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异境的古诗词(38首)

  • 1 《放鹤亭记》 宋代·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

    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

    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

    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

    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

    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 4 《避暑松竹间》 宋代·陆游

    双柶五丈高,万竹一尺围,上有林蝉鸣,下有涧鸟飞。

    正午不见日,我来每忘归。

    清诗忽陈前,永与世俗违。

    直北有异境,烟汀连钓矶。

    何当霜雪时,散发槲叶衣?

  • 5 《四月三日同子坦子聿游湖中诸山》 宋代·陆游

    我行无所诣,悠扬信舴艋。

    爱此绿树村,舍棹度小岭。

    路穷忽披豁,怳然得异境,苍玉立万峰,清镜渺千顷。

    更为西南行,聊破春昼永。

    遥看秀邃处,疑足事幽屏。

    一崦果可人,奇石插碧井,锵鸣若环佩,其味复甘冷;徘徊不忍去,照我须鬓影。

    须臾日穿林,井面光炯炯。

    古今胜绝意,正用一笑领。

    安得绝世喧,於兹慕箕颍。

  • 6 《夏雨》 宋代·陈与义

    三伏过几日,坐数令人瘿。

    片云忽西行,庭树生光景。

    须臾万银竹,壮观发异境

    天公终老手,一笑破日永。

    龙公勿惮烦,事了亦俄倾。

    修竹恬变化,依然半窗影。

  • 7 《酬冯退翁见示之什》 宋代·朱松

    我家大江左,江水日夜东。

    遥瞻发何处,乃在西南穷。

    相望邈异境,正北一水通。

    故令我与子,迹远心自同。

    我生寡所谐,强颜红尘中。

    倦飞矫归翮,饥吟咽寒蛩。

    独欣得吾子,万虑一笑空。

    时时出秀句,醒我如风松。

    当知山泽臞,不鄙犀角丰。

    弹冠实伊始,此生各飞蓬。

    卜邻固未必,即事聊从容。

  • 8 《缘识》 宋代·宋太宗

    慕道焚修万法通,一心清淡奉真宗。

    方知异境人难见,见即虚无事不空。

  • 9 《奉答张寺丞再招游薛园》 宋代·韩维

    名都富游践,所历多异境

    贪奇事穹览,一过不再省。

    兹园独勤来,三尽昼刻永。

    目清林叶净,耳快石泉冷。

    如钱拾蟹壳,比针玩鱼影。

    苦耽幽事乐,常使归思耿。

    再招发新章,吾驾促当整。

  • 10 《春日杂兴十首》 宋代·秦观

    客从远方来,遗我昭华管。

    吹之动人心,异境生虚窾。

    磝磝青嶂横,泱泱春溜满。

    马蹄交狭邪,车毂错平坦。

    士女竞芳辰,禽鱼荫修竿。

    依微认睇笑,凌没见纤短。

    停吹欻泯灭,耽耽复空馆。

    灵物信所珍,顾恨知音罕。

  • 11 《春日杂兴四首》 宋代·张耒

    客从远方来,遗我昭华管。

    吹之幻人心,异境生虚窾。

    磝磝青嶂横,决决春流满。

    马蹄交狭斜,车毂错平坦。

    士女竞芳辰,禽鱼荫修笴。

    依微认涕笑,凌沉见纤短。

    停吹欻泯灭,耽耽复空馆。

    露物信所直,顾恨知音罕。

  • 12 《之官宣城赠毅父次其韵》 宋代·孔武仲

    几夕林声醖造秋,移船回指凤凰楼。

    身疲禁内凝严地,恩与江南爽垲州。

    历数近城多异境,问知前政尽名流。

    嘉观胜赏应难尽,更为吟哦万古愁。

  • 13 《逍遥咏》 宋代·宋太宗

    诗中包异境,解者不为非。

    深信含玄理,幽通是可依。

    达人皆论道,狂酒败稜威。

    浩渺寰瀛内,寒暄隐圣机。

  • 14 《逍遥咏》 宋代·宋太宗

    逍遥理路达三清,非是寻常取次名,此语不宗凡见识,笼罗大象显昭明。

    傍通照料周遮远,异境凡从智慧生。

    方丈室中谁口默,真心传受一般平。

  • 15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宋代·晁补之

    诛茅斩恶木,众卉方以朋。

    掘沙到沮洳,方复见此澄。

    客来恍异境,物象初不增。

    以此自诳目,果下能日乘。

  • 16 《游天竺二首》 宋代·仇远

    登览欣逢胜日闲,苍松九里费跻攀。

    行过绿水尽头路,步入白云生处山。

    猿鸟尚能知异境,仙凡原不隔重关。

    几时拂袖逃尘网,野衲村樵共往还。

  • 17 《逍遥咏》 宋代·宋太宗

    一法从何有,三皇五帝前。

    周知多异境,猛利要精专。

    我命须依道,阴功及物缘。

    善心通感应,动静理深玄。

* 关于异境的诗词 描写异境的诗词 带有异境的诗词 包含异境的古诗词(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