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崇山的古诗词(19首)

  • 1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唐代·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 4 《采石渡》 宋代·陈造

    大江碍崇山,突起作湍悍。

    采石天下险,揭厉谁敢玩。

    戈楼泊千艘,锋旗丽天汉。

    昨忆辛已秋,胡马蜂蚁乱。

    敢触貔虎怒,旋作狐鼠竄。

    繄此折其角,群孽终内叛。

    孤亭试一登,明眼得奇观。

    回首吾叶舟,已复舣沙岸。

    我犀不敢然,比察神所惮。

    欻听钲鼓哄,戎事阅鹅鹳。

    折冲须武备,保治赖强干。

    鄙夫华封祝,泚笔亦其漫。

  • 5 《题天章寺》 宋代·孙沔

    茂林脩竹碧谿头,梵宇深沈锁翠帱。

    从此崇山频企望,朝阳高处有松楸。

  • 6 《宴章光远宅》 明代·刘丞直

    薄暮沐时雨,凌朝陟崇山

    泄云去复来,流水清且闲。

    褰裳俯茅屋,高论激晴澜。

    层轩既显敞,好鸟鸣间关。

    开樽意殊乐,剧饮未言还。

    何当脱尘鞅,共卧青松间。

  • 7 《游天章寺》 宋代·许安世

    常时俯仰尚为陈,千载重来感一深。

    曲水已伤迷故迹,崇山依旧对游人。

    萦纡雪路联珠骑,萧爽风亭岸角巾。

    秖恐瑶池归扈宴,不能修禊见深春。

  • 8 《吏隐山》 宋代·詹迥

    五云古色邑,维东有崇山

    群峰几罗列,一水相回环。

    李侯筑崇台,吏隐于其间。

    斯人不可见,篆蚀苔文斑。

    我来访遗迹,临风发长叹。

    洗尊挹醽醁,落日犹忘还。

  • 9 《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 宋代·黄庭坚

    幽州已投斧柯,崇山更用忧何。

    且喜龚邹冠豸,又闻张董上坡。

  • 10 《恭谒灵康祠下二首》 宋代·谢伋

    生求同志论心事,没耸邦人福祸间。

    吏奉敕书跻旧典,庙长血食配崇山

    刲羊刺豕来村社,鼓瑟吹笙出市闤。

    报祭丰年更晴日,稻秔充羡老农閒。

  • 11 《初至郡讲禊饮於江上夜归赋此》 宋代·冯伯规

    身坠千峰不自知,尚修故事水之麋。

    真居峻岭崇山下,又过绿阴青子时。

    幻出流觞共顷刻,款留归棹展娱嬉。

    史君澹泊随民乐,先赋丰年一首诗。

  • 12 《秋居杂咏十首》 宋代·李弥逊

    驾言出城阙,行行陟崇山

    舍怀到昭旷,未觉天地宽。

    鴥彼离群雁,嘹嘹浮云端。

    嗟我远兄弟,千里同岁寒,举头不见日,况复远长安。

    归飞胡不早,听此雕朱颜。

  • 13 《次韵鉴中八咏》 宋代·于石

    会稽山水国,崇山幽事多。

    当时觞咏处,春净化颜酡。

    磊落黄金罍,玲珑白玉珂。

    行乐须及时,美人在丘阿。

  • 14 《逐贫赋》 两汉·扬雄

    扬子遁居,离俗独处。

    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贫且窭。

    礼薄义弊,相与群聚,惆怅失志,呼贫与语:“汝在六极,投弃荒遐。

    好为庸卒,刑戮相加。

    匪惟幼稚,嬉戏土沙。

    居非近邻,接屋连家。

    恩轻毛羽,义薄轻罗。

    进不由德,退不受呵。

    久为滞客,其意谓何?人皆文绣,余褐不完;人皆稻粱,我独藜飧。

    贫无宝玩,何以接欢?宗室之燕,为乐不槃。

    徒行负笈,出处易衣。

    身服百役,手足胼胝。

    或耘或耔,沾体露肌。

    朋友道绝,进宫凌迟。

    厥咎安在?职汝为之!舍汝远窜,昆仑之颠;尔复我随,翰飞戾天。

    舍尔登山,岩穴隐藏;尔复我随,陟彼高冈。

    舍尔入海,泛彼柏舟;尔复我随,载沉载浮。

    我行尔动,我静尔休。

    岂无他人,从我何求?今汝去矣,勿复久留!” 贫曰:“唯唯。

    主人见逐,多言益嗤。

    心有所怀,愿得尽辞。

    昔我乃祖,宣其明德,克佐帝尧,誓为典则。

    土阶茅茨,匪雕匪饰。

    爰及季世,纵其昏惑。

    饕餮之群,贪富苟得。

    鄙我先人,乃傲乃骄。

    瑶台琼榭,室屋崇高;流酒为池,积肉为崤。

    是用鹄逝,不践其朝。

    三省吾身,谓予无諐。

    处君之家,福禄如山。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堪寒能暑,少而习焉;寒暑不忒,等寿神仙。

    桀跖不顾,贪类不干。

    人皆重蔽,予独露居;人皆怵惕,予独无虞!”言辞既磬,色厉目张,摄齐而兴,降阶下堂。

    “誓将去汝,适彼首阳。

    孤竹二子,与我连行。

    ” 余乃避席,辞谢不直:“请不贰过,闻义则服。

    长与汝居,终无厌极。

    ”贫遂不去,与我游息。

  • 3 《高士咏·太伯延陵》 唐代·吴筠

    太伯全至让,远投蛮夷间。

    延陵嗣高风,去国不复还。

    尊荣比蝉翼,道义侔崇山

    元规与峻节,历世无能攀。

  • 4 《从崇山向越常》 唐代·沈佺期

    朝发崇山下,暮坐越常阴。

    西从杉谷度,北上竹溪深。

    竹溪道明水,杉谷古崇岑。

    差池将不合,缭绕复相寻。

    桂叶藏金屿,藤花闭石林。

    天窗虚的的,云窦下沉沉。

    造化功偏厚,真仙迹每临。

    岂徒探怪异,聊欲缓归心。

  • 5 《仙掌铭》 唐代·独孤及

    阴阳开阖,元气变化,泄为百川,凝为崇山,山川之作,与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

    有若巨灵赑屃,攘臂其间,左排首阳,右拓太华,绝地轴使中裂,坼山脊为两道,然后导河而东,俾无有害,留此巨迹于峰之巅。

    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及以为学者拘其一域,则惑于余方。

    曾不知创宇宙,作万象,月而日之,星而辰之,使轮转环绕,箭驰风疾,可骇于俗有甚于此者。

    徒观其阴骘无眹,未尝骇焉。

    而巨灵特以有迹骇世,世果惑矣。

    天地有官,阴阳有藏,锻炼六气,作为万形。

    形有不遂其性,气有不达于物,则造物者取元精之和,合而散之,财而成之,如埏埴炉锤之为瓶为缶,为钩为棘,规者矩者,大者细者,然则黄河、华岳之在六合,犹陶冶之有瓶缶钩棘也。

    巨灵之作于自然,盖万化之一工也。

    天机冥动而圣功启,元精密感而外物应。

    故有无迹之迹,介于石焉。

    可以见神行无方,妙用不测。

    彼管窥者乃循迹而求之,揣其所至于巨细之境,则道斯远矣。

    夫以手执大象,力持化权,指挥太极,蹴蹋颢气,立乎无间,行乎无穷,则捩长河如措杯,擘太华若破块,不足骇也。

    世人方以禹凿龙门以导西河为神奇,可不为大哀乎?峨峨灵掌,仙指如画,隐辚磅礴,上挥太清。

    远而视之,如欲扪青天以掬皓露,攀扶桑而捧白日,不去不来,若飞若动,非至神曷以至此? 唐兴百三十有八载,余尉于华阴,华人以为纪嶖嵫,勒之罘,颂峄山,铭燕然,旧典也。

    玄圣巨迹,岂帝者巡省伐国之不若欤?其古之阙文以俟知言欤?仰之叹之,斐然琢石为志。

    其词曰: 天作高山,设险西方。

    至精未分,川壅而伤。

    帝命巨灵,经启地脉。

    乃眷斯顾,高掌远跖。

    砉如剖竹,騞若裂帛。

    川开山破,天动地坼。

    黄河太华,自此而辟。

    神返虚极,迹挂石壁。

    迹岂我名?神非我灵。

    变化翕忽,希夷杳冥。

    道本不生,化亦无形。

    天何言哉!山川以宁。

    断鳌补天。

    世未睹焉。

    夸父愚公,莫知其踪。

    屹彼灵掌,悬诸巃嵸。

    介二大都,亭亭高耸。

    霞赩烟喷,云抱花捧。

    百神依凭,万峰朝拱。

    长于上古,以阅群动。

    下视众山,蜉蝣蠛蠓。

    彼邦人士,永揖遗烈。

    瞻之在前,如揭日月。

    三川有竭,此掌不灭。

* 关于崇山的诗词 描写崇山的诗词 带有崇山的诗词 包含崇山的古诗词(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