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箫管的古诗词(40首)
16 《箫杖曲》 明代·谢常
桂楫兰舟谁吊古,往寻美竹潇湘浦。
淋漓恨血染秋烟,千载娥皇泪痕苦。
当时得之无所施,爱同海底珊瑚枝。
金刀横截瘦蛟颈,剜作玲珑箫管吹。
骊珠上连星点七,窍窍清圆俱应律。
有时提挈坐花前,葛陂老龙眠在膝。
世人不知何如名,但见鹿斑碎点琅玕青。
掀髯一笑发孤弄,杖头忽作呜呜声一声。
昆冈山石裂,两声梅花尽飞雪。
三声群仙飞佩听,四声吹堕瑶台月。
五声银潢惊倒流,霜凋芦叶风鸣秋。
六声凤叫海日出,吴姬敛黛凝春愁。
七声八声毛发耸,露寒乳穴浮银汞。
九声连十怒涛翻,鲸鱼鼓鬛三山动。
停吹起坐向客言,此是黄痴之所传。
斯人已骑鹏翼去,老眼摩婆今几年。
我云道人休叹息,犹胜蓬莱铁仙笛。
古物存亡奚足悲,云断苍梧暮山碧。
17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隋代·佚名
昔在绵处,有人公孙。
登政抚辰,节用良勤。
所畜既之,所行宜远。
载其华樽,从此箫管。
18 《听文都知吹箫》 宋代·梅尧臣
虞舜已去苍梧野,秦女骖鸾无复下。
箫管人间不解传,帝乐部中能亦寡。
欲买小鬟试教之,教坊供奉谁知者。
晏识文公始致来,劝接贱生宜强且。
乃呼侧坐吹一曲,惊顾顿嘶堂下马。
吾妻闺中闻不闻,稚女扳帘笑娇奼。
未敢多听便遣还,赠饮单杯向身泻。
19 《幽州寒食游江乡园》 宋代·汪元量
晓出城南信杖藜,江乡小圃百花开。
侑尊妓女骑驴去,顶笠僧官跃马来。
几架秋千红嬝娜,数行箫管绿低徊。
隔河小艇人歌舞,摇荡春光不肯回。
20 《素梅 五四》 元代·王冕
独鹤高飞雪气浓,梅烟清浅月朦胧。
一声箫管归何处?人在琼楼玉宇中。
21 《挽夏太常仲昭(二首)》 明代·刘珏
同官十载住京师,一片高情我独知。
箫管隔云春宴处,佩环摇月早朝时。
墨翻东绢千竿竹,灯淡西窗数局棋。
谁道归田犹有乐,胜游常醉习家池。
¤
22 《春日偶成》 唐代·唐彦谦
琴筝箫管和琵琶,兴满金尊酒量赊。
歌舞留春春似海,美人颜色正如花。
19 《中宗祀昊天乐章·雍和》 唐代·佚名
郊坛展敬,严配因心。
孤竹箫管,空桑瑟琴。
肃穆大礼,铿锵八音。
恭惟上帝,希降灵歆。
19 《兴庆池侍宴应制》 唐代·马怀素
积水逶迤绕直城,含虚皎镜有馀清。
图云曲榭连缇幕,映日中塘间彩旌。
赏洽犹闻箫管沸,欢留更睹木兰轻。
无劳海上寻仙客,即此蓬莱在帝京。
20 《汉武帝将候西王母下降》 唐代·曹唐
昆仑凝想最高峰,王母来乘五色龙。
歌听紫鸾犹缥缈,语来青鸟许从容。
风回水落三清月,漏苦霜传五夜钟。
树影悠悠花悄悄,若闻箫管是行踪。
21 《醉蓬莱》 宋代·辛弃疾
正梧阴碧转,扇浪凉生,渐回秋意。
祥绕朱门,有崧灵钟瑞。
笔走龙蛇,句雕风月,好客敦高谊。
苏小琵琶,绿珠箫管,日添罗绮。
邃阁清班,贰车清政,奕叶蝉联,世间谁比。
行侍甘泉,趁青春荣贵。
尽卷虾须,满斟鹦鹉,向画堂沉醉。
铜狄摩挲,蓬莱清浅,八千椿岁。
22 《祭方丘乐章·顺和》 唐代·褚亮
阴祇协赞,厚载方贞。
牲币具举,箫管备成。
其礼惟肃,其德惟明。
神之听矣,式鉴虔诚。
23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顺和》 唐代·佚名
阴祇协赞,厚载方贞。
牲币具举,箫管备成。
其礼惟肃,其德惟明。
神之听矣,式鉴虔诚。
24 《吟》 唐代·佚名
饵柏身轻叠嶂间,是非无意到尘寰。
冠裳暂备论浮世,一饷云游碧落间。
谁知古是与今非,闲蹑青霞与翠微。
箫管秦楼应寂寂,彩云空惹薜萝衣。
25 《眼儿媚》 宋代·汪元量
记得年时赏荼コ。
蝴蝶满园飞。
一双宝马,两行箫管,月下扶归。
而今寂寞人何处,脉脉泪沾衣。
空房独守,风穿帘子,雨隔窗儿。