

    宫讲絮斋子,典刑真克肖。

    胄丞道乡孙,道心长返照。

    何殊钟在簴,宛如刀出鞘。

    谷口亦何人,才德俱富邵。

    走也分尘埃,识见等萤爝。

    亦获在选中,所得过所料。

    宫烛分夜辉,御香供早烧。

    群羽竞赴矰,众鳞争人钓。

    意气云龙翔,精神风虎啸。

    或异入柔行,或疾声大叫。

    或自出机轴,或工一窃剽。

    或写云和音,或鼓折杨调。

    或作朝凤鸣,或吟蚯蚓竅。

    好恶随品题,宁复相识诮。

    上方富春秋,明齐日月耀。

    涓露增沧溟,微尘填岳峤。

    乙览公平章,甲科须直峭。

    讽必纳祈招,箴必容庭燎。

    国步赖扶持,民痍需砭疗。

    诘朝已竣事,杯行可以酹。

  • 4 《嘉泰二年恭上太皇太后尊号八首》 隋代·佚名

    侍中版奏,产外严中。

    出自玉房,祥褕被躬。

    我龙受之,祲威盛容。

    皇帝圣孝,其光融融。

  • 5 《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 隋代·佚名

    礼乐既成,肃容有常。

    奄留消摇,申毕重觞。

    仰胪所求,降福滂洋。

    师象山则,以况皇帝

  • 6 《辛巳志喜二首》 明代·陆之裘

    龙飞虎变仰光辉,九御亲承制作垂。

    祀辂斿明崇庙典,经筵烛晃肃朝仪。

    长春宝树花献,太液祥云五色移。

    环海车书皇帝有,安州不制《大风》词。

  • 7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隋代·佚名

    四月维夏,兆于重篱。

    帝执其衡,物无厉疵。

    皇帝功,思乐旨酒。

    奠爵既成,垂福则有。

  • 8 《江南五首》 宋代·刘克庄

    身是假皇帝,国由内太师。

    伪朝旧宫殿,历历有遗基。

  • 9 《日食罪言》 宋代·姚勉

    皇帝十四载,新元纪嘉熙。

    仲冬戊寅朔,午漏方中时。

    朔风震丘壑,猛籁号枯枝。

    黯如商雪天,四野昏垂垂。

    昼炊烟始息,暝色来庭帷。

    鸡登杙榤立,鸟急林梢栖。

    颇讶南至后,晷度宜舒迟。

    胡为景尚促,疾甚驹隙驰。

    儿童忽走报,日壁无全规。

    仓忙出仰视,如月初蛾眉。

    金乌失焰彩,玉象潜光辉。

    苍天玳瑁色,列宿争依稀。

    老稚相喧呼,伐社沸鼓鼙。

    不知何物怪,掩此清阳晖。

    吾闻阴阳家,日月以历推。

    日迟月行速,赢缩数不齐。

    遇朔必会合,差忒无毫厘。

    气盛或相掩,二曜斯一亏。

    望日日掩月,阳感阴故衰。

    朔日月掩日,阴盛阳乃微。

    又闻玉川子,月蚀曾有诗。

    谓此日月者,天眼生东西。

    两眼不相攻,相食其说非。

    食月乃蟆精,伊慼盖自贻。

    吾观作诗人,志各有所之。

    玉川特寓谏,假此为之辞。

    日月有蟾乌,此事本怪奇。

    况自食其光,安能走而飞。

    书称辰弗集,天象昏且迷。

    则知交相食,此说当勿疑。

    思既得其说,伤心重嗟咨。

    日为众阳宗,万象皆影随。

    今者何不臧,阴精夺炎曦。

    仰空不能救,涕泗纷交颐。

    嗟嗟今之岁,天屡彰其威。

    星文沓示变,雷震洊失宜。

    越在夏五月,郁攸煽京畿。

    六月既望后,月蚀主旱饥。

    今兹复日食,灾异何繁滋。

    天意不虚示,坐井聊管窥。

    即天以论人,日君而月妃。

    关雎哀窈窕,意在贤才思。

    靡曼或盈前,必为物欲移。

    今者日之蚀,或恐由宫闱。

    然而吾君圣,未必耽燕私。

    君象日而尊,臣象月而卑。

    正心在朝廷,昭德可塞违。

    国柄或窃弄,耳目相蔽欺。

    今者日之食,亦恐由群儿。

    然而吾君明,朝岂庸盲痴。

    人主向明治,武力不可隳。

    方今北有敌,负垒惊边陲。

    战士怯不勇,塞马纷骄嘶。

    今者日之食,或由边事危。

    然而吾君武,安肯假彼资。

    重念此三者,急务诚在兹。

    万一或有是,是即变所基。

    应天不以文,减撤徒儿嬉。

    如人丧厥明,必求良药医。

    一片葵藿心,只恐天未知。

    何当排阊阖,碎首彤玉墀。

    一篇痛哭策,历写心伤悲。

    一者何所陈,无逸为元龟。

    暗室屋漏中,肃如对神只。

    愿为楚庄王,规谏从樊姬。

    毋效汉成帝,温柔老昭仪。

    天君必清彻,智烛光发挥。

    如日丽中天,煌煌明作离。

    二者何所陈,用贤登皋夔。

    选众立一相,国论公主持。

    乌台执白简,妙选刚正姿。

    戚里勿柄授,貂璫毋印累。

    朝廷豁氛翳,在位销脂韦。

    末光依汉日,天子是倚毗。

    三者何所陈,张皇吾六师。

    击揖如逖辈,天宠畀节麾。

    卖国若桧等,电扫无孑遗。

    练军明赏罚,勇锐奔熊罴。

    南越颈可缨,中行背必笞。

    如日照霜雪,殄灭何难为。

    凡此三说者,中心久思维。

    明白可举行,匪曰徒费词。

    能转乱为治,可回灾为厘。

    不学后羿射,不效夸交追。

    拜轮上扶桑,洗光出咸池。

    苍生照共仰,九土光咸晞。

    五色太平象,重晕中兴期。

    昊穹耀华彩,万国长瞻依。

  • 10 《后殿侍立三首》 宋代·魏了翁

    奏事臣寮下玉阶,舍人承旨殿东来。

    一声门外无公事,皇帝还宫侍卫回。

  • 11 《北征》 唐代·杜甫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

    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新归且慰意,生理焉能说。

    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

    仰观天色改,坐觉祆气豁。

    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鹘。

    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

    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

    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

    官军请深入,蓄锐何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

    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

    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

    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

    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 3 《送洪景卢舍人北使》 宋代·周必大

    尝记挥毫草檄初,必知鸣镝集单于。

    由来笔下三千牍,可胜军中十万夫。

    已许乞盟朝渭上,不妨持节过幽都。

    吾君甚似仁皇帝,宜有韩公赞庙谟。

* 关于皇帝的诗词 描写皇帝的诗词 带有皇帝的诗词 包含皇帝的古诗词(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