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讨贼的古诗词(6首)

  • 1 《后出师表》 魏晋·诸葛亮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

    宜先入南。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

    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

    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

    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

    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

    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2 《高陵篇》 明代·沈毅

    公武博士赋《高陵篇》,词意醇古,三复增慨,因继其后

    炎刘昔丧乱,天实厌其德。

    桓桓孙豫州,起义申讨贼

    降年曾不永,有子迈前烈。

    伯也英雄姿,一战基霸业。

    仲氏善谋断,鼎足跨扬越。

    神器固有归,付畀必豪杰。

    开国五十年,光明比先哲。

    赫赫乘鸿休,配天享褅。

    后王过荒淫,邦国用殄绝。

    园陵日隤圮,碑版亦摧缺。

    精爽犹神明,历载未磨灭。

    阴风或飞扬,古怪凭异物。

    尝闻父老言,往往荡舟出。

    当时珍玩器,尽数遭发掘。

    枯骸穴蝼蚁,尘沙任狼藉。

    至今吴城南,过者感叹息。

    世无贤方伯,伊谁命修殖。

    俯仰无百年,草木同朽卒。

    浩歌《高陵篇》,临风动悲泣。

  • 3 《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九》 元代·杨维桢

    孔公荐一鹗,义烈争秋霜。

    矢心报知己,讨贼尊天王。

    渔阳操英愤,夫岂病悖狂?营门三尺棁,杀气披欃枪。

  • 4 《先主》 宋代·陈杰

    扶义风云急,投难岁月长。

    犹怀置嗣了,岂要负刘璋。

    讨贼吾谁逊,违天有并亡。

    春秋复雠方,万古烜炎光。

  • 5 《读史杂感》 清代·吴伟业

    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

    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

    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

    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

  • 6 《感古十四首》 明代·陈第

    楚庄入陈,为灵讨贼

    戎首孔仪,云胡弗殛。

    子蛮之妹,尤物善惑。

    施于通衢,孽妖斯息。

    留贻巫臣,窃逃异域。

    竟通勾吴,奔命日逼。

    越及昭王,遂大丧国。

    蚡冒若敖,几馁弗食。

    哀哉祸水,流殃靡极。

    谁谓妇柔,纠如徽纆。

    察若日星,可使昏黑。

    蛊厥心志,剪厥羽翼。

    溺堕深渊,拯之罔得。

    我思成汤,弗迩声色。

    ¤

* 关于讨贼的诗词 描写讨贼的诗词 带有讨贼的诗词 包含讨贼的古诗词(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