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槿的古诗词(20首)
1 《江村杂兴(十三首)》 明代·杨基
江影摇春树,潮痕折晚沙。
绿芜三尺雨,朱槿一篱花。
去国仍思国,还家复梦家。
自无干禄意,何必远京华。
¤
2 《荷风荐凉屷于御风台者六因赋古》 宋代·白玉蟾
黄昏六点星,飞堕天南方。
荡荡无边秋,水色涵天光。
紫壶如朱槿,鲜妍敌露霜。
紫琼如芙蓉,风韵何清凉。
紫烟如芝兰,涧谷含幽芳。
紫云如木犀,内秘天家香。
鹤林如甘菊,端可寿而臧。
满泛九霞觞,与客秋兴长。
紫清如芰荷,堪制仙人裳。
愿言六人者,驾月宝帝旁。
先拜紫皇前,次谒王母房。
人间尘埃子,白日空茫茫。
3 《连理枝》 宋代·晏殊
玉字秋风至。
帘幕生凉气。
朱槿犹开,红莲尚拆,芙蓉含蕊。
送旧巢归燕拂高檐,见梧桐叶坠。
嘉宴凌晨启。
金鸭飘香细。
凤竹鸾丝,清歌妙舞,尽呈游艺。
愿百千遐寿比神仙,有年年岁岁。
4 《兰花供寿国举兄》 宋代·陈傅良
山丹吹出青藜火,金蝶窥丛何妸娜。
朱槿更作猩袍红,夸道风人尝印可。
没利从旁粲然笑,奄有诸香谁似我。
素馨萧然山泽臞,至香不数脂粉腴。
众芳固自有醖藉,要是傍人之庭除。
何如琉璃千顷水,涵碧淤泥不解汙。
芙蕖幽兰独自倚修竹,生来未始受诸触。
深知抱此竟安用,用多亦岂芙蕖福。
若以滋味属厌人,虀粉此身人不足。
今夕阳何夕新风露,入秋一雨天西顾。
止斋有兄永难老,止斋之弟爱莫助。
但以清白传之万子孙,岁供兰花美无度。
5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十山茶》 宋代·梅尧臣
红蘤胜朱槿,越丹看更大。
腊月冒寒开,楚梅犹不奈。
曾非中土有,流落思江外。
6 《秋感》 宋代·苏泂
朱槿不堪留,牵牛上竹幽。
蛩声清夺漏,鹰翮劲思秋。
掩卷悲先哲,看山忆旧游。
闺情兼旅梦,百虑五更头。
7 《范饶州夫人挽词二首》 宋代·梅尧臣
君子丧良偶,拊棺哀有余。
庄生惭击缶,潘岳感游鱼。
夕苑凋朱槿,秋江落晚蕖。
犹应思所历,入室泪涟如。
8 《自槜李至毗陵道中》 宋代·杨冠卿
朱槿碧芦相间栽,蓬棚车水过塍来。
茸茸秋色浓如染,已有陂塘似镜开。
9 《暮春》 宋代·刘克庄
燕子来时春事空,杖藜来往绿阴中。
静怜朱槿无根蒂,开落惟销一阵风。
10 《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得春字)》 唐代·李咸用
若比众芳应有在,难同上品是中春。
牡丹为性疏南国,朱槿操心不满旬。
留得却缘真达者,见来宁作独醒人。
鹤林太盛今空地,莫放枝条出四邻。
11 《寄罗浮山道者二首》 唐代·黄滔
天际双山压海濆,天漫绝顶海漫根。
时闻雷雨惊樵客,长有龙蛇护洞门。
泉石暮含朱槿昼,烟霞冬闭木绵温。
林间学道如容我,今便辞他宠辱喧。
有人曾见洞中仙,才到人间便越年。
金鼎药成龙入海,玉函书发鹤归天。
楼开石脉千寻直,山拆鳌鳞一半膻。
谁到月明朝礼处,翠岩深锁荔枝烟。
12 《刺桐花》 唐代·王毂
南国清和烟雨辰,刺桐夹道花开新。
林梢簇簇红霞烂,暑天别觉生精神。
秾英斗火欺朱槿,栖鹤惊飞翅忧烬。
直疑青帝去匆匆,收拾春风浑不尽。
13 《夏日闺怨》 唐代·蔡瑰
桃径李蹊绝芳园,炎氛炽日满愁轩。
枝上鸟惊朱槿落,池中鱼戏绿蘋翻。
君恋京师久留滞,妾怨高楼积年岁。
非关曾入楚王宫,直为相思腰转细。
卧簟乘闲乍逐凉,熏炉畏热懒焚香。
雨沾柳叶如啼眼,露滴莲花似汗妆。
全由独自羞看影,艳是孤眠疑夜永。
无情拂镜不成妆,有时却扇还风静。
近日书来道欲归,鸳鸯文锦字息机。
但恐愁容不相识,为教恒著别时衣。
14 《夏日闺怨》 唐代·蔡瑰
桃径李蹊绝芳园,炎氛炽日满愁轩。
枝上鸟惊朱槿落,池中鱼戏绿蘋翻。
君恋京师久留滞,妾怨高楼积年岁。
非关曾入楚王宫,直为相思腰转细。
卧簟乘闲乍逐凉,熏炉畏热懒焚香。
雨沾柳叶如啼眼,露滴莲花似汗妆。
全由独自羞看影,艳是孤眠疑夜永。
无情拂镜不成妆,有时却扇还风静。
近日书来道欲归,鸳鸯文锦字息机。
但恐愁容不相识,为教恒著别时衣。
15 《古松感兴》 唐代·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
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
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