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子的古诗词(73首)
1 《凯风》 先秦·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4 《梅花岭记》 清代·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仑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
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
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被执至南门。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
忠烈大骂而死。
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
”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
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秽地,扬人葬之于此。
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严、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哀词。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
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
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
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
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
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
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
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
4 《赠写真刘敏叔秀才二首》 宋代·杨万里
江右传神下笔亲,杉溪集里识刘君。
君今有子能传业,撞过烟楼更入神。
5 《生日和辛江陵即席韵》 宋代·魏了翁
有生同得本来公,凛凛渊冰保降衷。
多愧行年称有子,长怀当日谢无功。
羁踪不称歌三拜,浅量难堪酒一中。
饮尽玉瓶天地阔,不各身客楚台风。
6 《挽陈通直》 宋代·陈宓
一门盛事更谁同,四代班衣八十翁。
有子可传医国术,在家还著活人功。
平阳遗爱千年远,有道新碑百丈丰。
愧我无因陪执绋,只将双泪寄西风。
7 《别刘孟容岁提干二首》 宋代·王迈
吾莆诸寿隽,习静鲁灵光。
有子麒麟种,群孙鸳鹭行。
此行青眼众,见谓白眉良。
通籍何愁晚,庭椿乐未央。
8 《戏作贾梁道诗》 宋代·苏轼
嵇绍似康为有子,希超叛鉴是无孙。
如今更恨贾梁道,不杀公闾杀子元。
9 《善恶吟》 宋代·邵雍
瞽鲧有子,尧舜无嗣。
余庆余殃,何故如此。
10 《北堂》 宋代·黄公槐
北堂有子,其实三兮。
仲焉此去,其心惨兮。
11 《若海运使移节广东赋诗赠别予每过若海诸郎诵》 宋代·张栻
玉雪明人眼,森然膝下郎。
原流知衮衮,诵读听琅琅。
有子若何慕,他年我曾量。
原崇诗礼训,勿近利名场。
12 《挽刘和府乘》 宋代·廖行之
辛苦平生学,儒科志稍酬。
路遥车折轴,夜半壑亡舟。
士惜鴒原尽,亲悲鹤发留。
传家幸有子,门户可无忧。
13 《送戴子家归永嘉》 宋代·刘宰
君住柟溪第几山,我家北渚水云间。
二千里远来非易,三五朝留勿作难。
有子已知头角异,安心宁恤鬓毛斑。
尺书频寄问无恙,共乐生前日月閒。
14 《贺陈仲思》 宋代·邓深
中鹄知谁好,烹鱼始认名。
报公勤有子,似我懒无甥。
何日亲相见,因风且寄声。
泥金闻喜处,樽酒俗同倾。
15 《送方岩夫四首》 宋代·方回
巨山蒙仲昔同官,对峙诗家两将坛。
昭武即今闻有子,文星高照七闽寒。
16 《从萧秀才求茶二首》 宋代·赵蕃
丁蔡纷纷竞宠加,底如好事事溪家。
至今有子能传业,不待茶精句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