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简策的古诗词(7首)

  • 1 《豫让论》 明代·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

    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

    ”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

    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

    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

    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

    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

    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

    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

    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

    噫!

  • 4 《和宋二上元迎驾》 宋代·张耒

    拜揖清光咫尺间,雕舆欲动更移班。

    蓬莱不动鳌头稳,阊阖未开天上闲。

    老去一官羞简策,春来归梦满淮山。

    自惭衰病独随俗,醉逐游人月下还。

  • 5 《杂兴》 宋代·张镃

    征南勋业手,顾乃玩简策

    麟经日月垂,左氏实有力。

    为渠作忠臣,训义订今昔。

    后来疑掖子,开卷随有益。

    果能作蹄筌,此学不妨痴。

  • 6 《天台杨景清以所进春秋发微示余辄题小诗其后》 宋代·刘克庄

    奏篇久矣彻凝旒,谁信栖栖负笈游。

    新义书之于简策,微辞知我者春秋。

    即今未劝迩英讲,他日应烦掌故求。

    历数先儒多晚达,前孙明复后康侯。

  • 7 《友人董耘馈长沙猫笋廌以享太史公太史公辄作》 宋代·李廌

    节藏泥滓气凌空,荐俎宁知肉味重。

    未许韦编充简策,已胜丝黍诳蛟龙。

    短萌任逐霜刀重,美干须烦雪壤封。

    他日要令高士爱,不应常共宰夫供。

  • 8 《寄送定州苏尚书》 宋代·陈师道

    初闻简策侍前旒,又见衣冠送作州。

    北府时清惟可饮,西山气爽更宜秋。

    功名不朽聊通袖,海道无违具一舟。

    枉读平生三万卷,貂蝉当复自兜牟。

  • 9 《眼疾》 宋代·王禹偁

    古人功业甘无分,往圣诗书合有缘。

    何事病来花满眼,只将简策枕头眠。

* 关于简策的诗词 描写简策的诗词 带有简策的诗词 包含简策的古诗词(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