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鄙人的古诗词(21首)

  • 1 《送穷文》 唐代·韩愈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繫轭下,引帆上樯。

    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挚俦,去故就新,驾尘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敥嘎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

    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志不在他。

    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

    太学四年,朝韮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

    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於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

    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齅臭香,糗粻可捐。

    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

    ” 主人应之曰:“予以吾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园喜方,羞为奸欺,不忍伤害;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而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仇怨。

    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 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

    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

    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

    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时,乃与天通。

    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

    天下知子,谁过于予。

    虽遭斥逐,不忍于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

    ” 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 5 《争臣论》 唐代·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

    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

    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

    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

    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

    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

    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

    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

    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

    而未尝一言及于政。

    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

    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

    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

    ”谓禄仕者也。

    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

    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

    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或曰:否,非若此也。

    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

    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人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

    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

    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

    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

    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

    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

    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

    不得已而起。

    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

    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

    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

    孜孜矻矻,死而后已。

    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

    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

    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

    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

    恶得以自暇逸乎哉?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

    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

    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

    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入也。

    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

    《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

    ”谓其闻而能改之也。

    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之士也。

    ”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 4 《已亥杂诗 290》 清代·龚自珍

    盗诗补诗还祭诗,子梅诗史何恢奇。

    鄙人劝君割荣者,努力删诗壮盛时。

  • 5 《答孔榘处度见赠》 宋代·李廌

    我似羁縻遐徼州,君如霸府大诸侯。

    如何鼎食素烹饪,乃谓溪毛堪荐羞。

    驽马但能追十驾,铅刀奚可断千牛。

    鄙人粗亦知臧否,敢诮东家故日丘。

  • 6 《和洪秀才八首》 宋代·胡寅

    鄙人闻道晚,何以播芳猷。

    未就三年刻,还惊一叶秋。

    论交无白足,对客有青眸。

    之子怀仙趣,相期汗漫游。

  • 7 《送药王圆师》 宋代·强至

    吴僧甚商贾,嗜利角毫芒。

    或以翳自业,利心剧虎狼。

    今时愚鄙人,平居吝私囊。

    寒饿来求仁,一毫不肯将。

    不幸病且亟,呼医计仓忙。

    惟医所欲求,万金弗较量。

    吴僧业医者,十室九厚藏。

    张口待人哺,喋喋厌酒粱。

    求其不尔徒,萧丛拣兰芳。

    圆师何许人,出家本衢梁。

    自圆之先师,三世为医王。

    圆尤得术精,一丸起膏肓。

    虽挂吴僧籍,亦吴其衣章。

    仁义薰厥心,愈彼不愿偿。

    人以财啗圆,恶如唾沾裳。

    晨斋未有馀,一饼蔬充肠。

    行橐无长物,秋风药裹香。

    昨因赴人急,挈然来浦阳。

    始见已可爱,气温语端详。

    再见结所好,佛外喜缣缃。

    住久见益数,乃知数事长。

    作诗聊纪师,岂曰为行光。

  • 8 《秀实监丞时惠佳章逋债稍多今因休暇再报一章》 宋代·王洋

    人生萍梗踪,端若邂逅期。

    奈可人常言,会合信有时。

    鄙人初谒郡,故事科童儿。

    竹马岂其情,欢笑亦强随。

    岂缘特达贤,惜此驽纯姿。

    乃信非偶然,三叶亲华枝。

    此老辈行高,心事故崛奇。

    逃禅昔苏晋,辞荣今介推。

    十年守一官,不乐亦不悲。

    独设诗中禅,健勇了未衰。

    谈空不可攀,且报今年诗。

  • 9 《七月二日夜赋》 宋代·陆游

    鄙人志趣在渔樵,四十年来负圣朝。

    本耻弹冠良易挂,未尝刻印敢烦销?盈盈微月生江渚,嫋嫋清笳下郡谯。

    衰病逢秋真一洗,井床桐叶已先飘。

  • 10 《和师厚接花》 宋代·黄庭坚

    妙手从心得,接花如有神。

    根株穰下土,颜色洛阳春。

    雍也本犁子,仲由元鄙人

    升堂与入室,只在一挥斤。

  • 11 《溪庵放言十首》 宋代·刘克庄

    拟拉陶潜入社,不消王翰卜邻。

    有梦通华胥国,无德薰晋鄙人

  • 12 《寿外舅龚通判》 宋代·陈宓

    毓秀方壶应半千,先春二日秩初筵。

    澄陂万顷难同量,野鹤高标不计年。

    楚国洁清真有继,石君孝谨更光前。

    久期卓令三公秩,尚借陈蕃别驾贤。

    纷若尽随春卉媚,恬然独与雪筠坚。

    鄙人辱眷尤钦佩,拜寿裁诗佐玉船。

  • 13 《都下将归述怀》 明代·杨循吉

    鄙人自从三月来,腹心久已病症瘕。

    晨兴至午尚不食,夜枕呻吟睡尤寡。

    萧然一榻但高卧,虽有心曲谁与写。

    有人谓我病如此,何不抽身向林野。

    一闻此言即再拜,谁有爱人如此者。

    久知山水淡有味,渐觉功名轻可舍。

    况今一病已到骨,兼与世事多痄疨。

    病人自合卧活命,安能奔走还骑马。

    大凡决事在己心,谋之朋友恶乎可。

    乘今秋至天渐凉,定买扁舟向南下。

    诸君请自各努力,余非引高毋诮骂。

  • 14 《余为郎七载自被谴命忽尔逾年五日郡斋北望依》 明代·皇甫涍

    昔忝含香贵,浮年屡已侵。

    自期酬白璧,谁道铄黄金。

    命缕愁来续,恩波谴去深。

    荆南尝积恋,行见鄙人心。

  • 15 《三次苏字韵》 宋代·曾几

    陶诗虽瘠元非枯,确论近出眉山苏。

    君诗不赠世作者,以暗投我如投珠。

    鄙人摹写不成就,妄指画狗为於菟。

    安得才似柳刺史,好辞玉佩鸣琼琚。

  • 16 《别汪仲子》 明代·王维桢

    还子无苦颜,羁人寡欢趣。

    宛马东道来,西风常反顾。

    予也塞鄙人,谬习从章句。

    会值好文时,凌风偶鸾翥。

    天路岂不廓,翱翔非所慕。

    华岳云台边,翳翳绕松树。

    其下盘茯苓,其上栖白鹭。

    归与依吾乡,延年而保素。

* 关于鄙人的诗词 描写鄙人的诗词 带有鄙人的诗词 包含鄙人的古诗词(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