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明的古诗词(55首)
1 《夜夜曲》 南北朝·沈约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7 《文帝议佐百姓诏》 两汉·刘恒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
愚而不明,未达其咎。
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
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土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3 《狱中上梁王书》 两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愿大王孰察之。
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
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也。
愿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毋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
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
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
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何则?知与不知也。
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
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慕义无穷也。
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
何则?诚有以相知也。
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
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
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
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
故百里奚乞食于道路,缪公委之以政;甯戚饭牛车下,桓公任之以国。
此二人者,岂素宦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
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
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
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国,齐用越人子臧而强威、宣。
此二国岂系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浮辞哉?公听并观,垂明当世。
故意合则胡越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
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伯不足侔,而三王易为也。
是以圣王觉寤,捐子之之心,而不说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覆于天下。
何则?欲善亡厌也。
夫晋文亲其雠,强伯诸侯;齐桓用其仇,而一匡天下。
何则?慈仁殷勤,诚加于心,不可以虚辞借也。
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强天下,卒车裂之。
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伯中国,遂诛其身。
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於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
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犬可使呔尧,跖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
,岂足为大王道哉!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
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珠和璧,祗怨结而不见德;有人先游,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羸,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
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而不牵乎卑辞之语,不夺乎众多之口。
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荆轲,而匕首窃发;周文王猎泾渭,载吕尚归,以王天下。
秦信左右而亡,周用乌集而王。
何则?以其能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独观乎昭旷之道也。
今人主沈谄谀之辞,牵帷廧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皁,此鲍焦所以愤于世也。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底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
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
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5 《偶作》 宋代·杨简
曩疑先圣啬于言,可不明明细细传。
今醒从前都错认,更加详后即纷然。
6 《石孙试童子郡广文赠之诗代赓为谢》 宋代·方岳
不缘青紫不明经,科目多惭旧两生。
三豕鲁鱼曾未学,一蜗蛮触已争名。
栋梁材欲丘山重,沧海珠遗星斗明。
未必童乌能辨此,乃翁先已荷陶成。
7 《寄晁载之兄弟》 宋代·陈师道
人言婚宦情欲本,我始求脱君已半。
孰知一世如一梦,在梦而觉宁待旦。
寒檐冻雨作秋声,冷屋风灯挑不明。
樽前已作十年语,後会未期吾屡惊。
一闻七字心已识,钩章棘句天与力。
念子方壮我已衰,不见参天二千尺。
季也亦有诗百篇,叔子拟度骅骝前。
端能过我三冬学,可复参侬一味禅。
8 《政公虎跑开堂》 明代·杨循吉
人生何事大,惟有生与死。
此事苟不明,枉作真男子。
政公自吴来,其目定如水。
我以为有道,延入禅室里。
朝谈复暮说,句句堪入耳。
相知岂独我,亦有吴太史。
及今当南还,虎跑其所止。
我作送行偈,且依世人礼。
伏请石田翁,证明吾与尔。
9 《抽添颂》 宋代·周无所住
识得真心无不遍,自己不明被物转。
可怜无限守株人,退铅进汞错方便。
10 《咏史》 金朝·萧瑟瑟
丞相来朝兮剑佩鸣,干官侧目兮寂无声。
养成外患兮磋何及,祸尽忠臣兮罚不明。
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畜兮爪牙兵。
可怜往代兮秦天子,犹向宫中兮望太平。
11 《次韵张守劝农》 宋代·陈造
眼向囊书老不明,合遵宽教事农耕。
雨馀骤变菖条绿,晓起欣聆布谷声。
谭笑俾民无死徙,丰凶转手有虚盈。
衰翁倍荷殷勤意,缄致无非翠织成。
12 《入道诗十九首》 宋代·王庆升
闾阎小子不明心,执著旁门学采阴。
坐卧三峰终作鬼,畴知仙遒有浮沉。
13 《不寐》 宋代·李覯
四壁空空绝语声,困来终是睡难成。
孤灯要与人相背,寒漏苦教天不明。
累月故园无信息,几般闲事恼心情。
别愁若解生华发,一夕应添一万茎。
14 《夜宿二江驿》 宋代·陆游
鸡鸣原前风折树,夜到双流雨如注。
桦皮湿透点不明,旋设篝炉燎衣裤。
重城回首一梦散,锦障毡车渺无处。
新声犹傍耳边来,残酒半随风力去。
飞觞纵饮亦何乐,愦愦不堪长闭户。
丈夫要为国平胡,俗子岂识吾所寓。
15 《赠术士刘衡鉴》 宋代·方逢辰
高目下耳赫如鉴,福善祸淫平如衡。
颜癯胡夭跖胡寿,秀氏乃富宪乃贫。
伯道无儿汤有后,造物岂是鉴不明。
孔明遗恨懿血食,造物岂是衡不平。
当知禀气有清浊,所以人品有善恶。
至若夭寿与贱贵,又是禀气有厚薄。
清浊厚薄物自圣,洪纤高下天何言。
君子惟以理自充,英雄难与造物争。
前人论理不论气,不信试问刘鉴衡。
16 《雨中排闷》 宋代·陆游
点点滴滴雨不晴,暗暗淡淡灯不明。
皇天胡为贷此老,病卧垂困今已平。
却惭向者力量浅,鼠肝虫臂犹关情。
百年终归朝露速,一死正自秋毫轻。
明朝且作山中行,青鞋已觉白云生。
丰年处处村酒好,莫教湘湖蓴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