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俗的古诗词(171首)

  • 1 《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 6 《庄暴见孟子》 先秦·孟子及弟子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畋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 5 《胠箧》 先秦·庄周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故曰:大巧若拙。

    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弃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则是上好知之过也。

    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

    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

    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

    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耎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

    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之意,啍啍已乱天下矣!

  • 2 《避暑松竹间》 宋代·陆游

    双柶五丈高,万竹一尺围,上有林蝉鸣,下有涧鸟飞。

    正午不见日,我来每忘归。

    清诗忽陈前,永与世俗违。

    直北有异境,烟汀连钓矶。

    何当霜雪时,散发槲叶衣?

  • 3 《晨起有感》 宋代·陆游

    痛饮可以豪,谢病可以高,计之顾不审,老与世俗鏖。

    丈夫本自许,四十拥旌旄,上马不回顾,贼穴穷腥臊。

    渭桥耻未雪,孰谓弓可櫜?此志竟悠悠,徂岁行滔滔。

    一官客长安,烛下束弊袍,岂惟叹龙锺,行恐悲焄蒿。

    吾曹议古人,後亦观吾曹;浮云易变灭,公议终坚牢。

  • 4 《送梁和仲兼属寄谢吴丈三首》 宋代·赵蕃

    不但言归自乞归,使家幕府两相违。

    换官虽用朝廷法,窃议难逃世俗讥。

    适我愠于心悄悄,送君往矣柳依依。

    若见河南应枉问,为将前牍叩天扉。

  • 5 《次韵子瞻题张公诗卷后》 宋代·苏辙

    世俗甘枉尺,所愿求直寻。

    不知一律讹,大乐无完音。

    见利心自摇,虑害安得深。

    至人不妄言,淡如朱丝琴。

    悲伤感旧俗,不类骚人淫。

    又非避世翁,闵嘿遽阳暗。

    嘐々晨鸡鸣,岂问晴与阴。

    世人积寸木,坐使高楼岑。

    晚岁卧草庐,谁听梁甫吟。

    它年楚倚相,傥能记愔愔。

  • 6 《挽黄承事三首》 宋代·廖行之

    肯为儒冠叹误身,直将富贵等浮云。

    谈棋柯腐尘劳想,读易编摩世俗纷。

    郑叟遽嗟年在己,卜商宁作地修文。

    须知异日高人传,耿耿君平继有君。

  • 7 《王倅生辰》 宋代·郑刚中

    日驭驾轮入东尾,望后黑月将浃旬。

    惟时十月二十四,积庆高门生异人。

    霏霏霜华翦寒梢,天地严肃无妖氛,秘藏和气付贤者,粹然不受世俗法。

    观其玉润得嘉耦,义之正恐为前身。

    自从平步官职场,事业磊落难具陈。

    东阳古郡号富壤,寇火之后风俗贫。

    征财榷利日扰扰,藉公得与人为春。

    坐令七邑再生育,此德重大无比伦。

    吾闻造物甚昭爽,报以公寿当如椿。

    我公骨相已奇艾,道气日日生精神。

    他时雍容入廊庙,端以黄发为甫申。

    题舆虽此暂留滞,随分亦可酬佳辰。

    庭前香雾欲云起,可无一醉欢邦民。

  • 8 《和孙莘老将赴太平二首》 宋代·王令

    纷纷世俗竞朱金,仕道人人说直寻。

    但以一官求养志,岂於千古有遗心。

    嗜偏羊枣情何甚,戏及牛刀意自深。

    何日山林遂归计,南风进讲五弦琴。

  • 9 《过竹村》 宋代·张镃

    再宿离城邑,全无世俗气。

    僧包轻溅水,渔灶冷炊云。

    酒好休教尽,诗悭却自欣。

    昼闲贪睡稳,独被不须重。

  • 10 《赠刘明远》 宋代·徐照

    一生嫌世俗,不向市中居。

    既是未攀桂,却堪同钓鱼。

    疾除禅老药,诗答野人书。

    又说成丹鼎,吾生愧不如。

  • 11 《次韵和刘贡父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 宋代·苏轼

    青派连淮上,黄楼冠海隅。

    此诗尤伟丽,夫子计魁梧。

    世俗轻瑚琏,巾箱袭武夫。

    坐令乘传遽,奔走为储须。

    邂逅我已失,登临谁与俱。

    贫贪仓氏粟,身听冶家模。

    会合难前定,归休试後图。

    腴田未可买,穷鬼却须呼。

    二水何年到,双洪不受橹。

    至今清夜梦,飞辔策天吴。

  • 12 《次刘晓窗九日韵十首》 宋代·杨公远

    佩萸囊菊陟崔嵬,世俗想传有自来。

    雇我此身强健在,不消囊佩亦无灾。

  • 13 《乐》 宋代·司马光

    吾心自有乐,世俗岂能知。

    不及老莱子,多於荣启期。

    緼袍宽称体,脱粟饱随宜。

    乘兴辄独往,携筇任所之。

* 关于世俗的诗词 描写世俗的诗词 带有世俗的诗词 包含世俗的古诗词(17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