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异声的古诗词(4首)

  • 1 《送子上弟之石井》 宋代·杨万里

    我生苦终鲜,四海皆弟兄。

    四海尚如许,而况吾宗盟。

    君年甫弱冠,已有後异声

    作赋拟三都,著论追过秦。

    平生一瓣香,何曾举似人。

    子上与济翁,真若吾同生。

    我穷无人共,二子慰眼明。

    济翁往荆州,君作石井行。

    一老便落莫,有话从谁评。

    怀哉勿重陈,呼酒且细倾。

  • 2 《破琴诗(并引)》 宋代·苏轼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

    故人柳子玉宝此画,云是唐本,宋复古所临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弹之有异声,就视,琴颇损,而有十三弦。

    予方叹惜不已,殊曰:“虽损,尚可修。

    ”曰:“奈十三弦何?”殊不答,诵诗云:“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弦。

    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筝是响泉。

    ”予梦中了然识其所谓,既觉而忘之。

    明日昼寝复梦,殊来理前语,再诵其诗,方惊觉而殊适至,意其非梦也。

    问之殊,盖不知。

    是岁六月,见子玉之子子文京师,求得其画,乃作诗并书所梦其上。

    子玉名瑾,善作诗及行草书。

    复古名迪,画山水草木,盖妙绝一时。

    仲殊本书生,弃家学佛,通脱无所著,皆奇士也。

    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

    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

    新琴空高张,弦声不附木。

    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

    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 3 《扬旗》 唐代·杜甫

    江雨飒长夏,府中有馀清。

    我公会宾客,肃肃有异声

    初筵阅军装,罗列照广庭。

    庭空六马入,駊騀扬旗旌。

    回回偃飞盖,熠熠迸流星。

    来缠风飙急,去擘山岳倾。

    材归俯身尽,妙取略地平。

    虹霓就掌握,舒卷随人轻。

    三州陷犬戎,但见西岭青。

    公来练猛士,欲夺天边城。

    此堂不易升,庸蜀日已宁。

    吾徒且加餐,休适蛮与荆。

  • 4 《扬旗》 唐代·杜甫

    江雨飒长夏,府中有馀清。

    我公会宾客,肃肃有异声

    初筵阅军装,罗列照广庭。

    庭空六马入,駊騀扬旗旌。

    回回偃飞盖,熠熠迸流星。

    来缠风飙急,去擘山岳倾。

    材归俯身尽,妙取略地平。

    虹霓就掌握,舒卷随人轻。

    三州陷犬戎,但见西岭青。

    公来练猛士,欲夺天边城。

    此堂不易升,庸蜀日已宁。

    吾徒且加餐,休适蛮与荆。

* 关于异声的诗词 描写异声的诗词 带有异声的诗词 包含异声的古诗词(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