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难者的古诗词(4首)

  • 1 《为学一首示子侄》 清代·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 5 《纵囚论》 宋代·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

    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

    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

    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

    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

    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

    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

    此又不通之论也!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

    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

    然此必无之事也。

    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

    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 3 《夜过鲁墟》 宋代·陆游

    中夜过鲁墟,船底鸣细浪。

    月出菱歌长,林闇绩火壮。

    故居不可识,四顾但青嶂。

    百年几废兴,抚事一凄怆。

    士生本耕稼,时来偶卿相;功名亦余事,所勉在素尚。

    况吾多难者,久已冥得丧;微禄行当辞,没身事幽旷。

  • 4 《读诸家诗》 唐代·杜荀鹤

    辞赋文章能者稀,难中难者莫过诗。

    直应吟骨无生死,只我前身是阿谁。

* 关于难者的诗词 描写难者的诗词 带有难者的诗词 包含难者的古诗词(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