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俗学的古诗词(10首)
1 《林宝文生日》 宋代·王炎
乾健运元气,斗杓默回旋。
千岁生一圣,半千生一贤。
间世有异禀,天意非徒然。
皇极在人心,俗学无自得。
天意兴斯文,公独抱深识。
微言发绪余,河汉浩无极。
士气久不振,罢软无刚风。
天意眷吾君,公独奋精忠。
雷霆不能惊,正色撄神龙。
膏泽不下流,闾阎有憔悴。
天意佑斯民,公独蕴慈惠。
春风小披拂,万物回生意。
既赋以全德,必益以寿祺。
其颜如渥丹,天意可测知。
再拜上黄堂,一洗玉屈卮。
戬谷既鼎来,保以致祝辞。
在外守麟符,十连蒙宠绥。
在内调金弦,四海无忧虞。
邦人丐公留,天子遄公归。
臞儒愿控鹤,云路从先驱。
2 《用山谷上东坡韵与冯黎州》 宋代·李流谦
鼓镛作宫庭,缶盎不能声。
仟圆起濒死,乃欲进豨苓。
淫书有痼疾,展卷自弱龄。
俗学或攘之,正忧荆棘生。
孔颜共一世,余事不芥蔕。
跪求直指处,遂了不朽计。
3 《何耕道还邛南赠诗为别》 宋代·郭印
古人不复见,俗学尚穿凿。
时花亦可观,潢潦终易涸。
暮年识吾子,志与流辈各。
入道穷根源,高情转寥廓。
诗章富波澜,议论生锋锷。
胡为困穷途,计拙客古雒。
出门春草芳,西风渐摇落。
我时喜过从,妙语资发药。
人情变炎凉,白首忽难托。
怅望鹤鸣云,羁怀每作恶。
告别何依依,交游义不薄。
行矣觐亲闱,菽水端可乐。
4 《杂述》 宋代·林泳
关令著黄帝曰,柱史称圣人云。
俗学谩夸臆说,仙书犹述旧闻。
5 《太常引 寿陶珉溪》 元代·王恽
南枝梅信点冰妍。
觉初度,得春偏。
人物*堂仙。
看才思、浑如*泉。
悠悠往古,纷纷俗学,**绣空鲜。
青鬓莫苍然。
要折衷、陶家讲筵。
6 《题杂书卷六言三首》 宋代·刘克庄
若稽古至三万,道德经亦五千。
俗学见皮肤止,圣处非口耳传。
7 《和鹅湖三先生韵》 宋代·蔡权
朱陆豪雄夙所钦,本仁祖义浑同心。
高明顿足先登岸,邃密为山渐到岑。
易简支离争诮切,禅关俗学互浮沉。
撑眉拿眼来葱岭,公论昭明在古今。
8 《次韵王适留别》 宋代·苏辙
远谪劳君两度行,复将文字试平衡。
干时岂为斗升禄,闻道应忘宠辱惊。
未了新书谁与读,重留佳句不胜情。
决科事毕知君喜,俗学消磨意自清。
9 《仲夏书事十首》 宋代·方回
劲瘦元弘博,凄酸忽壮豪。
为诗兼众体,此事属吾曹。
俗学三书虎,雄心六钓鳌。
兰枯菊犹短,不羡蜀葵高。
10 《走答明略适尧民来相约奉谒故篇未及之》 宋代·黄庭坚
君不见生不愿为牛後,宁为鸡口。
吾闻向来得道人,终古不忒如维斗。
希价咸阳诸少年,可推令往挽令还。
俗学风波能自拔,我识廖侯眉宇间。
省庭无人与争长,主司得之如受赏。
东家一笑市尽倾,略无下蔡与阳城。
生珠之水砂砾润,生玉之山草木荣。
观君词章亦如此,谅知躬行有君子。
更约探囊阅旧文,蛛丝灯花助我喜。
贤乐堂前竹影斑,好鸟自语莫令弹。
北邻著作相劳苦,整驾谒子邀同攀。
应烦下榻煮茶药,坐待月轮衔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