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宗庙的古诗词(40首)

  • 1 《祭鳄鱼文》 唐代·韩愈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

    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归容,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

    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

    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

    其无悔!

  • 3 《高帝求贤诏》 两汉·班固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

    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

    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

    年老癃病,勿遣。

  • 3 《胠箧》 先秦·庄周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故曰:大巧若拙。

    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弃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则是上好知之过也。

    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

    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

    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

    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耎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

    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之意,啍啍已乱天下矣!

  • 2 《赠从弟》 魏晋·刘桢

    泛泛东流水。

    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

    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

    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

    懿此出深泽。

  • 3 《后九首》 宋代·刘克庄

    老去具一只眼,向来隔几重膜。

    尽见夫子宗庙,遍观弥勒楼阁。

  • 4 《偈颂一百零二首》 宋代·释绍昙

    万壑乔松,九枝灵草。

    瑞气久钟,清声远播。

    材大今为宗庙梁,国香世产芝房宝。

    别露风规,寻僧论道。

    十二峰高热莫齐,到顶方知天下小。

  • 5 《纵笔》 宋代·陆游

    故国吾宗庙,群胡我寇雠。

    但应坚此念,宁假用它谋!望驾遗民老,忘兵志士忧。

    何时闻遣将,往护北平秋?

  • 6 《已亥杂诗 117》 清代·龚自珍

    姬姜古妆不如市,赵女轻盈躡锐屐。

    侯王宗庙求元妃,徽音岂在纤厥趾。

  • 7 《导引·吾皇尽孝》 宋代·楼钥

    吾皇尽孝,宗庙务崇尊。

    巨典备弥文。

    巍巍东向开基主,七世祔神孙。

    追思九闰整乾坤。

    环宇慕洪恩。

    从今密迩高宗室,千载事如存。

  • 8 《三池丁祭宿斋所赋》 宋代·虞刚简

    洙泗微言日夜行,天高地下昨犹今。

    □□□□六经意,识得皇皇万古心。

    宗庙百官谁不见,朱弦疏越有知音。

    同人得似三池盛,属目冠裳俨若林。

  • 9 《练裙带诗》 宋代·韩希孟

    我质本瑚琏,宗庙供频蘩。

    一朝婴祸难,失身戎马间。

    宁当血刃死,不作衽席完。

    汉上有王猛,江南无谢安。

    长号赴洪流,激烈摧心肝。

    宋夫有天下,坚正臣礼秉。

    开国百战功,每阵惟雄整。

    及侍周幼主,臣主常炯炯。

    帝曰卿北伐,山戎今有警。

    死狗莫系尾,此行当系颈。

    即日辞陛下,尽敌心欲逞。

    陈桥忽兵变,不得守箕颍。

    禅让法尧舜,民物普安静。

    有国三百年,仁义道驰骋。

    未改祖宗法,天胡肆大眚。

    细思天地理,中有幸不幸。

    天果丧中原,大似裂冠衽。

    君诚不独活,臣实无魏丙。

    失人焉得人,垂戒尝耿耿。

    江南无谢安,塞北有王猛。

    所以戎马来,飞渡巴陵境。

    大江限南北,今此一舴艋。

    本期固封疆,谁谓如画饼。

    烈火燎昆冈,不辩金玉矿。

    妾本良家子,性僻守孤梗。

    嫁与尚书儿,衔署紫兰省。

    直以才德合,不弃宿瘤瘿。

    初结合欢带,誓比日月昺。

    鸳鸯会双飞,比目愿长并。

    岂期金石坚,化作桑榆景。

    旄头势正然,蚩尤气先屏。

    不意风马牛,复及此燕郢。

    一方遭劫虏,六族死俄顷。

    退鹢落迅风,孤鸾吊空影。

    簪坚折白玉,瓶沉断青绠。

    一死空冥府,忧心长炳炳。

    意坚志不移,改邑不改井。

    我本瑚琏器,安肯作溺皿。

    志节匪转石,气噎如吞鲠。

    不作爝火燃,愿为死灰冷。

    贪生念麹蛾,乞邻羞虎穽。

    借此清江水,葬我全首领。

    皇天如有知,定作血面请。

    愿魂化精卫,填海使成岭。

  • 10 《次韵德孺惠贶秋字之句》 宋代·黄庭坚

    少日才华接贵游,老来忠义气横秋。

    未应白发如霜草,不见丹砂似箭头。

    顾我今成丧家狗,期君早作济川舟。

    汉家宗庙英灵在,定是寒儒浪自愁。

  • 11 《贽奉使总领大卿》 宋代·林宗放

    昔贤两手并擎天,鳌极功成势晏然。

    宗庙鼎彝刊祖烈,相门衣钵付家传。

    蓝田种玉连连好,沧海遗珠颗颗圆。

    六合共知推书锦,云来重为拂青毡。

  • 12 《淳化乡饮酒三十三章》 隋代·佚名

    洁其粲盛,中心匪宁。

    荐于宗庙,助君德声。

  • 13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宋代·黄庭坚

    钓筑收贤辅,天人与圣能。

    辉光唐六典,度越汉中兴。

    百世神宗庙,千秋永裕陵。

    帝乡无马迹,空望白云乘。

* 关于宗庙的诗词 描写宗庙的诗词 带有宗庙的诗词 包含宗庙的古诗词(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