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尽忠的古诗词(20首)

  • 1 《卜居》 先秦·屈原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

    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 6 《答客难》 两汉·东方朔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

    ’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

    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

    譬若鹡鸰,飞且鸣矣。

    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

    ”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 3 《绍兴淳熙分命馆职定撰十七首》 隋代·佚名

    总章灵承,维国之常。

    礼乐宣不,隆升齐庄。

    竭诚尽忠,主兹毗觞。

    于昭在上,申锡无疆。

  • 4 《挽林绍伊二首》 宋代·吴芾

    早负经纶志,居然欲起家。

    持身惟孝友,告后尽忠嘉。

    位望隆青琐,文章在白麻。

    忍闻埋玉树,四海共惊嗟。

  • 5 《笔答》 宋代·赵蕃

    拔毛知不免,受缚叹何穷。

    屡沐虽蒙赐,披心每尽忠

    愤然成臆对,老矣实头童。

    醉素今安在,归真托此公。

  • 6 《卜居》 先秦·屈原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鄣於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

    “余有所疑,原因先生决之。

    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

    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

    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

    将哫訾栗斯,喔咿嚅儿,以事妇人乎?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

    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乎?

    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

    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

    宁与黄鹄比翼乎?将兴鸡鹜争食乎?

    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龟策诚不能知事。

  • 7 《悼李公奇(二首)》 明代·兰江濋公

    万里关山双虎节,十年寒暑一纶巾。

    忧民忧国又忧主,尽孝尽忠还尽身。

    厚地血凝为琥珀,高天魂聚作星辰。

    功成但在凌烟阁,如此两全能几人。

  • 8 《绍兴淳熙分命馆职定撰十七首》 隋代·佚名

    总章灵承,维国之常。

    礼乐宣不,隆升齐庄。

    竭诚尽忠,主兹毗觞。

    于昭在上,申锡无疆。

  • 9 《挽左相京太师四首》 宋代·舒邦佐

    圣代多名相,谁如德量宽。

    平心消党与,著力援孤寒。

    礼极三宫养,天开二圣欢。

    尽忠扶孝治,烽火自平安。

  • 1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李景让》 宋代·林同

    既尔家能孝,还於国尽忠

    谁宜举斯爵,知是莫如公。

  • 11 《癸丑生朝舟行有感》 宋代·杨冠卿

    悬弧初度日,鞠育念劬劳。

    未了诗书债,见轻儿女曹。

    争知两蜗角,等是一鸿毛。

    所贵尽忠考,结交英与豪。

  • 12 《依韵答友人》 宋代·邵雍

    百万貔貅动塞尘,朝廷委寄不轻人。

    胡儿生事虽然浅,国士尽忠须是纯。

    陇上悲歌应愤惋,林间酣饮但酸辛。

    欲陈一句好言语,只恐相知未甚真。

  • 13 《事君尽忠行》 宋代·释文珦

    为子当尽孝,事君当尽忠

    凡人不知此,斯与犬豕同。

    臣子固贞亮,君父或颛蒙。

    乃知守忠孝,亦系於遭逢。

    比干忠以戮,申生孝而终。

    忠戮得称仁,孝终宜曰恭。

    古今每如此,片言安可穷。

    炳然垂竹帛,于以开盲聋。

    所遭虽若彼,力行诚在躬。

    於焉二本立,足为百行宗。

    忠孝苟纯至,闻望当昭融。

    此理亘万世,来者能无从。

  • 14 《饯光禄两张卿退居》 宋代·吕溱

    壮尔尽忠力,耆年保素心。

    东门脱圭组,南国傲云林。

    水石排清景,簷楹入翠院。

    杂花春莹酒,脆叶夜惊禽。

    竹月歌欹枕,松风一解襟。

    体清尘累去,天得道腴深。

    坐有三公适,中无一芥侵。

    大恩嗟未报,何日奉觞琴。

  • 15 《范蜀公挽诗》 宋代·李廌

    庆宁虽首议,濮庙一何公。

    君子初无党,贤臣惟尽忠

    死生全大节,社稷倚元功。

    疾彼梁丘子,依违秪尚同。

* 关于尽忠的诗词 描写尽忠的诗词 带有尽忠的诗词 包含尽忠的古诗词(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