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逃遁的古诗词(5首)

  • 1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代·韩愈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

    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

    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

    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

    ”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

    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

    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

    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

    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 5 《题戚仲骡纲图》 宋代·李洪

    北风吹雪飞千山,雪深山径难往还。

    长林乔木敛秀色,层崖叠嶂雕苍颜。

    山腹痴云结寒润,山巅去天不盈寸。

    溪湍岩瀑争喧豗,兽蹄鸟迹皆逃遁

    中有驿使输皇纲,群骡任重人束装。

    旌旗不展岚气湿,鞍辔稳驭銮声鉠。

    危桥当道不可过,怒挥鞭箠躯慵惰。

    栈阁萦纡铁勒寒,荆榛暗刺毡衣破。

    骡行迢遰风萧颾,倦来谁复鸣鞭梢。

    忽逢大渡凛毛骨,深沉时若潜虬蛟。

    作急呼舟渡斯水,寻得舟人来数里。

    一舟已去一舟行,掉入深潭浪花起。

    舟移岸曲人争先,牵骡束货行挥鞭。

    芦深峡束积雪滑,十步九止愁其颠。

    骡行隤败人枵腹,民家借爨黄粱熟。

    人餐骡饲幸平恬,其奈门前去程促。

    山前山后开梅花,卧溪枯树寒槎牙。

    关情一片青烟下,深闭柴门三四家。

    行行渐出平川路,回首千山暝云雾。

    自知驿舍更一程,指点山坳深处住。

    解鞍摘货驿舍宽,地炉榾柮烟辛酸。

    群骡入厩人饱睡,明朝一驿可输官。

    绢落并刀悭数尺,衡从笔墨开胸臆。

    尽将此景作此图,轻描浓抹无凝积。

    古来摩诘传天真,此手那知复入神。

    好将一本献天子,能信邦家本兆民。

  • 6 《闻虏酋遁归漠北》 宋代·陆游

    幽州遗民款塞来,来者扶老携其孩。

    共言单于远逃遁,一夕荆棘生燕台。

    天威在上贼胆破,捧头鼠窜吁可哀。

    妄期旧穴得孳育,不知天网方恢恢。

    老上龙庭岂不远,汉兵一炬成飞灰。

    陛下中兴天所命,筑坛授钺皆雄才。

    煌煌九霄揭日月,浩浩万里行风雷。

    虢山多兽可游猎,汝不请命何归哉!

  • 7 《苏州十咏其六·灵岩寺》 宋代·范仲淹

    古来兴废一愁人,白发僧归掩寺门。

    越相烟波空去雁,吴王宫阙半啼猿。

    春风似旧花犹笑,往事多遗石不言。

    唯有延陵逃遁去,清名高节老干坤。

  • 8 《高士咏·韩康》 唐代·吴筠

    伯休抱遐心,隐括自为美。

    卖药不二价,有名反深耻。

    安能受玄纁,秉愿终素履。

    逃遁从所尚,萧萧绝尘轨。

* 关于逃遁的诗词 描写逃遁的诗词 带有逃遁的诗词 包含逃遁的古诗词(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