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书的古诗词(53首)

  • 16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 清代·黄遵宪

    电掣重轮走水车,风行千里献比闾。

    移山未要嗤愚叟,捧土真能塞孟诸。

    黑齿雕题征鬼箓,赤文绿字诩天书

    寻常弓矢疑堪用,闻道潮人驱鳄鱼。

  • 17 《答清江钱大尹问合皂山中景》 宋代·陈孟阳

    形如合皂对清江,吴汉神仙古道场。

    玉像灵多民受赐,天书岁久墨犹香。

    绛霞密锁灵仙馆,碧雾轻笼正一堂。

    苍藓斓斑双鲤石,寒泉澄湛九龙塘。

    著衣台上三冬暖,鸣水亭前六月凉。

    擣药鸟声喧夜榻,升天马迹印西冈。

    葛憩源深生异草,凌云峰峻染瑶光。

    丹井虽存人杳漠,松巢空见鹤飞翔。

    屏妆水墨夸陶弼,门断尘埃忆孟昌。

    风来松桧笙箫地,春入园林锦绣乡。

    个中自少红尘到,闲里惟知白昼长。

    景物敢吟成实录,愿凭贤宰一称扬。

  • 18 《送王夕拜移帅庆阳》 宋代·强至

    一月天书两紫泥,朝持使节暮征西。

    关中父老攀旗尾,阃外偏裨望马蹄。

    行色欲侵边雪散,威声先压塞云低。

    情勤佳客双延辟,令肃强兵倍训齐。

    城堡此时归镇静,朝廷自昔重招携。

    坐收勋叶光彝鼎。

    入拜恩私宠介圭。

    文武兼才缘已试,父兄前烈不难跻。

    却惭主帅经三易,幕府徘徊守故栖。

  • 19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 宋代·苏轼

    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

    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

    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

    犹余好名意,满树写天书

  • 20 《妙喜南还以偈迓之》 宋代·释慧远

    闻道天书下禁闱,定知云迹会枢机。

    铜驼千载今休同,一段风光本彩归。

  • 21 《骤雨戏作》 明代·胡俨

    飑风吹回雨如织,黑云压空电飞急。

    青山隔江烟雾深,野水弥漫新涨入。

    老龙身疲鳞甲稀,变形潜蛰枯树枝。

    天书夜下霹雳追,老龙走出树辄披。

    劈空拏云卷江水,陇亩茫茫波浪起。

    天公为民驱老龙,老龙虽苦田家喜。

    龙兮龙兮,尔劳慎勿辞,岁丰民足,尔乃无事游天池。

  • 22 《偈颂一百零二首》 宋代·释慧远

    天书下十诏,云恩飞九重。

    万邦归正化,千载一遭逢。

  • 23 《次回仙韵》 宋代·文及翁

    形栖枯槁元寂寞,迹寄榴皮特有余。

    欲唤回仙谈往事,直须瘿相认天书

  • 24 《译经惣持大师致宗之泗上礼塔》 宋代·杨亿

    早傳心印得衣珠,不学声闻证有馀。

    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

    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

    随顺世缘无所住,经行宴坐自如如。

  • 25 《纪梦》 宋代·涂楷

    拜伏庭前又一番,天书虽捧未容看。

    南阳久作蟠龙卧,应为苍生起谢安。

  • 26 《二十二弟获金印》 宋代·晁说之

    季也获金印,籀文秦不如。

    情知非鬼篆,恨不识天书

    池静龟游罢,庭闲鹊斗余。

    春风还旧物,疏俊独怜渠。

  • 27 《杂兴十首》 宋代·刘克庄

    典领天书使,修崇昭应祠。

    可怜有遗恨,殓不得髠缁。

  • 28 《祠禄满不敢复请作口号》 宋代·陆游

    白首还山不自存,天书四降海边村。

    惭非故将前侯比,误辱优贤养老恩。

    龟寿自应能食气,鹤归那得更乘轩。

    从今再草公车奏,惟有挂冠神武门。

  • 29 《访陕郊魏疏处士》 宋代·范仲淹

    贤哉先处士,天书召不起。

    云夫嗣孤风,复为隐君子。

    有石砺其齿,有泉洗其耳。

    下瞰红尘路,荣利无穷已。

    孜孜朝市人,同在风波里。

    大为高士笑,誓不拾青紫。

    我亦宠辱流,所幸无愠喜。

    进者道之行,退者道之止。

    矧今领方面,岂称长城倚。

    来访卧云人,而请益诸己。

    得无长者言,佩之玉非美。

  • 30 《游玉岩》 宋代·陈谨

    预作重阳半日游,行厨望客属鳌头。

    樽前绿橘当时果,岭下清泉彻夜流。

    新竹未斑秋正好,晚禾才熟岁仍收。

    使君须尽登临兴,行捧天书未许留。

    同向天岩最上游,诗翁来见九螭头。

    僧房为映川原好,野水空随岁月流。

    玉节朝天行日促,金风驱雨暮云收。

    已摹大字镌山骨,要与匡庐万古留。

* 关于天书的诗词 描写天书的诗词 带有天书的诗词 包含天书的古诗词(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