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守者的古诗词(6首)

  • 1 《胠箧》 先秦·庄周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故曰:大巧若拙。

    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弃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则是上好知之过也。

    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

    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

    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

    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耎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

    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之意,啍啍已乱天下矣!

  • 2 《乳燕飞/贺新郎》 宋代·刘辰翁

    过雨城西路。

    看轻云、弄日花间,微寒如雾。

    谁是宣华门守者,报我十分开五。

    便痛饮、能销几度。

    寄语後来看花客,待看花、莫待开成树。

    成树也,半为土。

    佺巢蜀锦今何许。

    记西湖、聚景村庄,王亭谢墅。

    冷落柯丘二三子,更问何园韩圃。

    悄一笑、回车竹所。

    点点守宫包红泪,纵倾城、一顾倾城顾。

    家国事,正何与。

  • 3 《观扱兔》 宋代·梅尧臣

    莽莽蒿莱下,纷纷狡兔迷。

    枯枝坐守者,若个是忘归。

  • 4 《移狱》 近代·刘伯坚

    大庾狱中将两日,移来绥署候审室,室长八尺宽四尺,一榻填满剩门隙;

    五副脚镣响锒铛,匍匐膝行上下床,①

    狱门咫尺隔万里,②守者持枪长相望。

    狱中静寂日如年,囚伴等吃饭两餐,都说欲睡睡不得,白日睡多夜难眠;

    檐角瓦雀鸣啁啾,镇日啼跃不肯休,瓦雀生意何盎然,③我为中国作楚囚。

    夜来五人共小被,脚镣颠倒声清脆,饥鼠跳梁声啧啧,④门灯如豆生阴翳;

    夜雨阵阵过瓦檐,风送计可到梅关,⑤

    南国春事不须问,万里芳信无由传。

  • 5 《赴调归忧时题壁》 宋代·陈淳

    上林一株木,其大千百围。

    栽培自上古,婆娑荫八维。

    云何岁月老,颓衰复颓衰。

    守者勿灌溉,伐者交剥椎。

    木根既不固,枝叶何所依。

    心骨又有蠹,皮肤何能为。

    安得善场师,转回阳春熙。

    变却久悴态,如彼正茂时。

    坐令万虫蚁,稍托庇命丝。

    嗟嗟难尔必,慨然动长悲。

  • 6 《园官送菜》 唐代·杜甫

    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

    守者愆实数,略有其名存。

    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

    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

    园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论。

    呜呼战伐久,荆棘暗长原。

    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

    小人塞道路,为态何喧喧。

    又如马齿盛,气拥葵荏昏。

    点染不易虞,丝麻杂罗纨。

    一经器物内,永挂粗刺痕。

    志士采紫芝,放歌避戎轩。

    畦丁负笼至,感动百虑端。

* 关于守者的诗词 描写守者的诗词 带有守者的诗词 包含守者的古诗词(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