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帝子的古诗词(51首)
1 《六州》 宋代·无名氏
庆深恩。
宝历正乾坤。
前帝子,後圣孙。
援立两仪轩。
西宫大母朝寝门。
望椒闼常温。
芳时媚景,有三千宫女,相将奉、玉辇金根。
上林红英繁。
缥缈钧天。
奏梨园。
望绝瑶池,影断桃源。
恨难论。
开禁阍。
春风丹旐翩翩。
飞翠盖、驾雕輼。
容卫入西原。
管箫动地清喧。
陵上柏烟昏。
残霞弄影,孤蟾浮天外,行人触目是销魂。
问苍天。
尘世光阴去如奔。
河洛潺湲。
此恨长存。
2 《再用魏城驿韵贻白绵州》 宋代·李流谦
多病相如故倦游,归逢清润麦天秋。
回头渐远将军幕,飞梦先登帝子楼。
磊落声称元古郡,醉吟家世自诗流。
此身只拟春中老,莫问君平住益州。
3 《皇女周汉国端孝公主挽诗二首》 宋代·刘克庄
孝谨亲颜悦,端严妇德修。
鹊桥犹纪节,鸾扉忽惊秋。
鲁笔王姬卒,湘弦帝子愁。
愿言宽圣抱,已返蕊宫游。
4 《送林元质侍郎赴宣城二首》 宋代·刘克庄
江乡民力已凋疲,妙选名臣往拊绥。
此去天家增保障,向来帝子拥旌麾。
萧生补郡宁忘谏,谢守看山定有诗。
相国若询周柱史,为言健似出关时。
5 《湘弦曲》 元代·郭翼
竹啼非染露,山眩乃疑云。
灵瑟传神语,休令帝子闻。
6 《次韵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之作(至正庚子)》 明代·鲍恂
数年不对中秋月,月色依然不负秋。
懒问仙人修玉树,且陪帝子上琼楼。
斗牛低绕天枢转,河汉斜横左界流。
却望蓬莱宫阙远,几随清影重回头。
¤
7 《感秋》 宋代·汪莘
秋水无尘浸碧虚,风前一叶故飞飞。
潇湘帝子何时降,立尽斜阳未肯归。
闲佩仙瓢到柳汀,柳边一点酒旗星。
斜阳欲落无人惜,空有烟林作画屏。
行到篱边菊已黄,相逢不改旧时香。
自怜失意秋风后,犹为寒花一举觞。
不须龟筮此生休,死去无心更出头。
莫说竹篱茅舍事,丹枫一树正悲秋。
独步荒山日欲昏,数声乾苇过游魂。
重岗复涧穿难尽,恍惚随人月一痕。
8 《桃花》 宋代·李处权
照水桃花树,春风灼灼开。
虽非天上种,何异观中栽。
帝子吹笙罢,渔人信棹回。
故园何处是,目尽望乡台。
9 《无题》 明代·刘昌
辞汉仙人去不存,偶因消渴望金盆。
晚风邻笛吹花落,秋雨门铺上藓痕。
曾见鸣銮迎帝子,岂知灵鹊误天孙。
沉香亭北春如海,招得三生石上魂。
¤
10 《游大涤洞天》 宋代·盖经
暇日寻幽入洞霄,攀萝扪石自忘劳。
地环九锁仙都閟,山倚一峰天柱高。
夜静仙人吹凤笛,月明帝子下雪旄。
佩环寂寂中庭晓,时有胎禽唳九皋。
11 《祥兴第三十四》 宋代·文天祥
弧矢暗江海,百万化为鱼。
帝子留遗恨,故园莽丘墟。
12 《不如归去》 宋代·张元道
岷峨路远万重云,锦水繁华一聚尘。
帝子但知归去好,故家城阙已他人。
13 《赠相虚中上人》 元代·方行
一室安禅久,三生结愿频。
传经来帝子,送食下天神。
水月虚空相,山云自在身。
慈航如可渡,应许姓庞人。
14 《秋怀十首》 宋代·汪莘
北渚风生千叶秋,洞庭波起夕阳收。
楚人临水为谁立,帝子隔烟相对愁。
15 《怀湘江》 明代·葛高行文
览洞庭之流波兮,帝子游乎潇湘。
神仿佛而忽睹兮,云滃滃而飞扬。
石磕磕而振厓兮,灏长澜之洋洋。
登巉岩之峻丘兮,攀朻枝而鸟翔。
劲风为之振木兮,柔条悲呜而似簧。
秋兰时其未吐兮,芙蓉葱笼而含香。
缅二妃之清尘兮,芳草藞焉有辉光。
佐重华之隆盛兮,风教垂于椒房。
伊任姒之母周兮,性沉氵靓而淑良。
佳媛千古鲜俪兮,郁金并尔喷香。
文姬苏蕙焉可比兮,毛嫱西子亦匪其行。
慕窈窕之懿范兮,指内则以为方。
握芳椒以流盼兮,折桂枝而树旌。
步前躅之愔悘兮,注烈思之荌々。
夫何废寝而忘餐兮,搜典籍而罗瑶琼。
张丹檠而读史兮,惟砥德之是荣。
翻规箴于往牒兮,心战兢而惺惺。
发鬇鬡而慵整兮,志款款而弗更。
希太素之玄风兮,敢抚奁而渝旧盟。
恧贪秽之淟浊兮,诵《绿衣》而修名。
叩天阍而辟扉兮,谒钩陈之坤灵。
睇太微之光芒兮,顾微躯其何生。
将法古以垂后兮,裁青编而见情。
庶诞降之不虚兮,弗顾影而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