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妇人的古诗词(70首)

  • 1 《咏史/和蕃》 唐代·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 2 《又呈吴郎》 唐代·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 2 《获麟解》 唐代·韩愈

    麟之为灵,昭昭也。

    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

    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

    惟麟也,不可知。

    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

    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

    麟为圣人出也。

    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

    ”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 3 《猛虎行》 唐代·李贺

    长戈莫舂,长弩莫抨。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

    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 4 《神女赋》 先秦·宋玉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

    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

    明日,以白王。

    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

    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

    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

    ”王曰:“状何如也?”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

    盛矣丽矣,难测究矣。

    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

    五色并驰,不可殚形。

    详而视之,夺人目精。

    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

    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

    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

    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

    ”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

    ”玉曰:“唯唯。

    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

    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

    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

    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

    私心独悦,乐之无量;交希恩疏,不可尽畅。

    他人莫睹,王览其状。

    其状峨峨,何可极言。

    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

    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

    素质干之实兮,志解泰而体闲。

    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

    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故纵而绰宽。

    动雾以徐步兮,拂声之珊珊。

    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

    澹清静其兮,性沉详而不烦。

    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

    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

    褰余而请御兮,愿尽心之。

    怀贞亮之清兮,卒与我兮相难。

    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

    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

    含然诺其不分兮,扬音而哀叹!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奁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

    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

    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

    志态横出,不可胜记。

    意离未绝,神心怖覆;礼不遑讫,辞不及究;愿假须臾,神女称遽。

    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黯然而暝,忽不知处。

    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 5 《苛政猛于虎》 先秦·佚名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 3 《高唐赋》 先秦·宋玉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为高唐之客。

    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朝视之,如言。

    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王曰:“朝云始楚,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楚也,榯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衭鄣日,而望所思。

    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

    湫兮如风,凄兮如雨。

    风止雨霁,云无所处。

    ”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

    ”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

    广矣普矣,万物祖矣。

    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

    ”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

    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

    登巉巗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水。

    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

    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

    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上。

    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

    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

    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

    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

    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

    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

    猛兽惊而跳骇兮,妄奔走而驰迈。

    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雕鹗鹰鹞,飞扬伏窜。

    股战胁息,安敢妄挚。

    于是水虫尽暴,乘渚之阳,鼋鼍鱣鮪,交积纵横。

    振鳞奋翼,蜲蜲蜿蜿。

    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

    爛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

    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还会。

    徙靡澹淡,随波闇蔼;东西施翼,猗狔丰沛。

    绿叶紫裹,丹茎白蒂。

    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

    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盘岸巑,裖陈皑皑。

    磐石险峻,倾崎崖。

    巌岖参差,纵横相追。

    陬互横啎,背穴偃蹠。

    交加累积,重叠增益。

    状若砾柱,杂巫山下;仰视山巅,肃何千千。

    炫燿虹蜺,俯视峥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

    悠悠忽忽,怊怅自失。

    使人心动,无故自恐。

    賁育之断,不能为勇。

    卒愕异物,不知所出。

    纵纵莘莘,若生于鬼,若出于神。

    状似走兽,或象飞禽。

    谲诡奇伟,不可究陈。

    上至观侧,地盖底平。

    箕踵漫衍,芳草罗生。

    秋兰茝蕙,江离载青。

    青荃射干,揭车苞并。

    薄草靡靡,聮延夭夭,越香掩掩;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

    王鴡鸝黄,正冥楚鸠。

    秭归思妇,垂鸡高巢。

    其鸣喈喈,当年遨游。

    更唱迭和,赴曲随流。

    有方之士,羡门高谿。

    上成郁林,公乐聚榖。

    进纯牺,祷琁室。

    醮诸神,礼太一。

    传祝已具,言辞已毕。

    王乃乘玉舆,驷仓螭,垂旒旌;旆合谐。

    紬大絃而雅声流,冽风过而增悲哀。

    于是调讴,令人惏悽,胁息曾。

    于是乃纵猎者,基趾如星,传言羽猎;衔枚无声,弓弩不发,罘不倾。

    涉莽莽,驰苹苹。

    飞鸟未及起,走兽未及发。

    何节奄忽,蹄足灑血。

    举功先得,获车已实。

    王将欲往见,必先斋戒。

    差时择日,简舆玄服。

    建云旆,蜺为旌,翠为盖。

    风起云止,千里而逝。

    盖发蒙,往自会,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九窍通郁,精神察滞。

    延年益寿千万岁。

  • 4 《小儿不畏虎》 宋代·苏轼

    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

    虎亦寻卒去。

    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 5 《征妇怨》 唐代·张籍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 4 《淮阴》 宋代·梅尧臣

    天下滔滔久厌秦,英雄蛇鼠窜荆榛。

    少年豪横知多少,不及沙头一妇人

  • 5 《古田女》 宋代·陈普

    昔年过饶州,一事独希差。

    清川浴妇人,以书不以夜。

    上流濯垢腻,下流汲归舍。

    供佛与事尊,共用如啗蔗。

    朝昏卖鱼虾,晴雨亲耕稼。

    樵苏与负戴,咸与夫并驾。

    流污浴岂非,失礼事可讶。

    我时适逆旅,一见为汗下。

    欲言不可得,况言不可得,况敢加讥骂。

    静惟天下事,无边可悲咤。

    一从文王没,声教不逾华。

    巴夔与闽粤,至今愧华夏。

    男不耕穑,女不专桑柘。

    内外悉如男,遇合多自嫁。

    云山恣歌谣,汤池任腾藉。

    插花作牙侩,城市称雄霸。

    梳头半列肆,笑语皆机诈。

    新奇弄浓妆,会合持物价。

    愚夫与庸奴,低头受凌跨。

    吾闽自如此,他方我可暇。

    福州县十三,余幸穷厓下。

    十里近郭县,此俗独未化。

    一日来古田,拔秧适初夏。

    青裙半绞扎,水泥和拨迓。

    事事亦不恶,位分无假借。

    三王二帝年,人伦密无罅。

    冀方古当涂,丰水今滻灞。

    见恶如豺狼,嗜礼如脍炙。

    固无期桑中,亦无舞台榭。

    一国皆若狂,一年惟有蜡。

    盛年事耕织,斑白可休假。

    习见宜如常,骤异良以乍。

    劝君但勤馌,兹事宜永谢。

    傥能用吾言,鸡豚愿同社。

    北人见飓风,掀簸嗟真差。

    君子逢不若,白书成黑夜。

    日月同一天,宁复殊次舍。

    礼义无华夷,悦心悉如蔗。

    披沙欲出金,恶莠为害稼。

    朝歌与胜母,贤者同回驾。

    中为去偏倚,庸但无怪讶。

    安敢亢亢方,却无伈伈下。

    礼不虑咈违,义不恤怒骂。

    恭惟秦汉前,礼乐止河华。

    七闽义处所,目不睹韶夏。

    食才美马甲,及仅知压柘。

    应无雁弊聘,宁识枣修嫁。

    历汉晋至唐,谈口无可藉。

    令孜与思勖,畏作貂珰霸。

    每从常衮来,始识不逆诈。

    珠玉满面前,犹或迷光价。

    一二百年来,骅骝渐知跨。

    述古与介夫,各有诗书暇。

    晦翁黄勉斋,遂以教天下。

    昔时蛮柰国,今作齐鲁花。

    沂风蔼莫春,弦诵殷长夏。

    蹡蹡多规行,穆穆亲衔迓。

    方知地无偏,又喜才不借。

    独余男女俗,缺漏留微罅。

    未能秣驹汉,颇碍雪驴灞。

    有心即知礼,有口皆思炙。

    男女既冠笄,屋宇仍台榭。

    朝夕晓清温,春秋能社蜡。

    溱洧秉简游,此日何可假。

    礼自标枝来,心无倾盖乍。

    风流与衣冠,犹当轶王谢。

    再用前韵。

    田渔非女事,诗以告里社。

  • 6 《沛公歌》 宋代·梅尧臣

    赤帝醉提龙剑行,径草没人壮士惊。

    白蛇断裂不可续,神妪哀哀夜深哭。

    酒醒自负气生虹,从者日畏天下雄。

    秦皇玉舆来向东,安知隐在芒砀中。

    妇人自识云气从,王命艰哉丰沛公。

  • 7 《梅花》 宋代·白玉蟾

    损之又损玉精神,松竹新来渐卜邻。

    月夜一枝香暗度,溪楼数点影横陈。

    直须何逊为知己,始信张良似妇人

    从此东风还入手,管教桃李十分春。

  • 8 《高凉洗》 明代·李东阳

    刺史召,君勿行。

    妾不知兵,能知刺史情。

    刺史反,君勿战。

    妾先请战,归与君相见。

    吁嗟乎!高凉娶妇得妇力,不见刺史但见贼。

    太原亦有娘子军,谁道军中无妇人

  • 9 《送洪秘丞知大宁监》 宋代·梅尧臣

    三峡蛮溪上,千山楚俗兼。

    妇人樵入市,官井货专盐。

    魑魅或为患,猕猴常可嫌。

    君能厚风化,男子使腰鎌。

* 关于妇人的诗词 描写妇人的诗词 带有妇人的诗词 包含妇人的古诗词(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