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者的古诗词(19首)

  • 1 《讳辩》 唐代·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

    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

    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

    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

    ”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

    ”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

    ”律曰:“不讳嫌名。

    ”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

    ”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

    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

    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

    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

    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

    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

    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 4 《和子野四首》 宋代·仇远

    亨涂即畏涂,暮境欲何如。

    索米多贫士,钞诗欠小胥。

    自缘乡梦熟,顿与世情疏。

    会约逃名者,山间倒跨驴。

  • 5 《寄题邹氏延寿亭》 宋代·李覯

    一世跻仁寿,君今更欲延。

    山中想无事,分外得长年。

    松老多经雪,云闲不到天。

    区区殉名者,回道倍凄然。

  • 6 《题共乐堂》 宋代·汪泌

    临海城东湖,气象清且奇。

    无风绿色净,十顷澄琉璃。

    中有共乐堂,今其名者谁。

    人有答我问,太守下车时。

    访民所疾苦,民曰水最危。

    其水或暴至,城坏民流尸。

    公谋得上策,叠石完城基。

    外遗数百家,室屋鳞参差。

    水至无所障,适与漂溺期。

    又欲隄其东,苦乏土石资。

    开湖足取用,隄势横虹蜺。

    湖光占空阔,物从鉴中窥。

    紫翠前后山,环列如屏帷。

    构堂就虚旷,与俗同游嬉。

    太守宴堂上,游人歌水湄。

    歌云从公来,除患补疮痍。

    况有此观壮,不乐何以为。

    有如登春台,人心举熙熙。

    从事能文者,作辞书之碑。

    庶其不朽功,上彻尧轩墀。

  • 7 《偶成》 宋代·释善珍

    长年狎樵牧,门外即荒郊。

    瘦草牛羊路,高松鹳鹤巢。

    病来勤习定,老去懒寻交。

    常愧逃名者,深山自缚茆。

  • 8 《游学射观次壁间诗韵》 宋代·陆游

    走遍人间鬓尚青,尔来乐事满余龄。

    傍潭秋爽鉏甘菊,豋岳春暄采茯苓。

    闲倚松萝论剑术,静临窗几勘丹经。

    严光本是逃名者,安用天文动客星。

  • 9 《岩居僧》 宋代·赵师秀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 10 《宋氏林园》 宋代·释文珦

    径穿荒草入,门向断河开。

    不是君居此,应无人到来。

    种花逢雨活,接树待春回。

    冷笑求名者,衣间有俗埃。

  • 11 《初晴登叠翠亭偶成》 宋代·释智圆

    杳杳遥空雨乍晴,闲拖山屐上山亭。

    平湖风静开菱鉴,叠嶂云收列画屏。

    已觉万缘真是梦,岂因闲事妄劳形。

    可怜竞利贪名者,扰扰人间醉未醒。

  • 12 《呈严黎二师并寄韩季萧》 宋代·赵蕃

    名者世公器,丈也宁取虚。

    我闻曾严黎,盖自入学初。

    每繙东莱集,出门思税车。

    一见良不易,寒暑三十余。

    前年太和官,遣书叩曾庐。

    得报副以诗,妙处真起予。

    更有严黎在,因曾庶几欤。

    骤闻鄂渚殁,经年为欷嘘。

    严黎固老矣,我亦雪满梳。

    奈何苦逼仄,决焉不踌躇。

    严师虽龙钟,眸子炯炯如。

    纵云昏忘集,解记韩吕徐。

    黎君更强健,白发尽扫除。

    岂非仙人家,服食信有诸。

    我诗燕石尔,报以琼与琚。

    便当与曾作,编联世行于。

    季萧陵阳孙,与严并门居。

    弃捐举子业,尽读先世书。

    时从二老游,不曳王门裾。

    我言无可采,殷勤乃来渠。

    二老已知名,保此良不疎。

    惟我与尔者,勉哉凉入墟。

  • 13 《春日途中作》 唐代·李中

    干禄趋名者,迢迢别故林。

    春风短亭路,芳草异乡心。

    雨过江山出,莺啼村落深。

    未知将雅道,何处谢知音。

  • 14 《送丘丹归江东》 唐代·李端

    故山霜落久,才子忆荆扉。

    旅舍寻人别,秋风逐雁归。

    梦愁枫叶尽,醉惜菊花稀。

    肯学求名者,经年未拂衣。

  • 3 《怀华山隐者》 唐代·刘昭禹

    先生入太华,杳杳绝良音。

    秋梦有时见,孤云无处寻。

    神清峰顶立,衣冷瀑边吟。

    应笑干名者,六街尘土深。

  • 4 《京城寓怀》 唐代·张祜

    三十年持一钓竿,偶随书荐入长安。

    由来不是求名者,唯待春风看牡丹。

  • 5 《新猿》 唐代·贯休

    寻常看不见,花落树多苔。

    忽向高枝发,又从何处来。

    风清声更揭,月苦意弥哀。

    多少求名者,年年被尔催。

* 关于名者的诗词 描写名者的诗词 带有名者的诗词 包含名者的古诗词(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